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朴素透明的抒情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0年10月12日     

——王明凯诗歌臆读

蒋登科

我知道明凯爱诗,因为工作和爱好的原因,最近几年,我在很多有关诗歌的场合听到过他对别人诗歌的评价,相当精彩,对于不同类型的诗、不同年龄的诗人,他都能够谈出自己的独到之处,颇有见地。

我知道明凯评诗,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当时的四川省江北县(现在的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局工作。1987年5月,该县文化馆编印的《华蓥山》出版了一期华万里诗歌专号,明凯写了专文介绍诗人华万里,题目叫《爱的初版》,写得相当不错,有情有理,在圈子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篇短文引发诗人公刘撰写了一篇题为《爱应该再版》的文章,向《星星》诗刊推荐华万里和他的诗歌(主要就是刊登在《华蓥山》上的作品)。《星星》诗刊在1987年第10期一并刊发了这两篇文章,选发了华万里的诗作多首。后来在参与撰写《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的时候,我执笔对华万里诗歌进行了评价,还专门引用过明凯的两段文字。

我也知道明凯写诗,在傅天琳的诗集《柠檬叶子》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之后,北碚区委宣传部、区文联于2010年11月专门在傅天琳曾经长期工作过的花果园(过去叫缙云山园艺场)举行了一个“北碚诗会”,明凯专门为此写了一首诗叫《柠檬是怎么黄的》,据说是熬夜写出来的。他在会上亲自朗诵,并将其自嘲为当时非常受关注的“某某体”,但我感觉得出来,那首篇幅不短的诗语言很朴素,情意也很真挚。

虽然说了不少与明凯有关的事情,但真正和他接触,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就是在他调入作协工作以后,接触也不是很多,更不深入,都是在作协或者其他的一些作品讨论会上。在我的印象中,明凯是一个懂文学的人,甚至是一个懂诗的人,他比较亲和,可以成为作家、诗人的知心朋友。

在重庆,要成为一个诗人是不容易的。重庆被称为诗歌重镇:诗人很多,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影响不小的诗人或者诗人群体;有特色的诗人也多,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或传统或现代,或高扬或低回,或敞亮或隐晦……在我过去的印象中,虽然明凯写了多年的诗,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表作品,而且很关心重庆诗歌的发展,不少诗人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但我们没有把他称为诗人,因为他见诸报刊的作品不是很多。他写诗较多是在最近几年,甚至还有点被“逼迫”的味道,他自己是这样说的:“进入不惑之年,可以静如止水,谁知命运捉弄人,发配我到号称诗歌重镇的重庆作协来工作,我才被迫真正走入诗歌创作的马拉松跑道。上司谶言如山:让内行觉得你不外行,让外行觉得你很内行,这就是事业对你的希望。无奈之下,重拾少时的旧梦与激情,与文学打交道,与诗人和诗歌打交道。我不是诗人,但这并不影响我爱诗、读诗和写诗,况且,在诗歌的旁边呼吸,觉得四周全是飞翔的意象。”这当然是自谦之说。收到诗集《蚁行的温度》的书稿的时候,我真的吃了一惊:这些年来,明凯居然写了那么多作品。我们也许可以把过去的明凯称为隐性的或者“地下”的诗歌写作者,不过,他可能因为这部诗集而浮出水面,进入更多读者的关注视野,成为名副其实的诗人。

我喜欢这部诗集的名字。“蚁行”是一种姿态,一种贴近大地的人生姿态,一种小中见大的艺术姿态,一种默默耕耘、张扬群体精神的人文姿态;“温度”是一种格调,一种人生格调与艺术格调。多年以来,人们对诗歌的温暖已经有些陌生,“蚁行的温度”也许不那么惹人注目,无法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温暖和夏天的清凉,但那毕竟是行进中的温度,对“温度”的感悟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迪。诗人以“蚁行”来比喻自己的人生跋涉,是应该受到尊敬的。面对历史和现实,面对梦想和未来,面对生活和他人,他不是高高在上,不在诗中居高临下地教导别人,只求写出作为一个普通生活者的心路历程,写出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蚁行的温度》由《反刍乡村的味道》、《给青春划个逗号》、《把高原镶进肋骨》和《穿越城市的罅隙》四个部分组成,体现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人生与现实的不同感悟和思考。

《反刍乡村的味道》抒写的是诗人的乡村记忆。作为农民的后代,作为时常怀念着乡村的单纯、安静的人,我很喜欢这些作品所关注和思考的情与境。在诗人的记忆中,乡村是宁静、安详的,但是也是封闭、落后的。但不管怎样,诗人记忆中的父母、亲人、伙伴、邻居,以及那里的小河、山路、树木,都以其丰富的色彩作为底色,成为诗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即使远离家乡多年,环境改变了,视野开阔了,他始终觉得自己仍然是家乡的儿子:“我是你松树林里/孵出来的啁啾小鸟/我曾在潺潺的小溪里/追逐小鱼的童趣/我曾在青春的暧梦中/被岩上飞来的牛角蜂螫醒”(《归来的儿子》)。这样的情感,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感受;这样的怀念,只有深入骨血才会永远散射光亮。诗人对父母的深情,使人感动。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身上的质朴、他们对生活的执著、他们对儿女的深爱,即使过去了多年,还能够在诗人的心中泛起情感的涟漪。《想起母亲》是一首非常朴素的短诗,完全是用大白话写成的,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怀念母亲的深情,感受到浓浓的诗意:“我银发飘飘的母亲啊/飘着飘着/就不在了”。我相信,任何人读到这里,都会动容,甚至落泪,因为诗人说出了人类普遍的心声。

《给青春划个逗号》抒写的是诗人的读书生涯。从艺术上讲,这组作品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但是,它们在记录了诗人的成长经历的同时,也记录了背后的许多故事,甚至记录了一个时代、一代人的痛苦和辛酸。这些作品都写得很实在,对一些老师的歌唱也很真实,作品中交织着梦想与期待,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我们由此可以了解诗人的成长历程,也可以了解和反思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

《把高原镶进肋骨》抒写的是诗人的军旅生涯。在中国历代诗歌中,军旅诗、战争诗是很发达的。这可能和中国人面临的苦难有一定关系。军旅诗往往充满激情,具有昂扬的精神向度,追求崇高。当然,在特殊年代,军旅诗也可能是悲凉、悲壮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当代中国,军旅诗也越来越关注人性,关注和平,反思战争,成为中国新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明凯的军旅诗也体现出大情怀,大理想。《我是国家的》代表了军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上上下下都是国家的/我里里外外都是国家的/我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国家的”,这种意识几乎渗透进了他的所有军旅作品中。诗人也写到了部队生活的艰苦,写到了作为军人的自豪,还写到了他在祖国的不同地方所感受到的文化、自然。《翻越唐古拉》有这样的诗行:“我仔仔细细读过那些山/读成一队雄鹰/在上面盘旋/读成一支蚁队/在上面爬行”,他为自己能够到达那种人迹罕至的地方而自豪,也为强烈的高原反应而后怕,但最终度过了难关,书写了生命的崭新篇章。军旅生活是单调的,但也是丰富的,诗人还写到了训练,写到了战友,写到了乡亲,写到了对亲人的怀念,写到了朦胧的爱情……都是直写,但饱含深情。对于豪放的军人,他们除了肩头的责任,没有什么是需要隐藏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解决的,这种精神在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至关重要的。我猜想,军旅生涯对于明凯的个性、人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产生过重要影响的。

在诗集中,《穿越城市的罅隙》占的分量最大,接近全书的三分之一。这是一组贴近现实的诗,是和诗人生活的城市息息相关的诗,也是和诗人当下的思想、经历息息相关的诗。如果说前面几辑的作品大多带有回忆性质,是在历史的心空泛起的沧桑人世的回味,那么,这一组作品则充满现实感,写的是诗人在都市里体会的点点滴滴,有快乐也有苦恼,有回味也有期待,有人也有事,有高大的楼房也有流淌的小溪……因此,如果我们把这些作品称为这部诗集的压轴戏,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的。这些作品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抒写着这座城市的精神,也隐含着诗人对现实、人生的诸多思考。诗人的有些想像使人感到新奇而独特,比如《解放碑》,这座见证了重庆现代历史的建筑物,过去很高大,现在在高楼之中显得有些低矮,但它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诗人把它比喻为“故事家”、“思想家”、“大作家”,其实是在抒写解放碑所蕴涵的精神传承,在诗人心目中,它就是“一座城市的堡垒和象征/一座城市的代名词和代言人/一座城市高昂的头和不屈的魂”。《原来爱情可以分段》也很有韵味,诗人觉得,爱情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有着不同的滋味,比如幻想、浪漫、甜蜜、实在、永恒等等都是爱情的内涵,似乎不应该以一个尺度来评价爱情的有无与真伪。诗人也以自己的体验揭示了现代文明背后的阴暗,反思人性的复杂,《买菜》、《一个陌生电话》等作品所写的虽然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故事,但和其他作品配合起来阅读,我们就会有别样的感受。有些作品的切入角度很特别,可以使人眼前一亮,比如《在空中盘旋》:“我就坐着飞机/在城的上空盘旋/看见城市渐渐变小/小得有些可怜/一只鹰的翅膀/把它全部覆盖”,一座巨大的城市,换一个角度,就会是别样的面貌。

尤其值得留意的是,即使在充满物质诱惑的都市,明凯还是特别关注精神的建构。我们在文章开头的时候提到过他为傅天琳获得鲁迅文学奖所写的《柠檬是怎么黄的》。这首诗实际上是在写一个诗人成熟的经历,诗人首先追问:“我问生长柠檬的果园/我问照亮果园的阳光/我问黄橙橙的柠檬/我问捧出柠檬的柠檬叶子/柠檬是怎么黄的/柠檬到底/是怎么黄的”,接着,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一一做答。独特的地缘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诗人经历的那些煎熬,那些绿叶,那些梦想,那些“施肥”的人,都给了诗人以启迪,于是他从中发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熟悉的,但好像又有些陌生:

不知道柠檬是怎么黄的

就读保尔柯察金

读懂钢铁是怎么练成的

就知道柠檬

为什么黄了

不知道柠檬是怎么黄的

就去学那头老牛

从甲子的这一头犁到那一头

又从那一头犁到更前头

就知道柠檬

为什么黄了

语言很朴素,但所抒写的感受却是真挚的。我想,每个成功的诗人读到这里,也许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悟。

客观地说,在中国诗坛,在重庆诗歌界,在文学乃至诗歌风光不再的今天,要一直保持诗歌的激情和写出一流的诗歌是很艰难的。不过,换一个角度说,在诗歌发展的历程中,有那么多诗人在歌唱,最终能够被历史所记忆、能够成为一流诗人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都被淹没在时间的烟云之中。我有时候想,对于诗人,我们也许真的不应该去排什么座次,论什么高低,一个人,只要他写了,而且写的是他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以诗的方式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修炼着自己的心性,我们就应该尊重他。明凯虽然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写诗,但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这几年,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是那种充满梦幻的年纪,岁月的沧桑赋予他的理性思考在很多的时候超越了诗歌应该具有的感悟,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和当下流行的那些诗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属于可以引起热议、引起轰动的诗,不属于那种以机智、绚丽、超然见长的诗,——事实上,诗歌的轰动效应在市场经济时代已经是昨日黄花了,人们似乎更看重诗歌在自我修炼、精神净化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很难作为诗歌艺术探索的潮流而存在。我看重的是诗人在作品中对生命的思考,对自我的尊重,以及他乐观向上的情怀。

明凯的诗是质朴的,没有什么花哨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情感上的纷扰。他的诗,在手法上属于比较传统的类型,不特别讲究章法,而是随心而为,甚至使用了很多方言俚语;在情感上是有向度的,很少出现迷茫、困惑之类的状态。这些特点使他的作品能够带给人亲切、朴素的感觉。但朴素是它的面貌,真实才是它的内核。诗人所抒写的感受是真诚的,不管是对乡村生活、学生时代的回忆,还是对军旅生活的重新体验、对当下时代的多维打量,我们都可以体会到诗人的发现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张扬主流的价值观,这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当然,主流价值观不一定就是政治观,而主要是人生观、道德观以及别样的人生的情怀。在明凯的诗中,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善良忠厚的道德理念是随处可见的,而这些,恰好是当下不少诗人所忽视的。他在诗中体现出来的低姿态,体现出来的把个人放在群体中的视角,也许是获得这种真实体验的基本前提。我喜欢并相信他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只蚂蚁,一只城市的蚂蚁,我的职业,我的生活,我的思想,碌碌无为地累,碌碌无为地苦,碌碌无为地忙,我在生活的土壤里吮吸诗歌的光芒,并未放弃已经燃旺的追求与梦想。我的野心膨胀起来,就想用自己的汗、自己的泪、自己的痛、自己的血,唱一首自己的歌,我把她当成永远的追求,当成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阳光。”尊重自己感受的人,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诗篇,才能真正被别人尊重。

明凯有一首诗,题目叫《我想写一首诗》,其中有这样几行:

唱声透明

意境燃得美丽

心事漂亮成圆月亮了

我想写一首诗

主题不一定灿烂

但必须十分抒情

我想,这是诗人的追求,也是他作品的特色之所在。在透明、朴素的诗行里,我们读到了机智、幽默、平凡而亲切的王明凯,读到了诗之为诗的某些品性。

在诗歌被边缘化的时代,戴上诗人的冠冕其实并不能为自己的现实身份增加什么分量,但他们在精神建设方面的奉献却是我们这个民族和时代所需要的。在我看来,能够坚持诗歌艺术探索的人是值得敬佩的。感谢明凯,感谢所有默默探索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