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悲壮的历史反思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5年5月19日     

——读长篇小说《开埠》随想

罗玉平

作者王雨以炽热的目光观察历史,观察重庆的历史,呕心沥血写作了30余万言的长篇小说《开埠》。

作品以娴熟的笔法,描述了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打通川江航道,迫使重庆开埠时,这个内陆古城的风土人情及历史风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及其开埠后的历史和命运。作者的视角明显带着文化反思的性质,包含了历史的批判成分和作者的人文情怀。

作品真实地还原历史,生动地反映了当时重庆社会的民情、民意和民性,并对各阶层人士倾注了无限深情。

在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勤壤沃的重庆,人们虽是贫困,但他们咬紧牙关,吃苦受累,将生活波澜不惊地进行着。小说直面历史,描述了清政府统治的腐败,致使整个社会经济停滞不前,除了贫穷,腐败孵育的特权人物和恶势力肆虐,平民人性压抑的种种现象。

小说以无限的同情展示了重庆平民的疾苦并讴歌他们吃苦耐劳、讲求实际等美德,也不回避他们自身的严重问题。作者在展现民情民意的同时,深刻剖示了集体潜意识的“民性”——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麻木迟钝的文化心理,如“畏上”心理或“畏官”心理、“看客”心理等。

小说对民情民意的真切描绘表现了作者没有“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和敢于为历史立言的勇气,对民众文化心理的剖示则是作者对提高民族素质的呼吁,是作者的胆识和历史使命感使然。

作者对开埠这一历史事件和事件中的人物,赋予人文情怀,并给予了重新评价。在作者的笔下,开埠伴随着国家的阵痛和无奈,使一片死寂的内陆古城带来了外面世界的生气和文明,民众开始从封闭愚昧的麻木状态中警醒过来,生活也随之而发生着变化。

作品的又一成就是为我们塑造了夔关监督的宁承忠,一个无私无畏、有胆有识地、坚定地抵抗外来入侵,“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爱国官员。他由顽固地抵制外部文明,到宽容地看待开埠和开放的现状;由效忠朝廷和旧秩序,到面向新世界和未来,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增添了又一个崭新的人物。宁承忠的无奈经历,也给读者留下了悲壮的历史反思。

英国人立德乐驱使“利川”轮号直航重庆,其侵略行为严重地伤害了我们的民族尊严和感情,但他在重庆开办洋行、矿山、发行邮票、从事运输,客观上推进了山城蹒跚的步伐也不可否认。作品对人们进一步认识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着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