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一种民族精神的闪光——《填四川》中宁徙形象及其他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1年1月15日     

敖 忠

王雨新作《填四川》问世后,媒体已经作过许多报道,网上评议尤为热烈。人们认为,这部作品反映了中华儿女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很明显,这种精神主要是通过宁徙形象来展示的。

《填四川》描写了宁徙从青年时代离开闽西老家,千里迢迢来到四川省荣昌县路孔寨(今重庆市荣昌县路孔镇)安家置业的艰辛历程。宁徙一生最为宝贵的精神品质,恰可用“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八个字来概括。正是这种精神的策励,任何艰难困苦都不曾使她屈服。入川途中,她遭受过夫离子散的巨大挫折,刚刚在大山深处的一座破庙中产下一双儿女,又不得不紧跟移民队伍匆匆赶路,饱受颠连之苦。在路孔寨安家落户后,她不但要精心抚育子女,料理家务,而且常常同雇工一道参加生产劳动。在经营煤炭开采、丝麻纺织等产业过程中,又不止一次遭受官府敲诈、土匪劫掠。在艰苦备尝的漫长岁月中,她时刻挂记着离散的丈夫和儿子,怀念死去的生母和下落不明的父亲。精神和身体所受的双重折磨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然而一切天灾人祸都未能使她丧失抗争的勇气和前进的信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终于从一个普通移民发展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生“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宁徙,不正是这样的民族“脊梁”吗?

这里应该着重指出,作为文学形象的宁徙,她并不是美学家黑格尔所否定的“某种弧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而是其所衷心赞许的那种“完满的有生气的人”(《美学》第一卷29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作家把她摆在康熙颁布《填川诏》、“湖广填四川”运动形成高潮的大背景下来表现,目的即在使她获得一定的社会代表性和历史具体性。不仅如此,作者还特别注意从各个侧面揭示她的思想性格,使她真正成为一个“有生气的人”。

宁徙秉承父辈正直热情、怜惜贫弱等优良品质,把扶危济困视为常事、乐事。她有武功,往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她擅医术,经常无偿地为别人把脉治病。移民老憨在入川途中身染重症,命悬一线,正是得力于她精心救治和一连几天的守护,才保住了性命。孑然一身的老憨万般感动,决心投靠在她门下,终生成为她创业治家的得力助手。作为宁徙的管家,老憨精明能干,纯朴忠厚,同样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与这种扶危济困的高尚品德相联系,宁徙特具一般妇人所罕有的宽容大度。她在路孔寨安家置业,以及与当地书生赵书林的交往,都受到赵书林姑妈赵秀祺的无理刁难甚至侮辱,但她对这个因遭遇不幸而致性情乖戾的女人却一再谦让,以礼相待。贪官宣贵昌是她不共戴天的仇敌,匪首孙亮也是她所痛恨的,但对于他俩走正道的儿子,她却十分友善,绝不把前辈仇怨转移到后辈身上。作为一个封建社会时代的女子,她对子女和下人的自由恋爱、自由结合,也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与支持。作品中的相关描写,让读者看到了她通情达理的优秀品格与雍容气度。

宁徙本是一个性格刚烈的女子,但也重情重义。她对父母、子女的敬重、怜爱之情不必说了,仅就其对前夫常维翰和后夫赵书林的感情而言,作品的描写也颇为动人。入川途中她与常维翰不幸离散,此后几十年中,她都一直对他怀着深深的思念,始终把自己视为“常氏家族”中人。常维翰一度蒙冤入狱,被判斩刑,她竟不顾一切前往狱中探视,甚至奔赴刑场与之话别。宁徙与赵书林的结合,经历了由相交到相爱的过程。在相交阶段,她表现得有礼有节;一旦相爱,她便义无反顾,一往情深,无论遇到何种阻挠,经历多少曲折,都决不动摇。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他们终于圆满地走到一起。一个不畏艰苦,不惧强暴,在恶势力面前敢于横刀立马的女子,如此多情多义,正表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美好性格。

一般说来,长篇小说须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好的故事则离不开人物的支撑。作家编故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给读者留下鲜活而历久难忘的人物形象。我曾说过,王雨会编故事,也重视艺术形象的刻画。窃以为,在王雨奉献给读者的诸多文学人物中,宁徙的形象更显得靓丽多姿,光彩照人,思想含蕴也更加厚重。宁徙是贯串《填四川》全书的中心人物,作家多侧面展示她优美性格的过程中,突出地表现其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便使这一艺术形象放射出思想的光芒——一种民族精神的闪光。宁徙形象含蕴深刻、厚重之处也正在于此。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是一次重大的“国家行动”。大题材需要大手笔。如何写好这一题材?从什么角度处理这一题材?这是值得作家深入思考的。就我所知,王雨在创作《填四川》过程中,不仅参阅过大量历史文献,作过许多实地考察,认真研究过相关时代、相关地域的种种社会风习,而且对其所搜集到的众多移民离合悲欢的故事,作过细致的梳理和辨析。他终于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以开放的眼光和胸怀,塑造出宁徙这一闪耀着民族与时代精神光辉的艺术形象,不能不说是对题材深入开掘的结果。宁徙形象及其所体现的思想、艺术价值,对于身处改革开放时代的今天读者,仍然具有启示、激励的意义。

《填四川》故事生动,情节丰富,线索清晰,构思精巧,为电视剧改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希望能早日看到它搬上屏幕。可以预想,只要改编、摄制成功,它将会同已经热播的《闯关东》、《走西口》一样受到观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