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百年民族迁徙的宏大画卷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1年2月17日     

——评王雨长篇小说《填四川》

李子

当有着一幅天地茫茫,车马劳顿带起了阵阵尘土,人们扶老携幼、大队人马迁徙封面的《填四川》映入我眼帘时,我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被勾起了。

近几年,随着几部央视大戏及其同名小说《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的推出,这几个名词已经深入人们心中,被并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然而,与这些迁徙几乎发生在同时代的“填四川”却一直被人们遗忘在记忆的角落。人口众多的巴蜀中大量的人氏皆是明末清初以来从川外“填”来的,可是,对于历史上记录在案,口口相传于民间的“填四川”这次有名的民族大迁徙,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几乎泯灭,不但在文学界乏人问津,在当今民间也鲜有人知晓,甚至许多四川本地人也不知其然,不能不令人扼腕。

千百年来,安土重迁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中,这个以黄河为母亲,在漫长的一段时期内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对于土地、故土有着深深的依恋,这不但是政治经济上的,也包含了很多文化与心理的因素。因此,一次大规模的人口移民,会在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它的烙印,历经百年不衰。

人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如果忘记了我们祖辈的历史,作为现代人来说那是何等悲哀。值得巴蜀人氏庆幸的是,作家王雨用如椽之笔,匠心独运地填补了我国迁徙文学上的一块空白。这部长篇小说《填四川》的诞生,为我们了解祖辈移民千里跋涉到四川,披荆斩棘,辛苦开拓,一代代用鲜血和汗水浇灌出“天府之国”的繁荣提供了非常好的文本参考。

“填四川”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并在清朝初年达到高潮。四川盆地在历经南宋末年、元末、明末清初的长时期大规模的战火破坏后,死亡人口众多,尸横遍地。这一时期,瘟疫及天灾又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经济几近崩溃。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增加财政收入,不得不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将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迁移到四川定居,如朱德、邓小平、陈毅、郭沫若的先祖就是分别从广东韶关、湖北麻城、湖南邵阳、福建宁化入川的。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因这两省当时属于湖广行省,所以又称“湖广填四川”。

这一波波或以政府命令或自愿或经商或为官等各种形式促成的移民潮,对重新恢复四川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填四川”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也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来到四川,艰苦创业,复苏了四川。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内陆、长期封闭的四川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引进了新的农作物和种植技术,促进商业发展,人口繁衍。正如小说331页所说:“从本质上讲,那是一场经济型移民运动……那场移民填川运动的移民之多地域之广是史无前例的,它的意义在于重建了四川这个泱泱大省。”而这些,只要认真阅读小说,你都能从中阅读出并引发更多的思考。仅从这点而言,这部小说当可与《闯关东》等其他三部小说同列而毫不逊色,中国近代大规模的移民史上应加上填四川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填四川》是一本关于清初社会尤其是清初四川的“百科全书”。这部以川东小城荣昌县为主场景,以闽西进川的客家移民历经万般磨难、大悲大喜的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历史小说,细细读来,竟然有如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康雍乾三朝的政治体制、赋税制度,小到客家人喜爱看的川剧,无一不包,先简单列举其中几项,以期有管中窥豹之效。

政治上既有康熙的“填川诏”、雍正设立“军机处”等重大事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如宣贵昌干尽坏事,却靠着用银钱买官一路高升,平步青云;“填川诏”执行中后期,由于把招民垦荒的数量和各级地方官员的考核升职直接挂钩,出现了许多强行绑架、押解移民入川的情况等。

经济上宏观的有雍正的“摊丁入亩”赋税制度等,微观的有种植、养殖、纺织、运输、金融、采矿等行业。凡此种种,都有涉及,其分寸也拿捏得当,如,在主人公宁徙家中,作者有机安排的一条生产流水线——种出的桑树叶拿来养蚕,蚕吐丝织丝绸,再运到外地去卖,卖的钱存入钱庄投入再生产。这就颇有现代意识,真实而客观地展现了客家人的远见卓识与超凡智慧,真实地再现了中国早期工商业萌芽的一斑。小说还较好地将对养蚕的历史尤其是四川养蚕史等的介绍融入行文中,读来使人受益匪浅。

民俗及其他方面既有反映客家人婚礼习俗、生活居住习俗的,也有鲜为人知的古代“查血验骨”术,还有泡茶以及品茶的各门学问。

作者之所以将各门各类的知识毫不生硬地融入小说中,这既是为了满足情节的发展和符合人物性格逻辑走向的需要,也是为了增强小说的厚重感和可信度。一个还承担着医学教学科研任务的业余作家能够把填四川这段史实摆弄得如此熟稔,并形成民族迁徙的宏大画卷,窃以为作家主要得力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作者得天独厚的历年来的创作积累及其对重庆本土历史文化资料的占有,非他人可比。例如,本书中对船运、钱庄等处的描述就与作者的《水龙》、《长河魂》等书中的相关描写有一脉相承之感。换句话说,作家把过去创作所涉及到的相关史实资料又一次活用了。二是作者找到了一个客家人生活场景的“模板”,这就是小说中闻名中外的“夏布”诞生的地方——荣昌县路孔古镇。作家曾说,那里的整个房屋构造、四周环境、房内陈设等都给了他全新的灵感和启发,促使他推翻了过去关于故事发生地小荣村的构思及其描写,重新进行创作。三是作者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为了写好这个题材,作者花费了大量时间搜集资料,几易其稿,不断删减修改,终于将这本通过以宁、常、赵、宣四家百年来几代人的情感纠葛与悲欢离合,如一面镜子般折射出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民生百态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使读者在了解填四川的史实时,感受到人物命运的无常。

作为一部叙事型的文学作品,情节和叙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点正是王雨所擅长的。这本书里面有各色各样的情感纠葛,如赵书林与其表妹的旧情、赵书林姑妈赵秀祺与宁德功的感情、赵庚弟与常光莲的感情等。情节也因此一波三折,险峰迭起,引人入胜。然而那么多的支线、那么多的情,怎么才能使之不过于凌乱并能支撑起这一宏大叙事呢?作者自如地使用了双线结构,一明一暗,并行不悖,将各条支线发展到一定地步时便适度拉回到主线上,开始下一个情节的叙述安排。明线即为女主人公宁徙一家的生活,暗线则是康雍乾三朝对川政策的不断变换,联系这两条线的两个关键人物就是常维翰(勇怀远)与宁德功。明线自下而上,暗线自上而下,恰如经线,再穿插适当的支线为纬,经纬分明,才得以织就了这一幅民族迁徙的壮美画卷。

相传四川移民的后人手臂上,都有着一定的印记,据说是因为当年移民时被绳子长期捆绑勒缚而成。姑且不论此说的真假,但我希望先辈移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的汗水与心血辛勤开垦,艰苦创业的精神能够真正传承并烙印到我们乃至下一代、下下代人的心中,这才是值得我们真正引以为傲并代代传承的“移民魂”。

近闻,王雨这部《填四川》已被拍摄《大汉天子》、新版《水浒》的北京如意吉祥影视公司买下电视剧视版权,并投入巨资改编拍摄电视剧,期望将之打造成如《闯关东》、《走西口》般的历史大戏,预祝电视剧拍摄成功,既叫好又叫座,让“填四川”也深入到全国人民的心中。期待王雨下一部作品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