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家访谈 > 正文

李燕燕:从事实中生发出的非虚构作品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9年6月17日      



李燕燕,女,汉族,1979年10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沙坪坝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33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获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十三届军事文学奖”、网络军事文学大赛一等奖、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70余篇。出版有报告文学《薪火相传红医情》、传记文学《程天民传》、报告文学集《燕子的眼睛》。作品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2016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21世纪年度报告文学选2017》《2017中国散文排行榜》《北京文学年度报告文学集》等。

 

各方评论

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燕子就是燕子。燕子的精神和燕子的艺术是一致的。燕子的劳动就是燕子的智慧与思想。燕子的精神与艺术就是燕子的事业与追求。燕子在其亲近和熟悉的生活里,她的歌声委婉而动听,感动于肺腑——我喜欢《山城不可见的故事》,那故事是真诚、真切、真情,是心之歌,是情之曲。燕子的眼睛,一直没有说到,现在可以说了。其实燕子的眼睛是最明亮和敏感的,所以她才可以捕捉到世上最为脆弱与边缘的那人、那事、那细微——我同样喜欢《天使PK魔鬼》、还有《青藏线60年》……等等。燕子的眼睛,是燕子的嘴的前线与后卫。向前眺望时,眼睛是它勇气与方向的标尺;向后环顾时,眼睛是它守护与温暖的回眸。燕子的眼睛带给我们的是扬人性之美好,鞭事物之丑恶。

李朝全(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家):李燕燕的《天使PK魔鬼——一个癌症女孩的生命绝唱》以见证者身份,记述了一名身患绝症女孩在生命最后时光里微笑面对艰难的生活,故事感人肺腑,带给人对于生命与存在的意义、终极关怀的价值等的深刻追问。

沈文慧(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我不确定李燕燕是否受过盖伊·特立斯的启发,但从《山城不可见的故事》中分明感受到某种气质:关注城市这个巨大的时间容器中的芸芸众生,书写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折射时代的风云变换和社会变迁,呼应着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变迁史。4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史诗般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国家影响力等等高端、宏大、前沿层面,也渗透在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住行”中,在“外婆家的团年饭”里、在木匠晃哥一家“由农村到城市、又由城市回到农村”的生活轨迹中,中国社会的伟大建设成就变得生动具体、可触可感。这种以小见大、以“小题材”关照“大历史”的叙事策略体现出举重若轻的智慧和灵巧。

 

洪建:不少读者谈到,你的报告文学作品非常“好读”,有一种“小说般的阅读快感”,散发着“跨文体写作”的气质,你能就此谈谈报告文学的呈现方式吗?


李燕燕: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为大家普遍认知的真理。与虚构的小说不同,报告文学是真实的,那么,“非虚构”界限内的报告文学应当如何去体现“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首先,这与我们如何去触摸、深入、理解现实生活有关。有的作家有一种误解,认为选对了题材就成功一大半。但报告文学创作恰好是一种最艰苦、最不能讨巧、也丝毫不能偷工减料的创作方法,它需要特别仔细的观察、特别真切的接触和特别辛苦的思考才能触及现实的真谛,缺乏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的作品顶多只能算是给现实拍了一张没有剪裁的照片而已,没有细节没有场景没有摹写人心的作品,只是报纸上的一篇新闻报道,更谈不上对“生活的升华”。要观察,要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最基本的东西。创作实践让我体会到,报告文学写作最大的任务,也是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尽可能地呈现生活的“60个面”—— 是的,生活有“60个面”,甚至远远不止。我们究竟能看见多少个面?我们所见的真实就一定真实吗?甚至我们的视角,亦有平视、仰视、俯视之分。所以,报告文学写作者最需要的是在呈现手段上下功夫——“如何呈现给读者”是作家的本领,“感受评判”是读者的权利。呈现手段就是“升华生活”的方法,一定要把评价作品的权利交给读者——各阶层的读者。所以说,为了达到最好的呈现效果,报告文学应该不遗余力地追求精准生动的语言、合理的结构、叙事的高度技巧。概而言之,凡属非虚构写作理应“高门槛”,写作者必要进行小说和散文的相关修炼,实现“小说语言特质、散文内涵气韵与真实”的“三结合”。

 

洪建:刚才,你谈到许多作家认为选好题材就成功了一大半,从目前报告文学作品受关注度及获奖情况来看,“大题材”的确颇占优势,但是你却比较偏爱民生百态的“小题材”。关于题材的“大小”问题,您怎么看?


李燕燕:我认为,报告文学本身选取的题材可“大”可“小”。不论“大”题材或“小”题材,如前所说,最关键的是如何向读者有效传达所见所感。“大”题材宏大叙事,“小”题材“以小见大”。其实,本没有真正的“小”题材,因为,当下生活中的任何题材都与时代相关,与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相关,与人性相关,都不“小”。何况,咱们有句古话叫做“一叶知秋”,我们写打着时代标记的小人物、小故事,创作拓展的深度可以下去,由人物、故事乃至人物性格命运的还原直至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还原,写老百姓最熟悉的事物,可以更接地气、贴人心、更能表达社会共识。当然,与“大题材”本身自带关注度和话题性相比,“小题材”若要受到关注,必得在采访观察、视点选取、写作技巧上下更大的功夫。

 

洪建:你在青创会发言中反复提到“报告文学作家应该听取社会共识”,你怎样看待这个“社会共识”?


李燕燕:所谓社会共识,是指人们从公共价值系统出发而形成的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是非评价。这也是作品“接地气”、引起共鸣的重要手段。但要把准“社会共识”有时是困难的。因为有一些“社会共识”,是建立在片面偏颇未见科学的普遍认知上——一些本身具有极大“话题性”的事物,经由媒体反复报道、不断渲染以后,其中的某一面被渐渐放大,继而在人们眼中形成了某种固有的印象,贴上了“标签”。这就要求我们从客观出发, 去“解密”现下“社会共识”之外的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