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向求纬长篇纪实散文《巴山老知青》
张永权
曾经插队大巴山区城口县的老知青,又是作家诗人的向求纬,最近推出了以他20年的知青人生经历为素材,以他对这段苦难生活的特别体验和生命感悟,创作出版了长篇纪实散文《巴山老知青》。我被书中白东东一行志愿到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的城口县插队落户、当农民的知识青年的生命历程深深感动了,我的心灵和他们共鸣着,我的情感之弦被他们那种在高寒贫困的山区献了青春献人生,献了人生献子孙,甚至献出了生命的知青岁月震撼了。
在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远离故乡亲人,吃尽人间的苦,受够难以想象的精神折磨。但正如作家对这段难忘的经历所感悟的,苦难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苦难的人生也辉煌。知青人因这一段难得的苦难人生磨炼所获得的精神财富,就从他们中走出了不少卓有成就的时代精英。书中白东东,能成为一名有成就有影响的作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18岁到38岁的这段知青人生的特殊经历。虽然知青文学从反思苦难的角度,曾经推出了不少让人感动的优秀作品,但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重大社会现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无论是创作的题材,还是主题思想,都有更广泛的领域,值得作家去关注、去拓展、去创作出更具有思想深度,更有艺术感染力的知青文学作品。正是在这点上,向求纬的《巴山老知青》可称得上知青文学的新收获。无论是作品的题材内容,还是在作品的艺术表现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部作品的题材和过去反映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相比,有所区别。在众多的知青文学作品中,过去反映的大多是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后,知识青年在边疆军垦农场、少数民族农牧地区和一些内地农村的生活。但《巴山老知青》反映的却是在毛主席号召之前,即1965年在长江畔以白东东为代表的一群高初中毕业的知识青年,怀抱着建设贫困山区的理想,志愿报名要求到位于川、陕、渝、鄂边区的秦巴山脉中的内地城口县去贡献自已的青春。他们注销了城市人的户口和吃商品粮的权利,到边远、贫困、落后又是当年红军建立的革命根据地的山区农村去插队落户,和那儿的农民一样,靠挣工分生活,甚至结婚生子,扎根农村,完全成了秦巴山区的地道农民。其间作品还反映了早于白东东到那儿的一批“支内知青”的人生命运。他们对改变中国农村、边疆的落后面貌,作出了自已的贡献。从他们中还涌现出了像董家耕、邢燕子等先进模范人物。但过去的文艺作品对这批知青人生命运的反映却十分少。因此,向求纬的这部《巴山老知青》,在知青文学的创作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作者充分发挥和运用了长篇散文这种文体的特点。即在创作上注意到了散文的真实的品性与长篇纪实的故事生动性的结合。这部散文在写人物时,主要通过能反映人物性格的生活细节与叙述人物的经历、命运的结合。散文重事又重情,即叙事的自由姿肆与在叙事中抒情、感悟的结合。这三个结合,提升了长篇散文《巴山老知青》的审美品位,作品虽长,但长得充实,长得生动,读起来就不枯燥,又有吸引你、感动你读下去的艺术魅力。
书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都是作者亲历、亲为、亲见的。作者把真实的人生化成故事来写,这就使散文的真实性与长篇记实的故事性结合在一起,以一种小说的跨文体手法,从而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与可读性。从作品中,我似乎也读到这一代人在贫困山区贡献他们的知识文化、播撒文明进步的种子,经受人生磨难的同时,他们也受到宽厚、仁慈、善良、勤劳的山乡农民的关爱。作品还写了革命老区老一代革命家徐向前、王维舟和老赤卫队员在秦巴山区许多感人的故事,知识青年在听巴山人讲他们的革命活动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因此这一批知青所受到的磨难,确也成了他们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作品的客观效果看,这部作品书写了一代知青人的苦难,也书写出了苦难中的辉煌人生。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