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我写《巴山老知青》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4年2月17日     

向求纬

如果一位当年城市的热血青年,将他的人生中18岁到38岁的最青葱最鲜嫩最宝贵的一段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而且这20年中有13年当插队知青,拿着农民户口分着农民口粮过日子,那将会是怎样的一段经历?而且似他这样的“农民知青”还有成千上万,插队的地方不是边疆,不是少数民族地区,而是中国版图最中心的地带——秦巴山区,那就更加应该引人关注了。

我早就想把这20年经历写出来,为了我自己,为了我无数的知青战友,为了知青的下一代和接下来的子孙后代。大巴山南麓的城口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根据地的组成部分,著名的“老、少、边、穷”地区。建国以后,一茬又一茬的“支内人员”走进城口,支援山区建设。特别是1956年、1963年、1964年、1965年和1968年,成批成批的知识青年到城口办茶林场,药牧场,在生产队插队落户,融入了城口人民的生活,成为山区建设的生力军。光阴荏苒,岁月流逝,这些人在山区生存,奋斗,有许多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生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承受了非同一般的艰险,演出了多么壮怀激烈的活剧!我自己先是到海拔1800多米的山头上办药牧场,后来又到山下生产队插队,然后到学校代课,还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文化馆、县志办公室工作过。其间在农村结婚,生子,完全融进了巴山人的生活。我们比城口农民还农民:高山上开荒、种地、放牧、采药、打猎、割漆、改木料等农活全干过,矮山犁田、栽秧、搭谷、背力、打鱼、放排、砍柴等农活也干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下乡知青比山区农民更加经受了双重的磨炼,对生活最底层的人生体验有了双倍的感悟。

苦难是一笔财富。作为一个作家,把这一段人生经历描述出来,把这一番生生体验传达出来,很有意义,很有必要。又是20多年过去,我终于提笔了,采用长篇散文这种形式。我认为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适宜的形式。它使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既能方便地记事,写人,又不拘泥于事件全过程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完满刻画,而是点到为止,恰到好处。而长篇散文最大的长处是便于抒情,尤其是针对写秦巴山区写老知青这样的题材。试想想:在那样贫穷、落后、闭塞、愚昧的大山区,无数来自城市的年青人要在那里生活,繁衍,过上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那种地域的差异,习惯的不同,观念的碰撞,思想的冲突,该是何等的激烈,何等的持久!这里面该有多少亲情、友情、爱情、苦情、甘情、人情可抒!

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基本上都有原型,或者都有老知青的影子。主人公白东东基本上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历程和心路历程。本书有别于其他知青题材作品的最大特点:一是下乡自觉自愿,二是卸了城市户口和商品粮,三是到中国内地去。这样的知青成了多年以来被文学作品描写所遗忘的群落,这样的地方成了多年以来被人们视线所忽略的角落。文学作品越有地域性,独特性,就越具有普遍性,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