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散文 > 正文

聂小厨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8年2月1日     

疏  影

不会烧菜。记得学会用电饭煲煮饭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小时候在父母和姐姐的宠爱呵护下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心没肺的日子。除了像“听用”一样打打酱油倒倒垃圾,煮饭烧菜通常是由妈妈和姐姐主动承担了。

不过,很欢欣于老爸上灶。老爸是我们家著名的聂老厨,“老厨”的荣誉与年龄职业无关,只与老爸精湛的厨艺紧密相连。老爸最擅长传统川菜,回锅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糖醋排骨、烧白、糯米猪肉丸子,还有就是云南汽锅鸡,堪称一绝。

老爸做菜讲究一招一式,色香味俱佳。我们姐妹最爱争着守着老爸做菜了,因为可以偷偷的“顺手拈来”。老爸发现时我们就连哭带撒娇,最后一定是爱怎么吃就怎么吃。

那时住在老屋,一层楼八户人家,通走廊。只要老爸一上灶,整层楼都香气浓郁。住在隔壁从天津“支内”的任阿姨总会边走边问往家里凑:“做的嘛东西这么香?尝尝啊!”任阿姨一口很“味”的天津话,人没到声音就到了。岁月就在这些浓郁得化不开的亲情友邻中翻开了一页又一页。

“聂小厨”其实是自己在学习做菜的张扬中给自己的封号,虽然浪得虚名了,却乐此不疲。每每跟着电视学了什么新菜,每每为父母做了什么菜,每每在家里请客做了什么菜,都会在朋友面前炫。其实茁壮成为聂小厨的源动力非常简单:吃了父母一辈子饭菜的女儿,要为年迈的父母不遗余力亲手烹饪美味佳肴;再有就是羡慕“为心爱的人做一顿早餐”MTV中,那个女孩儿像蝴蝶穿行花间一样在厨房翩翩飞舞的画面。

初,最拿手的当属鸡蛋系列了,好在有意无意学会了一个“香辣湖南鸡翅”,这就是唯一被家人、朋友、闺蜜追捧的镇厨之宝了。甚至闺蜜在吃了一次后半夜迫不及待打电话请教主料、辅料、烹饪工艺,让咱狠狠地沾沾自喜了一把,但相比于老公的蒋氏私家江湖川菜,难以望其项背。

还有一个家伙连续吃了三顿香辣湖南鸡翅之后,第四顿时毫不掩饰地皱眉:“又是湖南鸡翅?”就这样反复着重复,重复着反复,以至于家人朋友只要一看到我又跃跃欲试上厨做香辣湖南鸡翅,脸上都呈现出痛苦状。往事不堪回首啊,基于此,咱一定要优雅变身为知名的聂小厨。

烹饪技艺虽然不如蜀道之难,但需要无数的实践出真知。记得最糗的是第一次炒肉丝。实在不明白豆粉究竟是用什么来融化的,又因为掌握不了火候而使青椒肉丝成了硬硬的油渣。晚餐的时候,看着老公咀嚼得很香甜的样子,沾沾自喜。但是,记忆中吃的炒肉丝似乎又不是这样,盯着老公夸张的神情,开始狐疑他是不是猩猩作态?后来向姐姐们求证,让她们笑弯了腰。

一路茁壮为聂小厨,主要得益有三:其一是猛看电视烹饪节目,看得最多的当属央视一套董浩主持的《天天饮食》和重庆电视台的王牌节目《渝菜渝风堂》。边看边做笔记:主料、辅料、配料、火候、烹饪工艺和技巧,惹得老公一个劲儿地夸赞:“咱们家的太阳终于要从西边出来了!”

其次是大张旗鼓收罗和挖掘“大渝网”川菜菜谱,回娘家时就照着葫芦画瓢烧给爸妈品尝。立志成为聂小厨后给爸妈烧的第一道菜,是从董浩的节目中学来的“木耳、芹菜、西红柿三烩珍珠羹”。把自己埋在厨房里苦干加巧干,端上桌时老妈尝了尝那碟酸酸的糊状珍珠羹,皱皱眉头最后经典地说了一句:“吃不完就倒掉吧!”

近几年为父母烧了不少学来的菜,比较知名的有:香酥芝麻里脊、栗子烧鸡、糖醋排骨、清蒸桂鱼、冬菇鱼、泡椒土蛙、粉蒸排骨、烧白、云南汽锅清蒸枸杞冰糖土鸽、各类炖汤,当然还有不得不最后再提一次的香辣湖南鸡翅。

虽然在不断进步,但也时常警示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再有就是遇到任何烹饪上的大小难题,都及时准确的向老厨和中厨们虚心请教“不耻上问”。

目前,最成功的范例已有四次。成功协助老公在家主持了父母姐妹亲人春节团年大餐,两桌人的饭菜,每桌15个菜外加两道汤;独当一面亲手烹饪了九菜一汤为母亲庆寿;请老师同学来家小坐,亲手上灶烹饪,被夸到不知天高地厚;第四次是成功策划了“为心爱的人做一顿早餐”,见识了红袖添香的“唐诗宋词”。

学习烧菜煮饭算算也有几年了,如今的聂小厨在家人朋友中名声大振!毫不夸张地讲现在八到九个人的饭菜,于聂小厨绝对是轻车熟路。不过有时候也会萌萌地问:厨艺太精湛了,自己会不会变成一个吃货啊?

总而言之,吃是一种文化,烧菜煮饭是创作,也是艺术。只要倾注爱与热情,烹饪就是享受和品味生活乐趣的浪漫过程。不过,能吃到聂小厨亲手烹饪的私家江湖川菜,那也一定是相当级别的风云人物了。否则,只有三个字伺候:去酒楼。

(选自《空山竹语》吉林文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