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从曾静散文《如兰馨香》说开去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2年4月20日     

刘恒生

写作最难为当是数散文吧。没有诗歌的形式美,却又要求有诗一样的语言风采、节奏、气韵;没有小说的故事吸引人,却又要求有小说一样的厚重,以及包容与张力。写散文,看似简单实则是艰难异常的事,是多数作家视为畏途,常常费力不讨好的事。

不错,世间万事万物皆可入文。风花雪月花鸟鱼虫,人间百态都是散文书写的好题材。也确有行家里手就一滴水一粒尘一棵草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写就成一篇散文而传诵千古。细究原因,就在于他从细微中得到了新的启迪,新的感受。发现了未曾发现的,写出别人所未能写出的。这正是散文创作,也当是整个文学创作的奥秘所在,乐趣所在。唯有如此写作心机,他们才无愧于优秀的文学创作,无愧于一个作家。正如重庆画家、作家张涌先生所说,“对散文没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还是不写的为好。”

当我从江津几江中学第十三期校刊《鼎山风》文学杂志上,读到曾静老师的散文《如兰馨香》时,首先感觉篇名是鲜明地跃入了眼帘,惊喜也几乎同时产生。松竹梅兰如“四君子”,为千百万人歌之咏之,名篇佳作俯拾皆是。作者有何前人所未发现未感悟的要表现要抒发?我没有忙着去读文章,而是闭目静思。猜测作者将会从何处着墨,要在文中告诉我点什么。当然这种猜测并不是信马由缰,而是那题目《如兰馨香》所引领,所限制。谁如兰?什么如兰?如何地如兰?

这就是一个好题目的魅力。作者似乎深得拟定一个好题目的奥秘。在图书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读者购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作品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对读者往往会产生激发阅读欲望作用。有人打个比方,题目之于文章,仿佛纽扣之于衣服。纽扣是衣服之眼睛,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认为提笔为文,最忌装腔作势,沉闷滞涩,而应是举重若轻,信手拈来。对散文说来更应从生活本身出发,这样才能做到看似平淡实奇崛,才能使文章舒展自由,游刃有余,才有亲近感、亲和力。就这点来说,散文《如兰馨香》是成功的。换句话说,文章的切入角度很好,很自然。散文写道,“得知有二十余年前的老同学将来访,于是怀着期望和兴奋之情而数着日子过”,且直接点出这同学从事园艺工作,会捎来兰草相赠。就这样很朴实地切入了“兰”这个主题的载体。没有赘语,干净、清爽。我发现好的散文作品往往其内容走向、风格色彩,语言节奏韵律等,都由开头的几个字决定基调,犹如交响乐团的第一小提琴手的起音,也如川剧鼓师的开始几锤,万万不可轻视。

曾静很会在文中渲染背景。写兰的馨香是为了表现人的“德馨”,这来访的同学是如何如“兰”的呢?也就是说,他做了什么样的好事,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与“兰”这种特有的花的品质相仿呢?而不是和“荷”、“牡丹”、“梅”、“山茶”等相仿呢?总不能说是因他送你“兰”就说他“如兰馨香”吧?

文章介绍“兰的主人”在上体育课时见一个农村同学因营养不良而昏倒,之后把自己捎带的饭菜给同学吃了,自己饿了一天。这是一种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当然是值得赞美的,但是作者在文中抓住这个非常闪光的点,再深入挖掘和表现之就更好了。那就是这位同学出身农村贫寒家庭,然而经过自身的努力,硬是让自己种植的花卉参加了第六届花博会展览。这该多像兰花呀!出身于贫寒瘠薄的山地,却绽出令人惊艳的花朵,就很贴切熨实,于是那首“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的歌儿也就有了支撑,起到了修饰、补充作用。

此外,我想还有一点值得考虑,他给你送来了兰花,把他教你如何去浇水上肥等管理技能的过程写出来,不也是很好么?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和前面的助人为乐相呼应,补充;二是他给你送来兰花,又教会你种兰花,这就应了那句“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典故。于是作为教师的你也就从中得到启示,也教给学生“种兰”的技艺,给更多的人送去“兰香”——这就和作者的职业相联系了,文章主题也会得以升华。给人送去“兰香”这个思路一旦确立,那么前面的送饭与人也就是不可多得的典型材料了。后面再教你种兰,就会顺理成章,你再去教学生也就天衣无缝了。他送你“艺”手有余香,你送学生“兰”手有余香,这就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如兰馨香”了。

读完《如兰馨香》,掩卷细思:作者是在向着文化散文的方向努力着,探索着。文化散文的特征是文化蕴涵丰富,能把哲思,史实,诗性相结合,让书卷气、艺术美与思想锋芒相互融通。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它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作者流畅清丽、干净明快的语言风格是值得称道的,其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思感染着读者,有如一缕清风吹过,惬意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