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作协工作 > 正文

重庆市作协不断健全完善文学激励与指导机制推进创作繁荣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8年8月10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作协把健全完善文学创作激励与指导机制作为推进创作繁荣与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系统的机制化措施,对推进重庆文学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健全完善作品资助与发表奖励等政策机制。优化文艺创作项目资助计划,修订完善《重庆作家在全国重点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奖励办法》,进行丛书出版扶持,启动年选出版措施等。近年重点资助文学项目53个,300多人(次)近500篇作品得到发表奖励,出版作家丛书5套近40本。同时,指导相关区县与行业建立文学项目扶持政策,全市建立了文学项目扶持的区县近10个。

二是不断健全完善文学评奖激励机制。建立以重庆文学奖(含少数民族文学奖)为统揽,巴蜀青年文学奖、红岩文学奖为补充的文学评奖体系;促成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与黔江区设立“全国土家族文学奖”;指导和支持报刊行业如《重庆晚报》《重庆法制报》等建立副刊文学奖评奖机制;指导基层与行业作协开展文学评奖工作等。

三是加强文学评论与各项战略合作机制建设。每年举办重点作家与作品文学研讨会,召开现实题材作品创作座谈会等,近几来为20余位重庆作家作品召开专题作品研讨会,为10余位作家召开改稿会。发挥高校理论优势,与长江师院等有关单位开展文学战略合作,重点进行重庆文学理论研究,推动重庆文学创作繁荣。

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作家人才培养机制。落实选派学习培训、帮扶等多种措施,突出青年作家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专业作家、签约作家与创作员制度,引入3名专业作家,签约作家累计16名、创作员180名。建立定期邀请名刊名家与编辑来渝授课,近几年开展授课15场次,培训受众近2000人次。

五是全面落实作家定点深入生活与采访体验的工作机制。出台和实施《重庆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制度》,进行制度化的深入生活安排,近年安排近40名作家定点深入生产生活一线,进行深度采写创作。结合地域传统优秀特色文化发掘与传承、革命文化题材创作,围绕扶贫攻坚、旅游文化挖掘、重庆现代交通物流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组织作家采访体验和创作等活动达20场次以上。

六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类文学基地建设机制。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加强文学基地建设纳入事业发展规划,目前已建立青木关农民文学基地、白沙古镇文学基地等6个文学基地。支持基层文学组织或党委政府与《诗刊》等刊物合作,或与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委、重庆市文联等共同挂牌建立的文艺基地达到50余个。

七是健全文学阵地指导管理机制推进文学创作。建立全市各级文学组织文学报刊阵地管理台帐,每年定期召开文学报刊工作座谈会,交流和总结办刊经验,加强对办刊方向、作品质量等多方面的指导,推进文学创作繁荣。

八是努力健全完善基层作协工作指导机制。加强基层与行业作协组织建设,新建电力等行业作协,健全完善全市38个区县6个行业作协组织;制定实施《重庆市作协兼职副主席联系基层作协制度》《重庆市作协“红色文学轻骑兵带头人下基层”活动方案》,开展作协兼职副主席下基层和实施“红色文学轻骑兵带头人下基层”活动近60人(场)次。

九是不断完善文学信息通报制度推进文学工作。搭建起全市较为系统的信息工作体系,积极反馈各级作协工作与作家创作情况,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庆市作协并获2017年度中国作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徐培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