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用音乐结构人生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3年4月28日     

——李明忠的长篇小说《何日君再来·刘雪庵传》谈片

王从学

一、捧读《何日君再来·刘雪庵传》,最初是有疑窦的。李明忠能写出,写好刘雪庵这位中国音乐界的奇人、大师吗?我读过他的长篇处女作《灯火阑珊处》,十分欣赏其文笔和对家乡场景、底层人物的刻画,对铜梁文化的洞悉和了解,但那是小说,一切都可以虚构,而要为大名鼎鼎的刘雪庵先生立传,不单是收集、占有、研究资料,写出刘先生与众不同的精彩、坎坷的人生,更要写出他的音乐造诣和卓越成就,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他的不倦追求,他的痴爱,他的精神和理想,写出他的心灵史。一页一页读下去,我被小说吸引住了,我慢慢释然了,李明忠为我们娓娓道来的刘雪庵变得越来越清晰。

二、是家乡铜梁优美的山水和深厚的龙乡文化孕育了这位音乐奇才。在李明忠的笔下,我就读到了这样的内容,少年时的刘雪庵喜好家乡美丽的山水,沙沙的春雨,淙淙的山泉,漫天飞舞的雪花,都如天籁般的旋律流淌进他的血液里。他喜欢偷听少女出嫁前的歌堂,她们从心里唱出的歌儿是对童年、少年美好时光的留恋,对新生活的憧憬。刘雪庵陶醉在这些令人神往的歌曲里。银灯妹美妙的歌喉和天真的性情是纯真而又美好的,使他少年的心弦颤抖。刘雪庵的二胡、板胡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每一弓,每一曲严父都有极严格的要求,这培养了他的不怕吃苦和非凡的乐感,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随情景、情绪拉出相应的旋律来。刘雪庵最爱看铜梁龙舞,那些多变的队形和灵巧的动作化作旋律浸润进了他的血液和灵魂里。许多亲人的过早离世对他幼小的心灵既是残酷的打击又是意志的磨砺。刘雪庵的音乐准备是深厚而又充分的,家乡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家庭的多重苦难使他感悟社会,人生,不仅培养了他对音乐的爱好和痴迷,更赋予他坚强的性格和对音乐事业九死不悔的追求。

三、从中学校长到走进音乐的神圣殿堂。到成都读书后不久,刘雪庵受邀回到家乡办学任中学校长,短短的几年中,他不仅为家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子,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作了更为充分的准备,因为打菩萨,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亡命天涯,到了上海,进了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从此,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寄托和事业的归宿,他与贺绿汀等人一起成了大音乐家黄自的学生,与音乐真正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学习音乐理论,练琴,作曲,一发而不可收,他既是最好的学生,也开始在中国的音乐界崭露头角,他的音乐天才在这儿得到了最好的发挥,他为多部电影作曲,他写下了《空军进行曲》、钢琴曲《中国组曲》,他的《长城谣》、《保卫大上海》、《空军军歌》、《红豆词》飞进千家万户,一曲《何日君再来》由周璇、李香兰、周小燕等人歌唱而奠定了他在中国音乐界的地位。

四、传主人生的两次留下。第一次,刘雪庵本来可以到欧洲留学深造,他也作了这种准备,俄籍教授齐尔品先生欣赏他并愿意为他领路,那对他今后的发展是极好的帮助,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刘雪庵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参加抗战。他用自己全部的积蓄办《战歌》期刊,专门发表抗战歌曲,以唤起民众的抗日激情,《战歌》办了近两年,共出刊两卷十八期,他创作、整理了《流亡三部曲》(他写了《离家》和《上前线》,《松花江上》为张寒晖作),所写《中国空军军歌》,《长城谣》等作品,在白山黑水间传唱,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重庆任教,为郭沫若的话剧《屈原》谱曲(有《橘诵》、《惜诵》、《礼魂》、《渔父吟》、《招魂》、《雷电颂》,《新华日报》载文称为“名歌六阙,古色古香,堪称绝唱。”两人可谓珠联璧合。演出轰动陪都,人们奔走相告,蒋介石极为恼怒。为抵消《屈原》的影响,教育部次长顾毓秀写了《苏武牧羊》恭请刘雪庵作曲,他却一口回绝了,在义与利之间,刘雪庵作了前者的选择。第二次,1949年,国民党一些要人请刘雪庵去台湾,并许以十分优越的条件,但刘雪庵留下来了,他对国共两党有了清楚的认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刘雪庵的高风亮节令人叹为观止。从他的两次留下,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做人,人是应该有理想和信仰的,天才加人品才是真正的刘雪庵。这也就是中国的脊梁。

五、直面刘雪庵自反右到文革的磨难,刘雪庵成为右派是他的性格使然,他天性是要说老实话,心里话的,这就一定会被打成右派。然而,就是在这些不是人过的日子里,刘雪庵没有一天忘记过他的音乐,是家人和音乐陪伴他度过了几千个日日夜夜,音乐是他的灵魂和生命,他两度整理《屈原》的音乐,他为再也写不出好的乐曲而痛苦不堪。难得的是,他与乔景云伉俪情深,相濡以沫,搀扶着一步一步向前走,一刻儿也不分开,乔景云为他生下了五个儿女,这是除了音乐之外他最大的幸福、快乐,和情感寄托。

六、李明忠是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的作家,随他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歌哭。他的文字有情感的穿透力,自然就能感染读者。他在写到刘雪庵与他的一些乐曲的时候,我读到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是画面,我还读到了声音,听见了旋律,有时候是黄钟大吕,有时候是莺歌燕舞,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风雷滚滚,雨打芭蕉,既有语言的美,意境的美,又有音乐的美,这就不是下了一般的功夫。我相信,李明忠也是懂音乐的,他既懂音乐,更懂刘雪庵的心。《何日君再来》是一把双刃剑。这首曲子既使刘雪庵扬名中外,奠定了他在音乐界的地位,又使他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使人感慨良多。小说的最后,李明忠写了一段穿越,让传主回忆坎坷又辉煌壮丽的一生,我的眼睛潮湿了,应该说很美,我很感动。

七、爱情的描述略嫌拘谨。作品写了五段爱情生活,第一次在家乡,银灯妹爱上大哥哥刘雪庵,其父也因此改变了对女儿的态度,支持她、怂恿她亲近心上人,但是,银灯妹的父亲看上的是刘校长的位置,当刘雪庵因为打菩萨遭到通缉时,他毅然葬送了女儿的恋情。这段恋情,刘雪庵处处被动,是碍着师生情面,还是作者心有羁绊?总之,不过瘾,不酣畅。在《长城谣》一节,来了个暗恋,一个外国姑娘,热情似火,爱意四溢,可音乐家却榆木脑袋不开窍。我问李明忠,才知道写名人不易,恋爱的度要受到名人亲属的调控。还好,我们读到了那段生死恋,刘雪庵和孙德志碰出初恋的火花,西子湖边那个情景和爱情一样甜美,尤其是天上兜风一节,我们看到了恋人从心眼里流露出来的幸福与快乐,那是刘雪庵三十年人生最浪漫迷人的时刻,生活撩开了沉重的帷幕,缤纷多彩的大戏隆重登场了。谁知道,一场欢喜忽悲辛,初恋在灿烂时突然凋谢——孙德志死于误诊,一切是那么突然,来不及清理思绪,恋人已经阴阳相隔。痛定思痛,长歌当哭,我们读到了《何日君再来》曲、词创作过程那段凄美的文字,那是令人心旌摇荡、黯然销魂的审美过程。爱情的夭折打击了刘雪庵,也成全了刘雪庵,他创作出了传世名作《何日君再来》,轰动上海滩,打动了那个时代、甚至今天的无数听众。刘雪庵和乔景云的爱,也是女性主动。这个成为发妻的女人,在恋爱中机智有头脑,她是刘雪庵生命的守护神,在危难关头,挺起柔弱的身子,给夫君挡住狠毒的拳脚,鼓舞他活下去的信念。第二段师生恋凄美迷人,那个叫王晓明的声乐系的姑娘,冰雪聪明、热烈豪放,雪夜里燃烧着爱的烈火。那段爱情写得很成功,语言描写也很抓人。一个音乐大师,他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总觉得作品写得不够,也理解作者的苦衷。

八、还原历史,写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刘雪庵。李明忠写刘雪庵没有“辩白”或者“表白”,而是“直白”,知人论世,持论公允,还原历史。他完成了创作初衷,对刘雪庵怀着深深的敬意,又写出他坎坷的人生和真性情,刘雪庵既有大师的风采,又有孩童的天真,既有大海的胸怀,又有春花烂漫的柔情,面对强敌,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对儿女,他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父亲。整部作品是用旋律串起来的,是音乐结构了刘雪庵的人生。

这部作品是李明忠创作的新起点,相信能得到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