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让心激荡的恋歌——《乡村恋歌》创作谈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4年2月7日     

郑京鹏

我的新诗集《乡村恋歌》出版,有朋友建议我写几句话放在集子的前面。我接受了朋友的建议,于是便有了这个前言。在这个前言里,我就来谈谈诗集《乡村恋歌》的创作。

计算起来,这是我交出版社出版的第三本诗集。前两本是《最美的生活》和《小城诗情》。第一本写学校生活,第二本写小城生活,这一本主要反映农村生活。

出版诗集《乡村恋歌》,是我早就有的愿望。我出生于农村,到了读书的年龄,便上学读书,从农村学校到城市学校,共读了十多年,毕业后分配到家乡的小城工作,中途又到农村中学教了几年书,然后再回到城市里。因为从小就喜欢诗歌,不仅爱读而且爱写,有的还在报刊上发表。可以说,在我的农村、学校、城市生活的三个经历中,都伴随着读诗和写诗的活动。我曾经打算,要将这些诗歌编成三个集子出版,分别反映农村生活、学校生活、城市生活。今天看来,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了,我感到十分欣慰。

诗集中的诗,大部分写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也有少数是近年写的。有的诗尽管写作年代至现在有了一定距离,但读起来仍不乏新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大嫂耕田鞭杆儿摇,/‘噓哧噓哧’吆喝声高。/鞭杆儿紧把牛尾追,/鞭杆儿赶着牛尾跑……/同工同酬心欢笑。”(《耕田》第二首)这首诗写于八十年代初,描绘了农村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的情景,赞颂了男女同工同酬的政策。在农村,犁田这种活儿被认为是男人才能干的,但是女人也敢干,而且能够干好。整首诗写得很美,既有动态的描写,也有象声词的运用,还极富想象力,更有画龙点睛之笔。“低矮的土墙房,/踪影全不见;/高大的砖墙房,/魏然立面前。//砖墙嫌不够,/还要贴瓷砖。/红白黄绿青蓝紫,/点缀山乡更好看。”(《农房》)这首诗是几年写的,诗句紧扣了时代的脉搏,写出了强烈的生活气息。读罢全诗,一幅新农村的新房图画就会呈现在眼前。另外如《砖厂厂长》等不少的诗篇,读之也会感受到浓烈的时代气息。限于篇幅,这里不多举例。

对于诗歌的形式问题,我历来是比较重视的。我认为,当代中国诗歌应当走古典诗词和优秀民歌相结合的道路,并吸收“五四”以来新诗的成功经验。当代诗歌应当有一定的形式,要押一定的韵,尽量让诗句整齐,即使不很整齐,朗读起来也要有一定的节奏。我在诗歌创作中有意识地做了这样的尝试。越到后来,特别是近年来,这样的尝试使我的诗歌在形式上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特点。例如,在《大山》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脚蹬着地,/头顶着天。/站在天地之间,/身躯多么伟岸。//挡得住风,/遮得住雨,/顶得住酷暑,/扛得住严寒。”再如,在《上学的孩子》一诗中,还有这样的诗句:“五黄六月太阳大,/上学路上有办法。/折来枝条盘成圈,/戴在头上人人夸。//金秋十月细雨斜,/山乡处处泥路滑。/上学不辞行程苦,/小脚一双翻山崖。”像上述这样的诗句,在诗集中随处可见。

《乡村恋歌》共收短诗121首,分为“山高水长”、“人杰地灵”、“春华秋实”三辑。这样编排,主要是从内容上考虑的,但也有形式上的兼顾。从内容上看,每辑的题目对本辑里诗都有所涵盖。从形式上看,前两集的诗多为新诗体,后一辑的诗多为民歌体。

在选编诗集的过程中,我曾无数次惊喜地感觉到,这些诗表达了我对乡村生活深厚的爱恋之情,叫我的心剧烈地跳荡,让我长时间地激动不已,所以我便将诗集的名称定为《乡村恋歌》,将本文的标题定为《让心激荡的恋歌》。我希望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集就要出版了,衷心地感谢帮助和支持我读诗、写诗、发表诗和出版诗集的同志们和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