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渝杨
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献礼影片的经典力作中,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潼南县委、县人民政府、重庆市六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峨嵋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电影《杨闇公》,以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为背景,把镜头对准我们党领导的浴血奋斗的革命斗争,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四川党团的创建人和大革命时期的主要领导人,四川重庆的革命领袖杨闇公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中国电影画廓塑造了又一个血肉丰满,忠贞不渝,为信仰而英勇献身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是一曲用忠诚谱写的信仰赞歌。
作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杨闇公是家喻户哓的传奇英雄,他的“马掌铁”精神历久弥新,歌颂杨闇公的川剧和电视剧等各种文艺作品早已在巴山蜀水传播。如何以独特的视角,运用新颖的电影手法来反映和表现我党创建初期四川那段波阑壮阔的革命历史,运用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着力塑造一个既是普通人,又是特殊人的杨闇公的生动感人的形象,彰显杨闇公为真理不怕牺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该片编导所努力追求的艺术审美取向,也为红色经典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影片根据杨闇公的人生轨迹,反映了杨闇公从14岁到29岁这15年的传奇经历,用《杨闇公日记》中的经典名句贯穿其中,撷取“学堂掷扇”、“打抱不平”、“江阴脱险”、“日本留学”、“建党建团”、“顺泸起义”、“3·31惨案”、“舍生取义”等最能体现杨闇公精神的事件,集中展现了杨闇公的英雄业绩,突显了一种建立在信仰、理想、情操,气节,精神上的崇高境界。
浓郁而鲜明的传奇色彩,激烈而热忱的青春旋律,是该片的一大特色。
在八十四年前那外侵内乱的岁月,杨闇公正值人生之夏。影片抓住在他身上既有传统的牺牲精神,又有天生的叛逆性格这一人物特征,着重表现他不仅背叛剥削阶级,反帝反封建,还高瞻远瞩地创建中国青年共产党,后知道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又自动取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担起了领导四川大革命运动的重担,勇敢地开天辟地,创建新中国的伟大革命的史诗业绩,塑造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性和人物个性的时代先锋。影片中的杨闇公离我们很近,很近,因为他很普通;又离我们很远,很远,因为他做到了普通人无法做到的牺牲和奉献。从而让观众从中感悟崇高,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在我们为伟大祖国向世界强国迈进而欢欣时,抚今追昔,也为党的壮大成长和国家的沧桑巨变而赞叹,更为杨闇公等先驱者们在如此年轻之时就敢于变革的无畏精神而惊羨。杨闇公29岁的人生,壮丽而辉煌,犹如不断腾升的烈火,在中华大地上释放出瑰丽的光亮。
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该片的一大亮点。
该片编导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杨闇公与悌妹(赵中楷)的爱情婚姻与革命理想相融合,从少年时俩人在双江乡场隅遇,到成年后俩人互相倾慕,直到完美结合,通过拾玉、藏玉、还玉、借碧玉这根红线将二人的爱情串连起来,无论是新婚后在家乡菜花地里的倘佯,还是在杨闇公被捕后的生死诀别,浪漫纯真的爱情演绎了这对革命伴侣的高尚情操和气节,隐喻杨闇公和悌妹的爱情如玉纯洁,似玉坚贞。从历史的审美价值着眼,编导的期望是,杨闇公就是杨闇公,杨闇公非杨闇公;悌妹就是悌妹,悌妹非悌妹。他们的浪漫爱情是具体的又是升华的。也为如影相随的残酷斗争和壮烈牺牲埋下伏笔,成为该片新的看点。
“如果痛苦是幸福的必由之路,那么我就要真实地承受痛苦。”这句片中多次出现的台词,是杨闇公的至理名言“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最好注释。更是杨闇公在复杂严酷的斗争中,坚定马列信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信念理想壮美的追求。
正因为有着这种壮美的追求,在“3·31惨案”前,杨闇公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在“3·31惨案”后,本来杨闇公巳脫离了“虎口”,仍坚持前往武汉汇报情况,才不幸被捕。影片浓墨重彩地再现了杨闇公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威武不倔,视死如归的场面。那令敌胆寒的“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的铮诤誓言;那气吞河岳的“头可断,志不可夺”的时代强音,是杨闇公“如果痛苦是幸福的必由之路,那么我就要真实地承受痛苦”的崇高践行。这场戏所表现出来的崇高革命气节和“马掌铁精神”,无疑是电影《杨闇公》的主旨和内核所在。也是对过去和现在的变节者一种鞭苔和拷问。而杨闇公的舍生取义,犹如精神化石,则预示着一种涅槃,象征着一种新生。
《杨闇公》的上映,让我们尤其是青少年从银幕上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们,如何投身于救国兴邦的革命伟业,如何为中国共产党的壮大成长奠基,如何用他们的忠诚和热血谱写出壮美的青春之歌,信仰之歌,在艺术的审美中回望中国共产党的青春时代,领略老一辈革命家的超然精神境界,重温光荣而艰辛的建党历史;也可看到青年杨闇公作为既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又是中华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因怀揣信仰和理想,而使内心美好,坚强而富有活力。杨闇公以他富有内涵和意志力的顽強生命,面对困难和逆境,迎对生与死的考验,诠释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生命观,价值观,为时下人们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宝贵的范式,和他的人格与精神一样,融入我们的身心,成为振兴中华的不竭的力量源泉。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