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方棋小说:文学人类学的创作范本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1年7月27日     

叶舒宪

去年夏,我非常欣喜地率先读到带着油墨味的方棋小说《最后的巫歌》,感动多多,感想更多。

方棋从巴山鄂水的地方的乡野的视角重新书写国家的近现代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正面描写出在中国自古以来被歧视和蔑视的边缘族群——“下里巴人”之巴人的这段惊心动魄的生命历程。我们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同仁们非常看中作家方棋的创作,特邀她参加过我们的2008年贵阳年会,与其他具有人类学倾向的作家和各族文学研究者交流心得和深入田野调研的经验。我们一致认为,方棋的作品看似土的掉渣,却非常鲜明地代表着国际文学发展在后殖民时代的新潮流——即专门给那些在王朝正史视野中从来没有得到过正视的边缘族群和无文字族群书写“失落的历史”和生活图景。在昔日中国,巴人这样的地方文化传统不可能得到中原帝国的正面描写,顶多以“巴蛇吞象”、“巴蛮”之类被妖魔化和野蛮化的形式为人所知,或是勉强在正史的《西南夷列传》中,作为“靖边”对象或地方物产的进贡方而得到记述。即使是20世纪以来的国内学院派的文学专业,也深受前殖民时代和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三大成见或弊端的束缚,即中原中心主义、文本中心主义和大汉族主义,无法真正认识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内部多样性。对此,只要翻看一下建国六十年来流行的中国文学史、文学概论和美学概论之类教科书,就可一目了然。构成我们中国人口和中国文学的基本前提就在于多地域性和多族群互动的现实。可是我们却一直误把汉族一族的汉字书面作品的历史排列当成“中国文学史”,其王朝正史的偏见和疏漏是封建帝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已经几千年了。其殖民时代的学科本位主义偏见是伴随西学东渐历程而空降到我们国家来的,从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帝制皇权算起,至今也整整一百年了。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多地域多族群无比丰富多样的活态文学(如今按照联合国的命名称为“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不在我们的文学师生的课堂上讲授。为了冲破以上偏见,我们专门编写了一部《文学人类学教程》,和方棋的《最后的巫歌》几乎同时出版。可以这样说,我们和以方棋为代表的当代作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六十年来换汤不换药的西化的(也包括“俄苏化的”)正统文学观发起挑战和批判。我们用的是教科书的学术理论方式,方棋用的是她饱含巴山蜀水文化情怀的鲜活创作。她的《最后的巫歌》向上秉承着冯梦龙、沈从文、韩少功以来的地方性知识写作传统,向下启发着更加自觉的文学人类学和新历史主义的“写文化”(writing culture)倾向。我们殷切希望在中国大地上诞生更多这样来自边缘立场和田野经验的当代作品,帮助我们重新体会文化多样性的宝贵智慧,以及文化多样性对于现代文明的可持续生存所提供的反思和治疗意义。

人类学家的文化相对论立场和地方性知识原则,成为我们摆脱偏见,重新进入地方族群现实生活的认识前提。以土家族巫师即梯玛为主人公,以巫师通灵的眼光审视这个经历着巨大文化变迁的时代,方棋通过他的文学想象,完成了一个作家的文化再认同仪式。

作者简介:叶舒宪,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比较文学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台湾中兴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文学评论》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