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与童心达成诗意的默契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2年8月13日     

——简评李姗姗的《变变变》

蒋登科

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特殊门类,在我看来,它是一个和成人文学对应的文学世界,而且,除了我们常说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之外,儿童文学中还有一些在成人文学中很少出现的文类,比如童话、寓言、故事等等。儿童文学研究也是文学研究中的特殊学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我们很难在现有的学科分类的框架中加以限定。对于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研究,我一直有所关注,但相比于那些专门研究儿童文学的专家,我只能算是门外汉,最多也只是票友。而且,在儿童文学内部,因为阅读者在年龄等方面的差异,还存在很多更为细致的划分,这就要求我们对其有更为细致、精准的了解,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对这些,我没有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思考。

因此,拿到李姗姗的图画书《变变变》之后,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翻完了,就我的感觉看,文字和图画都非常简单,所讲的故事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不怎么新鲜。当时,脑子里几乎是一片茫然,不断反问自己:如果参加讨论会或者写一篇短文,我该怎样来谈论这部作品呢?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想到什么好的角度。后来我想,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首先应该从接受者身上着手,不能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和评价作品,而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优劣。

《变变变》是一部低幼儿童读物,收入高洪波担任主编的《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其读者对象应该是那些只有三、四岁的孩子。而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阅读的优秀作品首先应该是适合他们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作品。这个年龄的孩子求知欲强,在他们看来,自己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新鲜的,都希望去了解和认识,但他们的文字阅读能力还不够强,他们更主要地是通过实物、形象、图画及其和文字的配合来实现对世界的认知。这恐怕就是《变变变》在形式和表达上采用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并达成图文配合的基本原因。

在文字和故事的设计上,《变变变》具有一定的新意。作品的文字不是很多,但作者设计了一个向朋友示好、希望朋友快乐的故事,中间还出现了一些在孩子看来可能有些曲折的情节,并最终发现了朋友的蜕变和美丽。蜘蛛去拜访他的朋友毛毛虫,发现毛毛虫躲在自己的房子里不开心,于是他想了各种办法,试图通过自己的能力来逗他,使毛毛虫能够高兴起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蜘蛛以自己的丝作为载体,借助常见的树叶,以小朋友喜欢的变魔术的方式变化出许多为孩子喜欢的物体,先是“吉他”、“帽子”、“项链”、“花裙子”,但是这些都没有使毛毛虫高兴起来;于是蜘蛛又试图变出更精彩的魔术,他变出了“风筝”、“秋千”、“滑翔伞”,这些还是没有得到毛毛虫的回应;为了使毛毛虫“大开眼界”,蜘蛛又变出了“星星”、“月亮”、“太阳”,但是蜘蛛的这一切努力,都没有使毛毛虫高兴,反而看见他睡着了,而且“仿佛要睡上很久”。蜘蛛不得不离开。一段时间之后,蜘蛛再来拜访毛毛虫,发现毛毛虫醒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这其实就是一个动物蜕变的故事,但作者把它写得富有诗意。对于孩子来说,新奇的故事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是这个故事的基本目的,但作者所理解和创作的想象世界是具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的想象对象是离孩子很近且具象的物体,如“吉他”、“帽子”、“项链”、“花裙子”等;第二个层次的想象对象也是具象的,但离孩子的具体生活稍远,比如“风筝”、“秋千”、“滑翔伞”等;第三个层次的想象对象还是具象的,不过离孩子的认知就更远了,而且充满光明和温暖,比如“星星”、“月亮”、“太阳”等。我估计,作者设计这些不同的层次,其实是为了培养小读者多方面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尤其是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实现他们由近及远、由外到内的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

“变”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主题,而且在作品中具有多重意味。首先,作者的根本目的是揭示毛毛虫由蛹化蝶的科学道理及其实现过程,这有利于孩子的知识积累;其次,作者根据孩子注意力不断转移的特点,通过魔术般的不断变化,以适应孩子注意力的变化,使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体会到新奇的感觉;其三,作者通过简单的故事揭示了变化、运动是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科学命题,同时暗示了孩子也是在不断变化中成长的。这几重“变”的意味,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是暗示出来的,有的是根据孩子的心理、个性特征设计出来的,但它们最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中国传统文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诗含双重意,不求其佳必自佳”,我想,虽然这部作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但李姗姗是懂得这一道理的,她将自己希望表达的多重意味合并在简单的语言和故事之中,最终形成了适合儿童阅读、理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无论从知识积累的角度,还是从文学作品的审美角度看,它都是具有诗意的,其特点和价值也是值得肯定的。

有些人小看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创作,甚至认为儿童文学是“小儿科”,难入文学之大堂。这种看法是存在偏僻的。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接触过儿童文学作品,接受过儿童文学对我们的熏陶和影响,有些影响甚至可能是终身的。作为成年人的文学研究者,不应该成为过河拆桥的人,更不应该成为忘恩负义的人。事实上,儿童文学创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儿童文学作家必须了解儿童心理,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其作品只有和儿童的心理特点、阅读理解能力、求知欲等等达成一致,才可能受到儿童的喜欢,才具有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可能。

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方式很多,有些人是通过阅读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去了解,有些人是通过和儿童的深入接触去了解。我个人觉得,对于作家而言,后者也许具有更多的直观启示。在我所熟悉的重庆儿童文学作家中,几乎所有人都和儿童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通过各种方式去接近儿童、了解儿童。张继楼一直具有一颗童心,在很多场合都自称超龄少先队员,在他的心目中,作家就是要把儿童带到美好、善良的世界中去;傅天琳照顾了七年外孙,每天和孩子吃住在一起,重新感受三岁开始的人生,最终写出了许多优秀的儿童诗和三卷本的儿童成长小说;杜虹不但编辑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书籍,而且多次组织和参与资助儿童的活动,还为贵州山区的学校捐书捐物,将自己的心和儿童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钟代华长期在家里准备了儿童喜欢的食品和玩具,欢迎儿童到他家做客,和他们交流感受和思想,甚至收集他们的语言,90年代初的时候,我多次住在他家,知道他和邻居的很多孩子都成了好朋友;曾维惠是一位优秀的中学老师,她一直和学生交朋友,学生也喜欢和她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倾诉他们心中的酸甜苦辣,这为她创作儿童成长小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我想,李姗姗也是懂得这些道理的,她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儿童心理的熟悉,对儿童成长的关怀,应该和她对儿童的了解有关。

在重庆的文学中,儿童文学应该是具有特色的文学门类之一。这个群体团结协作,有活力,有潜力,无论是在老一辈作家还是在中青年作家中,都有一些人创作了大量作品,在全国儿童文学界具有一定影响。作为一个关注重庆文学发展的人,我希望这种氛围继续延续,希望更多人投入到这个领域,创作出更多具有影响的、最终能够成为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