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小说 > 正文

《红色掌柜》第四章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8年12月28日     

第四章 少年成长史

在这钱币市场买卖黄金、美元、英镑的同时,

何不到典当行试试,开辟新的财源呢?

肖林曾叫肖利成、肖本仁,肖林是他读书后取的笔名,他曾用“肖林”“古黎”“秉仁”“树林”“肖树林”“肖旭初”等笔名在当时重庆的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诗文,后来“肖林”就成了他的真名了。为何改名肖林?他曾听母亲说,在自觉胎动的那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母子俩在家后的树林里奔跑追逐嬉戏,其乐无穷。

“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江津黑石山聚奎学堂的门联。“就凭这学堂门口的那副对联,就该把孙子送到这样的学堂去读。”爷爷不知从什么地方听来了新鲜时髦的语言:“震古烁今,恢宏大气,展示出办学者的抱负和胸襟。”

肖林9 岁时在李市的两岔场入私塾,1926 年7月他考入了闻名巴渝的聚奎学堂。到了学校,肖林才知道时任聚奎学堂校长的邓蟾秋先是捐银洋两万元修建了“蟾秋图书馆”,后又为聚奎学堂捐银洋十五万元以上,还捐给新本女子中学五万元,并长期赈济贫困灾民,资助子侄及乡中贫寒有为之士留学日本。而他留给子孙的,不过二十石租子的田业。他还叮嘱子女学成之后,回到家乡,造福乡梓,继续以各种形式支持教育事业。这件事使肖林的心灵受到震撼,像碑文镌刻在他的心壁,像明灯照亮着他的前进道路。这年肖林刚12 岁。此前在家乡两岔场受过一些私塾启蒙教育的肖林来到了聚奎学堂这个崭新的环境,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

说来也巧,后来名噪中国诗坛的“白屋诗人”吴芳吉先生早前就曾在这所学校求过学和“打工”。早在1906年在此读小学的吴芳吉于1928年返回黑石山修编校史,他也常为学生讲学,从希腊、罗马、文艺复兴、莎士比亚、拜伦,讲到《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直至《红楼梦》,吴芳吉还提倡在学生中开展辩论会,这些对肖林的影响很大。此时他最崇拜的两个人一是校长,二就是校友吴芳吉。

肖林学习很认真,并且关心时事。他特别喜欢读《新青年》《创造周刊》《少年中国》《语丝》等杂志和新书。他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同助社”,以“勉品励学,改造社会”为宗旨,当时学生中先后办起了《心声》《黑石》《驴溪》《晨钟》等壁报。肖林是最积极的成员之一,他负责制作刊物、写论文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肖林的写作爱好和热情。

不知是哪位同学在离校时没有打理好书桌,肖林发现桌里还有好几本书,其中就有《聚奎小学丛刊》,丛刊上刊有好几首吴芳吉学长的诗歌呢。以前在两岔场家里,就没有少听大哥哥大姐姐以及其他亲友们谈起聚奎学堂,说吴芳吉如何的了得,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就能写出惊动全川的奇文,被喻为“神童”,还斗胆一个人上得厅堂,对簿公堂,为父亲鸣冤叫屈,硬是打赢了官司。说实话,肖林到黑石山聚奎学堂读书,就是冲着吴芳吉来的。他想做一个吴芳吉那样的人。

如今能读到吴芳吉的诗,肖林心中甭提有多高兴了。《短歌寄蜀中友人》: “君从白沙还,应到白屋边,应到白屋边。满壁诗文频入梦,沿街父老旧相欢。燕子可曾迁,燕子可曾迁……”尽管有好几个字还不认识,可他仍爱不释手。从此肖林便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写诗成为与他相伴终身的业余爱好。诗歌滋润着他的生命,丰富着他的人生,营养着他的精神,愉快着他的生活。

肖林毕业时他的老师陈方联为他题写了毕业赠言,聚奎学堂的三年学生生涯,老师是非常了解他的。陈老师的赠言对他的鼓励非常之大:“你聪明、能干,前途是远大的,但必须注意,中华正在危急之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老师的思想、学识,为他培植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对于肖林来说,重庆的求精中学与他有着割裂不断的情感,准确地说他对这所学校是既爱又恨,既觉光荣又觉耻辱。1929年8月,肖林去重庆报考中学,在求精中学门口他遇到了校长萧吉人。萧吉人也是聚奎学堂的毕业生,即准他免试入学。求精中学每学期收银元40元,而肖林仅有2元,幸得师友相助凑足学费才得入学。当时这里是一所由美国“美以美会”教会所办的学校,有中方和外籍两个校长。英语课由美国教师任教,上课不讲汉语,这虽对肖林的英语有促进,但该校的中文水平很低,肖林就向外借书自学中文课程,他的学业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后来得以免费入学,美国校长的夫人还资助了他的伙食费。肖林当时很是

荣耀了一番。但是,这是一所教会学校,肖林不信宗教,拒绝上神学课,因而读到初二时,校方竟然以“共党嫌疑”之名勒令他退学。

其实,肖林的“共党嫌疑”之名对他来说是一生中的最大的一个谜。因为他在学校时爱读些进步思想的书,当然这在当时是禁书,也爱讨论“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对旧思想旧制度发表一些议论,这都被外方校长看在了眼里。一天,学校收到一包邮寄来的宣传共产主义的传单,收件人写的肖林。这下出事了,无论肖林怎么辩解,无论中方校长萧吉人怎么开脱,最终肖林还是被勒令退学,理由就是“共党嫌疑”。这是肖林人生中遭受的第一个大冤枉,直至他几十年后都没有搞明白这包宣传品是谁寄给他的。这个大冤枉剥夺了他读书求学的权利。不过,这“共党嫌疑”之名,使他更加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后来他真正进一步走近了共产党,踏上了斗争和革命的道路。

在重庆举目无亲的肖林只好回到白沙,为了生存他只得求助于原来的聚奎小学堂校长。于是他暂时被安排到白沙镇三角坝、五显庙小学当图书管理员,这是一个只管吃住但没有薪水的临时工作。后来他试着帮请了三四天或一两周假的教师顶着上点课,才有了补贴式的薪水。

肖林的经商意识、金融知识的启蒙,早前在白沙聚奎学堂读书时就开始了。当时他在学习之余去白沙镇上闲逛,老师说,处处留心积学问,接触事物越多,

留心越多,学问就会积累越多,“搜尽千山打底稿”,他心中的偶像吴芳吉如是说,一个有所作为的诗人、作家是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杂驳的见闻作基础的。白沙,这个四川四大名镇之一的市镇商贸发达,市场繁荣,文化生活格外丰富。川戏、评书、盘子、清音以及五花八门的杂耍技艺,书店、舞厅、妓院、茶馆、酒肆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最令他感觉奇妙的莫过于长江上如飞一般奔跑的轮船。不用人力板跷,不用人力拉牵,那钢铁大船就能在江上来来回回。

最令他感兴趣的却是那位于石脚盆的小街与中兴路交会处的“银沙”典当铺。这典当铺花花绿绿、琳琅满目,金的银的铁的铜的,棉的绸的布的玉的琥珀的玛瑙的……听当铺师爷讲着它们的前世今生,好多故事令人扼腕叹息,好多故事催人泪下,好多故事让人愁肠百结,好多故事让人拍案而起。这是怎样的一个店铺啊,肖林内心感慨万千,而那如一本活字典的师爷的广闻博见更令他五体投地。看来这典当是一个赚钱的好买卖,用句俗话说,只要不看走眼,就可以两面下注,两面赚钱,包赢不输。吃了卖方又吃买方,而他则既是买方又是卖方,即使是不买不卖,也坐收“贷款利息”。典当,就是给急需用钱者办理“抵押贷款”,到期还不了款则拍卖抵押物。在这里,肖林得到了金融知识市场经济的启蒙教育。

民生公司位于重庆下半城的陕西街灯笼巷,对面就是重庆市钱业同业公会,重庆市钱印交易市场就在这儿。肖林接受周恩来副主席交办的任务——建设党的地下经济组织,为党筹集经费——之后,他第一件做的事就是从联系人钱之光那里领来少许经费,在好友的带领下进入钱币市场,学习资金拆借和钱币交易,搞些黄金美钞买卖之类。干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感到赚头少了些,无法满足组织上对资金的需求,得想法子干点儿别的什么。

干点什么呢?在这钱币市场买卖黄金、美元、英镑之类的同时,肖林想何不去典当行试试,再开开财源?读书时在江津白沙当铺,他见识过那里的黄金典当交易,中间差价可大了。

中国的典当业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典当—票号—钱庄—银行,中国金融业一路走来,虽跌跌撞撞,但初具雏形。典当分活当与绝当,活当时,典当者因为资金周转一时有困难,急需资金,而将其物典当,每月交一定的手续费,一般30 天为一当期,三到六个月会重新评估一次当物价值。到期五天后不赎肖林想到了正好他有位在道门口开典当铺的朋友,好久没去看望他了,还不知道他现在生意如何呢。道门口已经挨过几次日机轰炸了,肖林因为忙于杂务,一直没能挤出时间来拜访这位老兄。

这朋友叫宋至诚,典当铺名就叫“至诚典当”。这当铺倒是没有被日本飞机直接炸中,但几次都离爆炸中心不远。至诚当铺还是没有逃过劫难,不是被人在救火救人的混乱时期偷盗抢夺,就是被消防救火水龙头冲刷洗劫,东西被水浸泡,当铺资产早已荡然无存,他全家只靠以前的一些积蓄生存,勉强度日。

老朋友的探视令宋至诚感动不已。“唉,肖老弟啊,我店铺不成店铺哟,可

至诚这块牌子还在,经营典当的资格还在,我把它送给你,行不?我要求只有一个,就是把我铺子里的这几个伙计接过去,找个地方,重新开张。有了这几个伙计,凭你的社会关系,你的聪明才智,不愁不发财。现在正是经营当铺最好的时机啊,你要是不干,也请给这几个伙计找个事情干,他们有些人跟了我家十年八年,有些人甚至几十年。再说他们干别的也真还不行,田不会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他们的家人还靠他们挣钱养活呐,你看……”

听着老宋大哥的话,肖林脑子里闪过“慧眼识珠”的成语,眼前浮现出至诚典当铺老李慧眼识金的场景,那是三年前他到至诚典当铺来玩儿,亲眼目睹老李接待一位来典当金条客人的精彩:那人拿着三根金条来要求典当。三根三百克的金条,可是大客户,老李认真而热情地接待这位客人,边喝茶边和这客人讲黄金——关于黄金,学问深得很呐。俗称黄金有“七青八黄九赤”,什么意思呢?七成金呈青色,八成金呈黄色,九五成金则呈赤色,要分辨出这些色彩得需要相当经验。拿不准时可以从掂、听、擦等方面入手……

肖林饶有兴趣地坐在旁边看稀奇和热闹,心想莫非老李看出这三根金条有什么瑕疵?肖林拿过来仔细地观看、掂重、听声音,并没发现什么不对。

“先生,当吗?”老李和颜悦色地问。

“当。”客人斩钉截铁。

“真的?”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先生,恕我直言,你还是拿回去的好。”

“什么意思?”显然客人有些生气,“有生意不做,开铺子干什么。”

“现在市面上假的东西太多了,客人,您……”

“你怀疑我这金条是假的?笑话!”

“老夫眼拙,真的分辨不清楚您的金条成色,本铺真的不敢冒险,请您谅解。”

“谅解个屁呀,老子今天还就要在你这典当铺当了。”客人说着又把那三根金条抓在手中,啪地拍在桌上,震得茶杯直跳,茶汤四溅。

“先生,这样吧,我们先立个字据,我们把这金条剖开看看,如有假,你收拾东西走人,如属真,我照市价赔偿,如何?”

“立就立,真金不怕火炼。”

“不必用火。”

肖林当了回中间见证人。在字据上,三个人签上大名,摁上手印。

用几种当时说来已经是现代化的手段检测,是金无疑。老李又仔细看了看,总觉得有问题。他再次将其中一根金条掷地,到底经验丰富,他听出了脆音。这中一定有假,他果断地叫来老汪,斜对角线锯开那金条,果然这金条中掺了一半的其他金属。

客人傻眼了,耷拉着脑袋,灰溜溜地溜了,没有了先前的暴脾气。

肖林惊得嘴巴大张着,好半天没合拢。

那次的经历没想到在这段时间的黄金炒作中还让肖林派上了大用场,避免了几回的上当。在黄金交易市场逛了这么段时间,一个强烈的印象烙印在他脑子里:从全国各地避难到重庆的人们在生活窘迫之际,往往会把从家中带出来的黄金卖掉一些,以解燃眉之急。如果开个当铺,开展典当黄金等业务,应该生意不错。因为金首饰之类除却黄金本身价值之外,还有工艺价值,有些对首饰持有者来说还有着各种特别意义,这是任何金钱都难以估量的啊。当然当铺给了他们还能赎回的机会,只不过损失些手续费而已,何乐而不为呢?

“今天中午就这样吧,请哪位朋友去市场买些鱼肉酒菜,就在家烫火锅,大家热闹热闹。”肖林不愿离开至诚典当行。就在此时,有个客人拿着块表怯怯地进门来,轻轻问了句:“老板,你们还做生意吗?我这块表……”肖林不愿失去这次长见识增经验看稀奇的机会,他壮着胆子回答说:“做啊,只要先生你信得过,我们就不能有生意不做啊,我们开店设铺的不做生意,吃什么,喝什么?” 这次是老丁去接待的客人。

客人拿出来一块怀表,问看看能否当当,他急需用钱,听口音,是一位上海人。

老丁也算见多识广阅人无数,可吴侬软语他确实感到头痛,支支吾吾,不知说的什么。

“兄弟,你去看看吧。”宋大哥怂恿着肖林,“你懂表,又在上海待过几年。”

对表,肖林真还做过些研究。前些年白沙的当铺里就经常收到各种表,收到表之后往往会托人捎给肖林,引起了他对表的兴趣。到上海工作期间,他更是有机会对表进行一番深入仔细的研究——他的办事处旁就是钟表行。

手表除却它的计时功能,更是一种装饰物,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意义,此外还有庆典表、纪念表、经典表等种类,具有收藏和保值增值意义。一般而言三十年为一代表,瑞士是世界表业最发历史也最悠久的国家,品牌就上千,同一个牌子在不同年代又有若干的系列、若干的型号。给一块表作价得看表盘、表蒙、表针、表把、表耳、表带、表套、表盖等等,同时也得开盖看机芯,只有把这些因素都看清了,综合起来才能给出个适当的价位。给低了,客户不当,给高了,客户当捡了个便宜而使它成为绝当,砸在你店家手中。

客人拿来的是一块瑞士顶级表,爱彼牌方形机械表,白金表带,表框镶嵌三

十二颗大钻,表盘是满天星碎钻,并配有十一颗高品质红宝石,流光溢彩,极富王者气派。

肖林没有擅作主张,交给宋老板仔细品鉴之后才决定收下,对那位客人说:

“先生,非常抱歉,我们是有意留下的,可今天店里资金暂时支付有些困难,明天来拿钱行吗?行的话,你就把表留下,不行的话,看看你可否送别的当家试试。”

“行,行行!”

重庆盐商,江津人几乎占半数,大多也都集中在道门口附近,和宋至诚没少交往,彼此印象深刻,肖林也是通过江津盐商朋友和宋相识的。宋对江津人印象深刻:江津人创办《重庆日报》,江津人参与创办重庆大学,江津人出资资助本县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人数为川省之冠,都在重庆引起极大反响。他乐于和江津人交往,今日这个姓肖的兄弟在他提出想把这典当铺打出去之后诚恳地说:“老宋大哥,这典当行不能垮。如果你经营,我支持,资金有困难,我们设法去融些资,如果你实在不想做了,我来接盘,可经理人我还请你。如此一来这字号保住了,你和你店里的员工也保住了饭碗,你意见如何,请斟酌。”

事还没有谈妥,业务就接踵而至。虽说当铺三年前那种黄金“黄”了的事情偶有发生,但像今天这种当手表的成功业务还是不少,干典当虽然不能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可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他太了解肖林了,别看他年纪轻轻,却有着超乎他年龄的成熟,尤其他有江津人的背景,更有他长期在民生公司任职的经历,再加上肖林对典当行的熟悉了解,肖林是一定能把这当铺做好的。倘这店铺交给别人,他还不放心呢!

如果没有周恩来的指令让肖林去筹建党的地下经济组织,他是不会去涉足典当行业的。在最近这段时间的炒黄金炒外汇的过程中,他真切地感到了典当行的重要作用:首先能解人急难。如今避战乱来重庆的“下江人”越来越多,他们逃出来时大多带有金银及珠宝钻石或高档手表、高档相机等贵重物品,到重庆后遇到困难,不得已到典当行典当,以作应急之用。典当行可以收取手续费、保管费之类,实在不行了,典当行也可以卖掉那些绝当的东西,赚取利润,同时又可为那些有需求的人们提供相对价廉物美的东西。三方都得益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相对直接在金融市场上炒黄金外汇之类,典当的多种形式各有所长又可互为补充,综合了多条生财之道。恰好又有老朋友至诚急欲撤出典当行的机会,他灵机一动,决定抓住它。

火锅还没有开始烫,就又有生意找上门,有男子抱了件裘皮衣服进店来,打开包袱,摊上柜台。眼尖的宋至诚一见,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又是一个宝贝疙瘩,他悄悄地把嘴巴伸到肖林耳边:“有福之人大不同,脸上抹着摩登红。”

“我脸红吗?”

“当然啰——”

“火锅炉子的火烤的啦,你宋大哥脸不也红彤彤的吗?”

“好小子,运气来了,硬是挡都挡不住呐。”

“托你大哥的福。”

“我去应付客人,你在这里等着,锅烧开了就可以下菜了,你们先干到起。”

“我也去,向大哥学点知识,偷师学艺,舀点油嘛,大哥不会不允许吧。”

在典当这行还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典当师在和客人谈生意时,最忌讳有人在旁边站着,有外人一站,很多话就说不出来了,这个规矩,肖林当然再熟悉不过了。家乡李市场上买卖牛时,买卖双方和中间人“牛偏二”是不开口说话的,只需将手伸到对方的袖筒子里去,以手指在对方手臂上捏的轻重、捏的次数、几个手指在同时捏着的情况来暗示讨价还价的意见,外人是不得而知的。在当铺讨价还价倒是没有如此这般的暗箱操作,可讨价还价还是比较隐秘,第三者不便靠近,更不得打听。

宋大哥没有拒绝。怎么能拒绝呢?他就是你的“东家”呐。

宋大哥早年曾做过皮货商,这是开当铺的祖父故意安排的。还在宋至诚十七八岁的时候,祖父就让一个做皮货生意的远房亲戚带着他学做皮货生意。重庆开埠以后,商贸空前繁荣,江浙商人乃至海外客商潮水般涌来,人们追求高档皮货的热情高涨,而四川尤其是重庆又不产高档皮货,只能从西北东北乃至苏俄贩来,物以稀为贵,利润空间奇大。近十年的锤炼,宋至诚成了这一行的行家里手,在和宋至诚的交往中,肖林没少听他讲做皮货生意如何的过五关斩六将,如何的发大财上大当……直听得肖林大呼过瘾又啧啧称奇。当时能有件狐皮袄穿,成了多少乡绅地主豪商巨贾的梦想。至于贫穷小户人家,能有机会看到就感到脸上也有光了,就会逢人便讲,得意扬扬,似乎自己也穿了那件狐皮袄一样。

“裘皮验货很有讲究,一件皮袍放柜上,一手抓领,一手抓衬掀开,衬滑落后,将皮袍再使劲一抖,就能看出成色。看皮货不能用手去来回扒拉,不然会损毛针的,像水獭、海龙这类皮货,只要用嘴吹着,就能看见底绒了。”宋至诚讲起他在典当行收当皮货的经历来,话如潮水,滔滔不绝。他是二十五岁以后离开

皮货商行,加入到祖业典当行的,由于有近十年的皮货商经历,练得一双火眼金睛,什么皮货到了他手上都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来,在重庆乃至四川典当行中皮

货典当这一专业领域也小有名气。前年成都督府街典当行收到一位女士送来的一件海龙领狢绒里呢面子长大衣,要典当,老板拿不准又不愿放弃这单生意,专程到重庆来把老宋接了去给把把关。“海龙领极其珍贵,柔软保暖不说,碰到雪花,毛针都会立起来,肩膀一抖搂,雪就会抖搂掉了,永远不会打湿。”

以前听宋大哥讲裘皮津津乐道,此刻有实践学习的机会,肖林又如何能放过呢?

客人文质彬彬:“我有件马褂,师傅请您给看看,能否当几个钱,我太太住医院动手术急需用钱,我跑了重庆城十几家当铺,硬是……哎,偌大个重庆怎么就没有个识货的人呢?”显然,客人有些怨言,有些心急火燎。看他那副疲惫焦躁的样子,肖林心中禁不住生出些同情与怜悯。唉,谁还没有个为难的时候呢,他有些冲动,嘴巴张了张,就被宋大哥的眼色堵了回去。“慈不带兵,善不经商”,生意就是生意,把同情、怜悯之类的感情带进去还做什么生意,干脆做慈善算了。

“这是一件貂爪仁皮做的春绸面料的马褂。”

“先生好眼力!”文质彬彬的男子大喜过望,情不自禁。

“先生祖上一定有人在宫里做事吧!”

“老板,您何出此言?”

“先生应该听说过‘一品玄狐,二品貂,三品四品穷偻刀’的吧,以前只有

当官的才有资格穿如此高档裘皮的啊,并且官员还分三六九等,不到那个级别,有钱也是不能穿越级裘皮服的噢。”

“实不相瞒,鄙人系旗人,祖上确实在宫中任相当品级的官,可眼下,逃难到重庆,人现就在道门口医院住着,要动手术,这手术费哪去筹啊,可不得已才将祖上传下来的这唯一念想之物也当了,救命要紧啊!”

“先生可要想好了,这貂爪仁是紫貂指甲盖到第一指关节这段五六分长的皮子,略比铅笔宽,因为这段皮既轻又软又暖,所以格外名贵,这件马褂是使用上

千块貂爪仁皮做成的哟,拼得是那样的好,一点儿痕迹都看不出来。”

宋大哥强调这些明显就是劝客人将衣物收回去当作艺术品收藏啊,不然哪有“买”家对“卖”家商品赞不绝口的道理啊,应该吹毛求疵,挑刺找毛病压价才是正道理。

“收下吧。”肖林恻隐之心真的是按捺不住了。

“……”宋大哥有话没说出来。手中没钱,一分钱难死男子汉。哎,“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呐。

“你们谈,我再筹些钱来。”肖林从宋大哥的面有难色中领悟到了什么。一句话说完,拔腿就走,走了几步又回来了,“先生,就在这里将就吃点儿吧,我去去就来。”

约一个小时,肖林回来了,按那先生和宋大哥议好的价,如数付给了那先生钱款。绝当,看来是那先生真的急需这笔钱了。

几天后,这件马褂卖出去了,赚了好大一笔。

“国难买黄金,国昌买文物。”在此国难当头之时,肖林和宋至诚玩起了逆向思维,偏偏就买卖起了高档手表、裘皮、字画等等东西,因为动乱之时,这些东西价格特别低,有豪商巨贾以及一些家资丰厚者趁此机会大量买进这些东西,他们不相信国家会永远长久地处于动乱艰难之中,一挨过这动乱艰难,国家安稳人心安稳之后,这些东西就有可能高价出手,赚取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的利润,肖林、宋至诚的手表、裘皮马褂正适应了这些“投机”者的需求。

肖林的胆识魄力令宋至诚心悦诚服。至诚典当行没有垮,宋至诚仍然主持着店铺生意,只是他不再是“东家”了,东家是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