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感悟逆境中的奋发有为——读长篇小说《走出荒原》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1年1月7日     

郑 蕾

读郑京鹏的文学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总有一种厚重和大气。这种厚重和大气,是他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总是与社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体现了历史的特征,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走出荒原》,就有这种厚重和大气。

写文化大革命的文学作品,不可谓不多,但《走出荒原》与其它的作品不同,是众多的文学作品中独特的“这一个”。郑京鹏选取了文革结束前后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初级中学的生活环境和故事,并加以描写。那里的文化大革命,虽然没有城市的激烈冲突,但又不能不受到强烈的波及和影响。作品中的文艺节目调演的准备、匿名大字报的出现等情节,无不反映了文革时期的生活特征。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以曾晓阳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顶住了压力,忠于职守,勤于学习,认真工作,才让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得以传播,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了连绵不断的人才。曾晓阳就是那个时代乡村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俄罗斯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文艺应当成为“生活的教科书”。人们在探讨文艺作品功用的时候,往往提得较多的是认知、教育、审美等作用。我们通过对《走出荒原》的审美阅读,认知了文革时期乡村学校的生活场景,并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但这种认知、教育和感染的获得,不同于阅读抽象的科学、历史等教科书。郑京鹏通过形象的描写,塑造了曾晓阳、高学范、戚月榴、武婧英等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并通过他们演绎出的生动的故事,让人们受到审美的感染,进而得到认知,受到教育,人们从中能够感悟到怎样在逆境中才能奋发有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要说《走出荒原》是一部教科书的话,她便是一部形象反映文革结束前后那段历史一个方面的生活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