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月到回忆分外明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2年6月12日     

——王光正散文集读后印象

冯地模

最近,读到光正的散文集《那年中秋夜》,首先打动我的是关于月亮命题和月光浓浓的情怀。我想,是月光给他带来了命运转折的福音这一缘故吧。所以,回忆更显得弥足珍贵,文章也就十分厚重动人。

1、散文与小说如硬币的两个面,相得益彰。

光正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尤其以小说影响读者,有两三百万字在国家级报刊发表,不少作品获奖,前不久又有小说集《小镇小故事》面世,深得读者好评。现在他又一下子冒出这样有分量的散文集子,可见他在创作小说的同时,也在留心和从事散文创作,并逐渐积累,所以猛然能够以分量质量见人,让月光成为风景充满美丽幻想彪炳人生的。在文学最长的两翼间,是散文情结替小说创作做了准备,抑或是小说能力需要散文作为补充,都有必要,更多是相得益彰互为作用,有如硬币展示的两个方面吧。

从集子选题看,产生散文的地方也是过去出小说的地方,这与光正的人生轨迹一致经历经验等同。康巴,是他曾经工作生活的恋地;亲情,谁都有而且他回忆感强烈;心仪的环境与热爱的人,是永远难忘的;延安纪行,是对红色圣地年轻的向往;山水之乐,不单单是情寄山水还有对祖国辽阔江山的深情。还有的就是韵味深厚的人生,那怕是磨难和锻炼,灾年与许多个第一次,见证高考,还有亲人邻居等等鲜活的人物在文字立传,所以这又是人生之书,平民之咏。

2、人品与文学,总是那么相似和相通。

朴素正直,学识丰厚是我许多年对光正的基本认识,在他小说的行文风格和散文的选材语言都能够感受。我通过他的文字能够体会到他感恩时代热爱生命,钟情生活忠实感情,甚至认为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充满活力灵性,值得去关心去记怀,对周围的同事朋友更是耿直爽快。多年来无数事实有如月光可以证明这么一点。

在遥远的康巴藏区,有个神秘的热水塘,那个年轻的她大学毕业分配到这个高原边陲工作,幸好有个好地方安抚感情放逐感情啊,他们躺在水塘软绵绵舒坦坦浑身疲乏荡然无存,灵与肉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真实还是幻觉,都有鸟儿为仙女歌唱,不单是哥哥妹妹的传说。幸好有本《植物学》在手里,她的拉姆会沿着书籍的边缘小路找来。这让我想起光正的另外一篇有同工之妙的小说《沐浴》。他笔下的雪花也是那么美丽,千里旅途汽车的喇叭声音也是清脆欢快,大渡河上的一座大桥是眼睛里的最佳画面,在牦牛河放歌春天也来得早些,在红军走过的地方四季开满白海棠和红杜鹃,是因为爱高原和高原的各族儿女。所以,那年校园的中秋夜晚特别值得留恋。

他是个有思想理想的人,对延安的向往竟然是诗人贺敬之的作品《回延安》引导出来的,以后谈起延安文学,观赏延安夜色,崇敬延安的辉煌,赞赏现在延安人的多情,一切顺理成章。正如他所说的:我崇敬辉煌,迈步在延安街头,流连于杨家岭枣园王家坪,踏着领袖们生活战斗过的足迹,亲身感受到党和领袖的伟大和不朽。原来,他热爱生活与文字讴歌的动力在这里。

3、王光正散文特点:朴素深情的爱恋。

他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感情真挚行文自由流畅,在字里行间不经意产生的很少修饰的朴素效果。这是他生活经历、经验如水流动的作用,情到返璞归真时的感应,是刻意不出来的。从他几组人物环境的特写看,莫不如此。

亲情,是自家庭亲人邻居朋友开始的。产房前等待的不只是新的生命,还有大龄妻子分娩痛苦的挣扎与希望,不安和丈夫的倾情安慰。历史对与他们分量沉重,到了苦尽甜来的关头却是时间过程的缓慢,叫人肝肠百结。终于打开了产房,最终是自己吓唬自己,也是过去影子的招手。在家庭里,过年做香肠是年节气氛的弥散也是亲情的相拥,乐趣,最后咀嚼自己做的香肠,味道更是不同一般啊。他家儿子的故事,永远是生动充满欢快的,小鸡知道麻雀知道;儿子能认识阿拉伯数字从一到九,父母该有多大惊喜,这个十的翻坎难些,还是个亲情的感召问题,多想儿子成为科技少年班的数学天才啊。还有打蛋卷买菜再讲故事的故事难以忘怀。

在家庭里面,凉拌马齿苋是一盘有滋有味的好菜;走进商场为妻子买条裙子,不只是简单讨其欢心,还有夫妻之间的感情默契润滑;给内弟的女儿送啥礼物十分考验人,但是文化人王先生总是灵感,一本《新华字典》情义珍贵。在他笔下,风筝总是欢乐的,表妹深夜的电话能够祝福,儿子谎言还有美丽的,老娘的箴言是真理永远得听。在他笔下,连鞋子都有故事,在演绎生活折射时代,源自对亲人的爱、生活的爱、对时代的颂歌。还有不少人物素描刻画的也都是栩栩如生,那些三婆、幺外婆和挺胸青年还有浙江老二等描写,也是如见其人。

他上小学时候脚上有双布鞋穿,格外珍惜,因为是含辛茹苦的母亲熬更守夜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可是看电影人多被踩掉了寻而不得,母亲反而大度地安慰儿子,只要人安全,丢就丢了。初中,母亲才抽得时间再做鞋子,成为难忘的回忆。以后,有妻子代替母亲操心他的脚鞋,那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有皮鞋穿的时代,但是,他生命中两个伟大的女性对他的关爱,化为他如花绽放的美丽篇章。

诗人云:为什么我眼里常常饱含泪水?是因为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珍惜家和亲人都不关爱怎么能谈得上爱祖国、社会和别人?王光正的散文证实了这么一点,他是个懂大爱的人,心胸广大的人,所以文字才这么深沉优美,打动着更多读者的心。

4、生命意识,为霞尚满天的美丽璀璨。

光正与我是相近的一辈人,所以生活经历和体会的深刻大致相同,共鸣更多。

苦难从另一种意义讲,诗人不幸文章幸,是人生难得的财富,所以在散文中表达出来的贯穿生命顽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别有意义,意味深长。灾年时候,厨师们毫无例外手有“抖抖病”,看人下瓢,但是如叶师这么瘦骨筋筋为人正派的不多,他终于因为自己的原则性远走新疆,不知所终。那些年月,一根红苕的记忆对于饥肠来说,尤其刻骨铭心,他永远忘记不了那家不知姓名的农民和他赠与堵塞红苕根根。当然,对于猪肉的记忆更为准确清晰,食髓知味。他为钱卖过饼子,于是记略;遇上好吃街“抓鸡”的,记略,之后手在空中一劈再大喊:灾年的悲剧不会重演,一定。真是字字滴血,句句辛酸,都非寻常。

还有,见证高考,是他人生之痛后能迅速愈合的好药。由于政治对待的不甚公正,因为家庭问题失去大学机会,直到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写别人,也是写照自己。考试生为谢老师的帮助精神,考上师范学校立志在三尺讲台谱写春秋,实在感人。命运巨变的还有老女知青,成了火箭发射师,终于拥有了爱情和温馨幸福的家庭。考大学的三宝,晓得试题里面党的三大法宝是地道战地雷战和游击战,最后当上公社书记升官发财不是进入了另外一类大学?赵从天是“扎根”派不假,儿子念小学年纪照样考试大学,还是妻子押送到的考场,最后,成了“不扎根”派。真是笑话与讽刺,亏他写得出来。1977年夏天是王光正多梦的季节,终于圆满了他的大学梦,过程有些曲折喜剧。第一次失去机会是因为老汉的历史问题,公社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只有1个名额,而且内定是个女的;第二次,虽然在农村表现得到贫下中农认可,却因故让给了那个外号“猴子”的调皮捣蛋家伙。最后凭本事考上大学,算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范例,开花结果不过是有了份城里稳定的工作,感情的港湾。但是,更有深意的是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祖国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还多了位著书立说的作家。人的生命有限,要珍惜时间精力努力学习工作。

正如他在散文后记讲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草心”,却烙印着他人生的际遇和多年文学跋涉的酸甜苦辣,生命不止火焰不灭的顽强意识。不是只为自己的改变和家庭生活幸福,更多的是为了在文化的激流中磨砺自己,使有限的生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要与更多的人一起享受文学。有了这些,人生不会寂寞,也许,他每天笑容和内心充实的原因就在这里吧,学生和朋友的我也是这么衡量他的。有理由相信,光正老师还会拥有更大的成就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