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满载乡音乡情的特殊记忆

——《重庆人绝不拉稀摆带》读后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胡雁冰    日  期:2019年7月3日     

重庆作家强雯的《重庆人绝不拉稀摆带》,全书分为成谋篇、人情篇、形容篇、性格篇、饮食篇等5章,共录入“拉稀摆带”“打烂仗”“抵黄”“臊皮”“叉巴”“死个舅子”“抛撒”等85个重庆方言。作为重庆人的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对里面许多话都比较熟悉,其中“行势”一词也曾作为标题的主要词语写成一篇小文。因此读到此书,很感亲切和快意。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阅读之广泛,收集之用心,解析之透彻,书写之精炼。她历经辛苦,花了两年时间,深入重庆各区县乡镇,收集方言故事和素材,查史寻典,精心取舍,“验明正身”,还原重庆方言浓重的地方属性和文化渊源。

本书无序无跋,直奔主题。让读者自己去品读、回味,因为知晓,你会会心一笑;因为释然,你会开怀大笑;因为解气,你会放声大笑。

细读本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比如四大名著,《金瓶梅》《三国志》等一些历代久远的典籍中相关的人物故事传说,也有影视报刊的相关内容,考证了方言的历史渊源,使人信服。

中外结合,旁征博引。不乏中外的诗词歌赋,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等,比较广泛涉及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

对比考证、娓娓道来。每个言子常常从讲故事开始,恰如其分地引入,并特别加以说明,此方言相当于普通话或其他某个地方什么话的什么意思,突破地域限制,帮助不同地区的读者理解,注重为读者着想,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言辞优美、干净利落。起承转合,过渡自然。用语精巧,文笔简洁。几个字或一两句短语,即转向下一个叙述内容。结尾的话也是言简意赅,劝导引善,启迪智慧;人生哲理,发人深思。

正如书中所言,“地理造就性格,性格制造语言。”因为重庆是山高水长之地,生活难免粗砺尖锐,土著必需学会与之对抗挣扎,温文尔雅的阳春白雪是无法谋生的,但又不是完全放弃,仍然对一些有意蕴有内含的古语给予了很好的传递。

重庆人的耿直义气、坚忍不屈、狡黠精明、小题大作等性格,不断养成自讽自黑,幽默挖苦,云遮雾罩等语言表达方式,都无不与这里的地理、天气、环境、人文等相关。就如“抵黄:插科打诨驱寒取暖,是对生活善意的嘲笑。”有了这样的生活态度,才会有举重若轻的性格。

本书通过考证,找到了重庆言子的主要来源:生产劳动语言和生产生活用具等。也给言子分类:褒义、贬义、中性词、双性词。其性质在实际的生活中,还发生着变化。既有正用,也有反用。反用包括褒(义词)为贬(义词)用,贬为褒用。也有不褒不贬中性使用的。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方言词典,还是一本民俗书、历史书、地志书、故事书,甚至也可以说是一本哲理书、励志书等。

当然,此书也有不足,按作者的词条分类方法,有些词条分得不够准确,归入另外的章节或许更为恰当,比如第一章的“猫杀”、第三章的“儿马婆”都可归入第四章的“性格篇”。另外,个别词条的用字与民间的说法可能不太相符。也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方言没有写入,比如“弯酸”“宝器”“摔摆”“提劲打靶”。但这些都无碍本书获得读者广泛的欢迎和称赞。

最后,借用书中三个词,写下三句话:期待“行势”的强雯,文笔和作品越来越“老辣”,相信读者会更“信她这包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