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散文 > 正文

“第一”的景致与悲喜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郭凤英    日  期:2018年11月1日     

    也许是季节的缘故,也许是天意的特别安排,这次的采风活动,一直在阴天与雨天里进行。没有阳光,远景朦朦胧胧,近景迷迷离离,似乎看哪一处景,都需要我们尽可能张大眼睛,抱着一颗“认真”的心,生怕错过,生怕遗漏。春天,是桃红柳绿的季节,走到哪里,大自然都是美的——不同的美,别样的美。然而,我独独钟情于每个景致的“第一”。

第一部作品

一直渴望与现代文学泰斗巴金先生做一次心灵对话,却一直没有机会,这一次,我如愿以偿。因将住宿特意安排在巴金文学院附近,让我们得以走进巴金的平面世界,近距离地与他的灵魂,进行了一次文学梦想交流。

在清末那个动荡的年代,1904年出生于成都的巴金先生执着于文学梦想,并成为现实主义大师的代名词,给我们留下了《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抗战三部曲》等经典作品。他活了102岁,是少有的长寿作家。我特别喜欢他的处女作《灭亡》,这个中篇小说,是巴金于1927年完成的,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对于每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处女作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示之前的努力和迷茫得到了肯定,找到了实现梦想的方向。《灭亡》里的男主人公杜大心在旧社会里的抗争,何尝不是巴金的抗争,杜大心的革命道路,何尝不是巴金的革命道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那段军阀混战的时代,巴金将一个传统文人的思想内涵赋予作品里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身上,也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文人的革命思想和追求,从而奠定了其现实主义作家风格。

巴金文学院坐落于龙泉驿市区繁华之处,院名由冰心先生题写,于2003年巴金百岁寿诞时建成,更具有新世纪的现实意义。文学院的主体是巴金陈列馆,大量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让我们将巴金先生的百岁人生一览无余。院里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颇有江南园林的景致,置身其中,那尊巴金雕像似乎活了,活在青山绿水中。我们眼前出现一位慈祥而睿智的百岁老人,他用手中的笔,孜孜不倦地写下了中国百年现代文学史,给我辈处身于当前数字时代的作家们一种心灵的净化。今天,我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浮躁的东西在文学态度和创作中,很难像巴金那样数十年如一日的沉静创作态度,更难像他那样在沉静中蕴含坚强的革命理想,生活态度。

于是这一刻,我们多么渺小,多么卑微。穿越时空,当我们走进巴金的百年人生历史中,耳边似乎能听到《灭亡》里杜大心的呐喊,以及他用枪结束生命时的枪声,那样刺耳,那样令人震撼。巴金文学院成为四川文坛培养作家的摇篮,也成为龙泉驿旅游开发的世界文化名片,当《灭亡》发表的时候,巴金一定想不到,他的名字会永远地镌刻于中国文学史上,他一生笔耕不辍的毅力与精神,将世世代代不会“灭亡”。

第一朵桃花

在桃花故里,我们看到很多农家乐,每个农家乐都在一片桃花海洋里,沿途的桃花开得灿烂极了。不过,在那片片美丽的花海中撑着一把把遮阳伞,总觉得大煞风景。车停在一个农家乐时,才赫然发现,沿途所见的艳丽桃花,大都是假花。顿时,我们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然而仔细想来,也并非不能接受。我们去得早了几天,花枝上大多是含苞待放的花蕾,也有已经盛开的花朵,真花、假花混合在一起,几乎分不清谁真谁假。为吸引游客,当地人乐于以假乱真,我们又何必太过计较呢。

然而,在欣赏既艳丽又不失清雅的桃花同时,我独独在枝头寻找一样东西,找来找去,竟许久找不到。那个时段,雨下得很大,是雨伞遮住了视线,还是天空的灰蒙阻碍了视力?也许,同行者只知道我不时拉着花枝凑近去是为了更加清晰地欣赏到桃花的美,却不知道我在寻找即将凋谢的那一朵桃花。

即将凋谢的那一朵?在那一片美丽花海里,“凋谢”这个词岂非大煞风景?可我心里,确实是那样一种情怀。眼前所见,盛开的桃花绚烂,含苞的桃花娇美,而花蕾,在这样的透着丝丝寒意的雨里,更是娇弱不堪,似乎雨点再大一点,就有可能被摧折。那即将凋谢的桃花会在哪里?

终于,在走过一段极其险峻的下坡路途中,我发现了一朵——她没有凋谢,只是花瓣掉了一片,另外几片花瓣稍微有一点暗色。那么此刻,她就是我要寻找的那一朵,也就是我要寻找的“第一朵”。那一瞬间,我眼前幻化出一个孤高清冷的身影,她在瑟瑟寒风里,在霏霏细雨里,艰难而顽强地生长。在寒冷中,勇敢地伸出娇弱的脑袋,展开娇媚的脸庞。她独立于枝头,迎风颤动,迎霜绽放,用柔弱的身躯试探早春的冷有几分,也用坚强的内心试探春光的温度。

在地上的草丛里,我看到了那片掉落的花瓣,那是她容颜衰老的见证吗?还是她冲锋在前的牺牲?她的身后,桃花次第开放,要么绚丽不已,要么娇羞无比,一朵朵,一丛丛,一棵棵,一片片……及至漫山遍野粉红一片,风华绝代,承受无数赞美。一座座山峰,一道道山梁,甚至田坎,在山泉镇3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凡是有桃树的地方,就有一片粉红的美丽妖娆。

而她,黯然了,褪色了,皱褶了,失去了年轻的粉嫩,花瓣逐一飘落在草丛里。那雨,是她的泪?还是她对姐妹们的滋润?抑或是她对大地的馈赠?迎了风霜,挡了寒冷,她——功成身退。

不过,她也会是龙泉驿这个“中国十大水蜜桃基地之一”第一个成熟的桃,第一颗丰硕的果,第一口温暖的甜蜜,第一棵幼苗的母亲。

第一个客家人

对于“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天下客家”之称的洛带古镇,我并不陌生,数年前曾去过一次,不过那时,我对洛带的“客家”不甚了解。就旅游打造层面来说,洛带古镇的旅游开发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你看那街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两边次第洞开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便可见一斑。

古镇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如今,镇上居民中客家人有两万多人,占全镇人数的百分之九十,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我对这段历史并不怎么感兴趣,偏喜欢在摩踵擦肩的人流里,辨认谁是今天的客家人。客家人——如果没有明末清初战乱引起的四川的荒凉,就没有“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也就没有客家人在四川的踪迹。因此,我寻觅的其实是洛带古镇的第一个客家人。

繁华的街市,喧闹的人流,看懂、看不懂的游客在那些仿古建筑里真的找到了快乐吗?谁谁谁,是第一个在洛带定居下来的移民?是男?是女?是年长者?是年轻者?古镇因大部分居民是客家人而成为旅游的名片,那座本来在福建独有的土楼——博客楼也在古镇横空出世,但我觉得有些不伦不类,因为移民入川后,建造的房屋已经与四川融合。也许是我吹毛求疵吧,未曾去过福建的人看到这样壮观的土楼,当更会对客家人的生活充满好奇,此是旅游所需,也就无可厚非。

在街角,偶然发现一个老太,她满头杂乱的白发,满脸皱纹,身材瘦小,面前摆着几把野草,那是野生中草药。她没有大声叫卖,安静地等待一个个心甘情愿问询的游客,在周遭杂乱的噪音里显得极不协调。快速流动的人流产生了风力,带动了她的发丝,颤颤微动的发丝,让我心头顿起涟漪。刹那间,她让我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牵着几个十来岁的孩子,在荒凉的蜀道上艰难地行走。甚或,为了给孩子们壮胆,或转移孩子们的饥饿感,她用沙哑的嗓音唱起了客家歌谣。

我想,她就是洛带的第一个客家人吧,她沧桑的面容写着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烟云,瘦小的身躯显示着移民入川的艰辛以及创业的艰苦,她从清朝康熙皇帝时期走到今天,三百多年的历程,用瘦弱的双手开辟了一方天地,成就了洛带这个蜀汉时期就建立的古镇新的文化内涵——移民客家文化。

走过老太,再回首时,她已被人流所淹没,然而那份朴实与沉静,让我更加感觉到母性的光辉与伟大,她那瘦弱的胸腔里,是一颗博大的心,一份博大的爱。我宁可相信,她不是今人,而是回到了清代,回到了那个不惧千里跋涉而对四川充满美好向往的时代,也回到了那个要让子孙后代“有土地耕种”才有饭吃的时代。

第一湾流水

黄龙溪古镇和洛带古镇比起来,我觉得更有味道。它有江南园林似风格,尤其是那条新街,据说是当地政府于2009年重点打造的,耗费数亿。当我们从“龙头”沿街而下直达“龙尾”时,哪怕那条街还是两三岁的新生儿,我也觉得不虚此行。

黄龙溪以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崖墓和古衙门的“十古”著称。古镇上还拥有“一街三寺庙”“三县一衙门”“千年古树伴古镇”等都叹为全国奇观。我却疑惑:为何不见古水?

黄龙溪原名赤水,那必然是有水的了。从古到今,无论大都市还是小城镇,几乎都有一条河流傍城而过。没有水,人类就无法存活;没有水,城市就没有灵气。黄龙溪新街最大的特色,是街面中间的那条溪流。当地人说,那里原本有一条小小溪流,建造新街时,又人工将小溪流扩大,沿途设置了许多景物,如水车、木桥、龟形龙形石墩,等等,不一而足。老街的古码头在锦江与鹿溪河的交汇口,锦江水清、鹿溪水褐,可见“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的景观,此为一大奇观。

黄龙之水哪里来?所谓龙头、龙尾,期间流淌的水自是人工之功,溪水缓缓在新街穿街而过,将新街分成两条街,彼此隔“溪”相望,游客可随意踏过木桥、石墩等往返,或拍照,或看到对街新奇之物而前往购买,欢乐极了。那溪流,便更流得欢快。

我却想寻其源头,但未果。龙头嘴里喷出的水,只是人为的源头,黄龙溪水之源到底在哪里?于是想起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著名诗句。我哂笑。既然黄河滔滔水都是从“天上来”,黄龙溪水为何不能从“天上来”?“天”对于世间万物,当是公平无私的,黄河河床宽阔,于是送来滔滔之水;黄龙溪水道细长如带,便送来溪流,此为因地制宜,是大智慧,大情怀。因为天下之水,最终归向大海。

再看新街中间的溪流,便觉得那水异常美韵,它潺潺而流,从龙头流到龙尾,又从龙尾回到龙头,如此循环往复,呈现给游客一种在喧嚣游客中的静谧之美。那第一湾流水可从“天上来”,也可从“地心来”,更可从我们每个人“心里来”,它让我们有了一份赏景的快乐,便是让我们的心海起了波澜。或者,它从“远古来”,也从“当今来”,无论从哪里来,它都灵活、生动、安静而俏皮。不知它的源头,才有真正的美感,因这源头可让我们每个去过的人藏于心间,更因为,为有源头活水来。

尾  声

其实,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穷尽一生,也是看不完的,每走过一处,都能带给我们一份惊喜,或者失望,都是有价值的。如果还能留一份情怀,那就更物超所值了。当然,龙泉驿的桃花在山上,洛带古镇的客家人在地上,黄龙溪的流水在天上,同时,它们也可以在巴金的书里,在我们的文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