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散文 > 正文

穿越时空记忆的三峡古桥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8年2月26日     

陶 灵

巴渝古桥众多,门类别样:天生桥、跳蹬桥、索桥、浮桥、板桥、拱桥、梁桥……如繁星镶嵌在江河、沟壑之上,耀射出古人勤劳与智慧的光芒。而三峡地区溪河纵横、高山峡谷显著,古桥更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闪闪发光。

 

民间天生桥

三峡古桥中的天生桥由大自然所“造”,是天工造物的杰作,奇异秀丽,让我们为之赞叹。

横架在重庆万州城区苎溪河东西岸的一块天然巨石,犹如一把专门置放在那里的古琴,它的背后有一个缓缓的石坡和10多米高的岩壁,河水潺潺流过斜坡后形成瀑布,跌入岩壁下的一个浅凼里。经过浅凼的缓冲,河水从这块巨石下的缝间流出,形成第二个瀑布落入下面的深潭中。斜坡的潺潺流水和飞溅的瀑布如雪,并迸发出贯耳的响声。清雍正年间夔州知府杨本源触景生情,在巨石的内侧题刻“响雪”,又在外侧刻下“石琴”二字,万州人称之为“石琴响雪”,列入古八景之中。

“石琴响雪”长约30米,宽约3米,厚2米多,虽为一景,但更作为一座天生桥,自古方便万州苎溪河两岸民众的通行。民间传说,鲁班徒弟赵巧儿从这里走过,脚下生出此桥。从前李白在万州西山崖下(后称太白岩)读书吟诗倦后,曾漫步此桥,因沾了诗仙的仙风道骨灵气,后人又称天生桥为天仙桥。

著名长篇小说《红岩》的女主人公江雪琴,即家喻户晓的江姐,人物原型叫江竹筠,在四川万县(现重庆市万州区)从事地下工作时,工作、居住和被捕的地点离“石琴响雪”不是太远。上世纪50年代末,罗广斌写作《红岩》时,著名作家艾芜建议,用“石琴响雪”这个自然奇观的美名给女主人公取名,于是,江姐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江雪琴。

三峡地区的岭谷地貌特点,造就了很多天生的石桥奇景。在重庆涪陵城南7.5公里的乌江支流小溪上,有3座天生石桥依次排列相距约200米,其中第二座由一块整石自然形成天生拱桥,长50多米,如果算上两边的“引桥”,差不多有近百米,它的高度约60米,宽20多米,跨径约40米,连接着小溪两山中的古道,矗立在青山绿水之中。1980年《人民中国》和美国一家地理杂志刊载其图文后,声名远播,游客至此,无不称绝。在重庆奉节龙桥土家族乡,还有一座处于海拔高度1500米左右的天生桥,名龙桥,桥宽50多米,高80多米,跨度10余米,拱梁厚度达36米多。桥下是幽深陡峭的峡谷,有小河穿过,蜿蜒流淌,很是美丽。

原始跳蹬桥

除了天生石桥外,三峡地区最原始的越溪过沟方式,是在溪沟流水较浅的地方,简单地安放一个个石墩,行人跨上石墩越过溪沟,这些石墩被形象地称为跳蹬桥,是三峡古人建造的最早的原始桥。

重庆忠县的跳蹬桥在三峡地区颇具特色,多达356处,其中几十处集中在县境内的汝溪河上。县城北涂井乡境内汝溪河上的金银跳蹬桥已有670多年历史,元惠宗至元五年(1339年)由忠州(现忠县)人任宗海、赵瑞募资修建,总长113米,石墩125个,每个高2.2米,宽1.3米,厚0.65米,清雍正九年(1731年)和1939年两次补修。1958年大办钢铁时,铁厂运送货物经常需要过河,为求简便,在跳蹬上铺设石板作桥面,跳蹬桥变成了一座石板桥。后来有一年汝溪河发大水,石板全部被冲走,恢复成了跳蹬的原貌。三峡库区蓄水后,江水漫进汝溪河,金银跳蹬桥永存河底。

忠县汝溪镇因汝溪河流经镇境约10公里而得名,清清的河面上,不时可见一排或长或短,明显留着岁月痕迹的石墩静立水中,成一座座跳蹬桥,竟有10多座。现在镇东边的汝溪河上,不足3公里的河段有木应山、长溪沟、白水堂三座跳蹬桥,每座跳蹬桥横跨河面约50米,石墩都在50个以上,最多的有70个,每个相距0.70米左右,它们历经百余年风雨,见证了汝溪河两岸城镇的变迁,名声远播,每年吸引来不少的游客,亲自跨上石墩,感受一番跨越的滋味。

在汝溪镇境的汝溪河上,还曾有座126个石墩的跳蹬桥,每20个石墩立一个石柱,穿一节铁链作扶手。后因过河的人多,考虑到安全问题以及洪水期间不能通行等原因,1918年改成24孔,宽为1.5米的石板平桥,1958年又改为堤坝式石墩,用木板作桥板的平桥。1966年修建万(州)忠(县)公路时被拆除,建起5孔圆腹的空腹式石拱桥,长124米,成为忠县第一座公路大桥。

虽然三峡地区现在古桥和现代桥梁星罗棋布,但因跳蹬桥简捷便宜,仍在民间很多的溪沟发挥巨大作用。

索桥和浮桥

三峡古索桥和古浮桥是与战争连在一起的,其鼻祖便是三峡中的拦江铁索。最早记载的拦江铁索是三国时期吴国,为抵挡晋武帝司马炎的进攻,在三峡西陵峡中设置拦江铁索和在江中暗置铁锥。然而吴国并没有抵挡住司马炎的攻击。太康元年(280年)正月,西晋益州刺史王濬制造几十张大木筏,连成一个整体,上面绑着身穿铠甲的草人,令水兵推着前行,水中的铁锥扎在前行的木筏上被拔掉了,再点燃事先准备好的一大堆饱灌麻油的竹缆,烧融拦江铁索。

三峡中首建索桥的是北周大将陆腾,天和五年(570年) 春,他在湖北秭归城以下地域的西陵峡南岸修筑堡垒安蜀城时,在江面横拉起粗绳,编结苇草铺成索桥,方便从北岸运送军粮。结果陈朝名将章昭达在楼船上绑上长刀,刀刃朝上,放船顺流而下,船从桥下过,自然割断绳索,桥就断了,陷北周士兵于粮绝之境。不过这一取胜的小战例,并没改变陈国被灭的历史。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为一统天下,出兵伐蜀。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后蜀军队在瞿塘峡口架浮桥锁江,上置三重木栅,在两岸夹江列炮,严密封锁。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初二,赵匡胤令分两路攻蜀,北宋将领刘光义领兵2万,自秭归沿江而上,距瞿塘峡10多公里处登岸,步行靠近,先摧毁两岸炮台,继而水陆配合,破其锁江浮桥,夺下夔州(现重庆奉节县),为最终灭蜀取得首捷。

瞿塘峡口因险隘易守,历代在这里设置拦江浮桥和铁索,防御外敌侵入的情形屡见不鲜:唐武德二年(619年)建三钩镇浮桥;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前蜀大将张武建拦江铁索和夔门浮桥拦截南平国国王的舟舰;元朝末年,称帝重庆的夏王明玉珍为保江山,在瞿塘峡口架设起三层拦江铁索桥,桥面铺有木板,上层行人,中层架炮,下层锁江。三峡库区蓄水前的枯水时节,在瞿塘峡北岸草堂河口的石盘上,还留有两根系索铁柱,每根高2米多,直径0.4米,其中一根下部残存有“……大将军徐……”的字样。据考证,这两根铁柱系南宋夔州守关大将军徐宗武,于景定五年(1264年)所铸,用于拦截元军的船队,当时设置的横江铁索链有7条,链长900多米。

南宋时期,涪陵蔺市的江面也曾有一座浮桥,因抗击元军的征伐而著名。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一月,元军名将纽璘攻占涪陵后,借川江冬天枯水期,在涪陵西20公里的蔺市镇江面架起浮桥,断绝航道,并派兵驻守在浮桥的南北两岸,以阻挡宋朝援兵入川解困重庆。四月,宋理宗赵昀命吕文德率兵溯江西上,增援重庆。六月,吕文德利用川江汛期的有利时机,一举攻断了纽璘架设的浮桥。这例战事后来被称之为“蔺市浮桥之战”,很多史料上都有较详的记载。

1923年10月,四川军阀混战时期,驻万县的川军第2军,用木船搭建浮桥,横架在城区沙嘴至陈家坝的江面,方便军队往返南北两岸,并致函万县海关,每天上午9点至12点开设通道,才允许轮船通行。

三峡地区川江上的索桥和浮桥,其实是一本厚厚的战史。

桥梁之最

在不同版本的古桥名录中,有两座三峡桥梁因建于上世纪70年代属现代桥梁而榜上无名,但在中国桥梁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早在汉代,重庆云阳县云安镇就是三峡盐业重镇,宋代盐产量占全国重要地位,明代洪武年间突飞猛进,清代和民国时期更甚,誉为三峡盐都。遗憾的是川江支流汤溪河从镇中穿过,把云安镇分为南北两岸,千百年来,当地居民隔河渡水十分不便,而且多数盐水卤井又在南岸,熬盐灶场却在北岸,遇上夏季洪水,两岸望而兴叹。

1972年1月,四川省万县地区交通局终于要在千年古镇汤溪河上,动工修建一种单链柔式人行吊桥。云安镇居民十分高兴,义务从汤溪河中淘洗卵石,为桥墩的混凝土提供石料。那是一个特殊的困难时期,在完成两岸桥的主塔后,因建筑材料供应困难而停工。停工期间,设计和施工技术负责人傅天帮考虑到,柔式吊桥的刚度满足不了两岸人流通行需求,加之设置铁链锚固的右岸是盐厂炭渣堆积层,基础不牢固,需要浇灌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和费用又大增。于是提出设想,利用已竣工的索塔,改建成 “斜张桥”。这一设想得到四川省交通局勘察设计院工程师段君谷的支持,但当时斜拉桥在国内尚处于研究实验阶段,没有实体桥梁。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四川省交通局勘察设计院、重庆市政桥梁工程处等5单位组成设计、施工、科研小组,共同攻关,设计图纸。万县地区交通局将建设方案上报四川省交通局批准,列入1974年交通科研项目。1974年7月,在已建好的主塔上复工,第二年3月竣工,桥长153米,高25米,宽3.7米,由主塔、斜拉索、主梁组成,跨径组合分别为34.91米、75.84米、34.91米,荷载汽―10级。主塔中间不设桥墩,主梁由挎在两个主塔上的各6根高强度柔性钢缆索斜向张拉,因此称斜拉桥,或斜张桥。

没想到,为节省费用和材料进行的这一改动,使云安斜张桥成为我国第一座斜拉桥,对国内斜拉桥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78年,云安斜张桥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4月,又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和交通部科技成果奖。

川江支流重庆丰都龙河上的九溪沟大桥,因建桥地点的改变,也造就了一个三峡桥梁的“世界之最”。九溪沟大桥是一座石拱桥,桥长140米,桥面宽7.5米,高20米,桥拱跨径116米,1972年7月1日建成时,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石拱桥,并保持这一记录长达18年。

1971年筹建九溪沟桥时,建设单位并非有意创造“世界之最”,原拟建一座3孔石拱桥,由于没有钻探设备,无法掌握详细的地质资料,桥墩基础开挖10多米深后还没见到基岩,河水浸入基坑中,缺乏抽水机具排水,施工无法进行,只好另选桥址。经过现场踏勘,决定选在原址下游300米的地方建桥,这里两岸基岩裸露,基础开挖量小,河面又是这一带最窄的地方,建设单位便改3孔为单孔石拱桥,跨径116米,并请四川省交通局公路设计院审查方案和派工程师现场踏勘,帮助修改与完善设计。

九溪沟大桥建成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交通部科技成果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78年11月1日,丰都九溪沟桥作为我国石拱桥建设方面的代表工程,入选“国家名片”——编号T.31(5-3)、面值8分的邮票。著名的河南安阳火柴厂,也印制了九溪沟桥的火花图案。

献身三峡工程

万州人心中有一座难忘的古桥,就是人们习惯称为“大桥”的万安桥。万安桥1926年5月开建于城区苎溪河与川江交汇处,长100米,宽20.7米,为钢筋混凝土3孔砖石拱桥,中间的孔最高,为40米,跨径36米,桥下还筑有16米高的护桥牙堤。

1926年3月,川军第2军军长、讨贼联军第一路总司令杨森从武汉返川,纠集旧部,驻守川东门户万县后,修马路、建桥梁,大兴市政建设,万安桥就是这个背景下建设的。杨森令万梁马路局工程师任海暹主持设计,他在日本学习过桥梁技术,局里另外两位曾留学法国的土木工程师况鸿儒、刁果仙配合。任海暹虽有桥梁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而况鸿儒和刁果仙也从没建过桥,他们找来万县当地著名的建筑工匠、人称“活鲁班”的陈裕发,一同研究建桥方案。设计图完成后,建桥任务交给陈裕发负责,并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期间,杨森经常去工地巡察,对任海暹说:“多用钱可以,如果垮了,要受严厉惩处。”

1927年6月,万安桥基本完工,任海暹不敢拆去建拱的支撑架,桥会不会垮掉,他没把握。7月的一天遇上大暴雨,苎溪河凶猛的齐头水不停地冲刷新建的万安桥。任海暹悄悄捆好被盖,租了一只小木船停在下游的聚鱼沱,如果桥一垮,马上坐船逃走。当天深夜,真的听到一阵剧烈响声,任海暹以为桥垮了,心惊胆战地派人去看个究竟。去的人很快回来说:“桥好好的,只是支撑的架子被冲跑了。”任海暹这才安下心来,天一亮就给杨森去报喜。

桥建好了,按传统习俗首先要请长寿老人“踩桥”,大桥因此也“长寿”。杨森请来了重庆开县陈家场的李青云踩桥,据说李青云生于1678年,当时已250岁高寿,原籍重庆綦江,也说云南或上海,原名陈荫昌,是太平天国石达开手下的将领,大渡河一战,石达开全军覆没,便改名李青云,乔装成草药医生逃到开县陈家场一带避难。也传说李青云是中医高人, 130岁时遇一名深山隐士,学会了八卦掌和气功。不管传说如何,据当年多位观看过踩桥的见证人回忆:李青云身材高大,腰背挺直,面长颜黄,有几个手指甲30多厘米长,成了麻花状。他一步一步缓缓地从二马路的桥西头,走到环城路的桥东头。事后李青云被万县几家相馆请去拍照,相片挂在橱窗,供市民观赏。

事实证明,万安桥确实“长寿”。2003年5月30日,因三峡库区蓄水,万安桥实施爆破拆除,竟然3次才成功。第一次10点39分,一声巨响,两边的小拱应声倒下,而中间的大拱岿然不动。苎溪河两岸满是前来与万安桥告别的市民,人群中有人唏嘘:莫非这桥真有灵性?负责三峡清库的爆破专家解释,万安桥建设年代久远,查不到结构资料,找不到爆破着力点,打的炮眼也只有0.8米深。接着又打了几十个1.5米深的炮眼,17点23分再次起爆,结果响声像放了个大鞭炮,大拱依旧挺立。原来是一块石头掉落,砸断了引爆电线,只有3个炮眼被引爆。18点05分,引爆电线接好,第三次引爆,万安桥终究在万州人眼前倒下了,很多人为此留下泪水。

因为三峡库区蓄水,中国第一座斜拉桥云安斜张桥也没能保留下来,2006年10月17日实施爆破拆除时,3000多居民赶来告别,有人还与大桥合影留念。大桥爆破沉入水下后,两岸的居民久久不愿离去。

三峡库区蓄水共淹没尚存完好的三峡古桥43座,其中17座实施了异地搬迁复建,1座原地加固保护,有25座献身三峡工程。

古桥遗存

相比万安桥和斜张桥,涪陵蔺市龙门桥是幸运的,它横跨在蔺市镇梨香溪汇入川江的入口处,是三峡古桥实施异地搬迁复建中的一座,于2006年4月4日开始整体“搬家”到上游300米处,2009年底复建竣工。龙门桥长174米、宽8.7米、高27米,为3孔平面石拱桥,每孔跨径26.9米,清光绪元年(1875年)开工建造,光绪十三年(1887年)竣工,耗时13年,用石料2万多立方米,前后有1000多人参加修建。

龙门桥的石雕是一大特色,桥两端各有一对精雕石兽,镇立桥头,桥栏上有石雕青狮、白象,桥栏外有龙、鳌、鱼龙、蟾蜍、净瓶和人像等。桥栏外的石龙雕刻最为精致,一雄一雌共两条,用两块巨石整块雕成,横跨桥面安放,在中间两个桥墩接近桥面的位置,龙头和龙尾都伸出桥体两边1.65米,龙头朝上游口含宝珠昂扬,龙尾在另一面呈翻腾状,头尾各约3米高,龙身最粗部位0.6米,很多部位采用多层镂空透雕工艺,活灵活现。难怪这桥竟然修了13年,据说主体工程只建了4年,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桥面与石雕工程上。

在蔺市当地人心中,龙门桥是一座神秘的桥,一直流传着4大谜团:桥为清代所建,石雕文武元状为何身着明代状元服饰?两条石龙都由整块石头雕成,重量都在10吨以上,当时没有起重机械,是如何运输和安装的?整座桥用去石料2万多立方米,当地没有这种材质,从何而来呢?桥面由青石板铺成,唯独桥正中有一处“一只脚可同时踩住5块石板”的地方,且5块石板形状不一样,造桥者为何要这样设计?这些谜底不得而知。

龙门桥异地搬迁被保存下来是幸运的,那么云阳述先桥更幸运了,它是三峡库区蓄水线下唯一一座原地保护的原汁原味的三峡古桥。

述先桥为圆弧石拱桥,位于川江支流汤溪河与二级支流长洪河交汇处的南溪镇盐渠场上,原名兴隆桥,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后因桥基不牢,又年久失修而垮塌。1926年重建,刚完工就时发现桥上有裂口,1933年4月再次重建,这次根据承先、胜先之意,改名述先桥,由主桥和引桥组成,全长75.26米,宽7.33米,单孔桥拱净跨26.5米、高14米。桥的两端各有登桥石梯,一边29步,一边30步,桥栏上刻有猴、狮、象石雕6座。桥拱合拢时,在内拱顶的中央悬挂了一把利剑,名“斩龙剑”,意为斩住飞龙,为民带来好运。

述先桥位处海拔高程162至173米之间,三峡工程在川江枯季蓄水,将全部沉入水中,汛期开闸放水时,它和周围的溪河、山体一起全部显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经反复论证,三峡移民和文物管理部门最终确定就地加固、防水防蚀、修缮入水的保护方案。

现在的述先桥,随着三峡工程枯季蓄水、汛期开闸放水的运行方式,时隐时现,与三峡湖水“亲密相处”,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了。

本书即将付印时,据媒体报道,云阳述先桥经过10年湖水的浸泡和荡涤,开始出现桥基下沉、拱面裂缝等损毁现象,文物管理部门决定将桥沿长洪河原样向上迁移3公里。

迁移前,我再次来到述先桥。一位老乡告诉我:述先桥由民众捐资修建,当地乡绅李宗支担任总监修。许多年后,李宗支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的女儿临终前叮嘱儿子,带我骨灰盒回故里时,一定要抱去述先桥上看看,那桥是你外公建的。我想找到这位儿子,打探点建桥的故事。老乡说,“儿子”是我同事,前几年也“走”了,便把“儿子”女儿的电话号码给了我。

突然我心里有一种酸楚,桥还在,几代人却去了。我决定不打这个电话。站在桥上,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为这桥,为这建桥人和建桥人的后代。


(选自《川江往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