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又闻大唐最清亮的鹤声

——读秦勇长篇传记小说《大唐廉相陆贽》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王觉仁    日  期:2019年7月8日     

我曾在《血腥的盛唐》第七卷写过一章“贤明宰相与糊涂天子”。

这个贤明宰相就是陆贽。

没想到,陆贽安息重庆忠州翠屏山1213年后,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年作家秦勇呕心沥血十年,写下洋洋洒洒三十五万字,全景式呈现这位千古名相的生命辉煌,并推诚相请我为这部力作写个序。

于此,我既惊喜,又惶恐。惊喜的是,这位中唐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军事家、外交家,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沉默了太久太久,太需要一个人来浓墨重彩地写写他。

惶恐的是,陆贽作品之序可非常人能写。唐贞元年间,所撰《唐赠兵部尚书宣公陆贽翰苑集序》者,就是三知贡举的中唐著名文学家、宰相权德舆;雍正年间,重臣年羹尧编撰了一套12厚册24卷的《陆宣公全集》,雍正皇帝主动为书作序,并以朱墨套印龙纹御制序……所以,我作为一位研究大唐历史的作家,给这部作品作序得用心、用情。

捧读此书,倏然让我穿越了时空,恍见陆贽化羽成鹤,一声声清亮而高吭的鹤鸣,划破长空,响彻九皋,震颤我的心魂。

或许,这正是作家秦勇想要的感觉。

在秦勇笔下,陆贽(754-805)就是高翔于大唐半个世纪的一只鹤。他在“华亭鹤唳”中出生,特立不群,以出尘之资,奋志于寥廓。他年仅18岁便登第进士,又中博学宏词,俊逸出群而“计日飞鸣”。

不料泾原兵变,长安沦陷,大唐几欲倾覆,陆贽随唐德宗避难梁州,展翅咯血,差一点就没能飞过秦岭雪山。在血流成河的奉天保卫战中,他身中利箭,从连天烽火间涅槃重生。在权知贡举的春闱中,他引吭高歌,创造了百鹤翔集的“龙虎榜”。当中书门下“政事堂”前的香樟上飞来一只黄鹤,38岁的陆贽位极人臣、入阁拜相,登上权力巅峰。

其迹如鹤的陆贽,最终在纲纪废驰的历史困局中,在危机四伏的宦海浮沉中,在暴风骤雨般的谗邪中铩羽而坠,鹤唳大江,归逝云鹤观。

“昔人已乘黄鹤去。”但留下了一个伟大的“三不朽”名相。

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有人说,我国历史上能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实,我认为至少是三个半,孔子、陆贽、王阳明和曾国藩。

《春秋左传》诠释道:“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若是以此为观,陆贽三点都做到了。

陆贽出生次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铁骑倾巢南下,唐玄宗仓皇亡奔蜀地,一个歌舞升平的煌煌盛世就此崩坍。生不逢时的“陆九”少年丧父,家道中落,却是“颇勤儒术,特立不群”。“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儒家思想从小就深深地扎入他的骨髓。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陆贽一次次进谏唐德宗,“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在陆贽看来,人君立国,以民为本,治平天下,关键在人心向背。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贞元八年(792年),河南、河北、江、淮、荆、襄等四十州洪涝成灾,陆贽进言唐德宗“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情乃固,失则危。”第一时间赈救灾民,抚恤贫民。贞元十年(794年),京畿及同、华等州发生特大地震,陆贽立即起草颁布《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恢复义仓,调节物价,备荒赈恤,在全国大力实施他提出的“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

陆贽卸任郑县尉东归省母,寿州刺史张镒与他结为忘年之交,告辞时赠钱百万“请作为太夫人一日饭食之费”,陆贽只收下一串茶叶。陆贽母丧解职,丁忧洛阳,各地藩镇、官员厚赠赙仪和馈响百万,他皆一无所取,亲友韦皋置遗帮扶也都“奏而受之”。位极首相后,陆贽更是刚正律己,两袖清风,唐德宗让顾少连转告陆贽说:“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

面对糊涂天子“鼓励宰相受贿”,陆贽直言上奏:“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他甚至犯颜进谏唐德宗宽息征徭,省察冤滥,用度有节,躬行俭约,罢除天子私用的“琼林”“大盈”二库。

此为立德也。

建中四年(783年),朱泚僭越称帝,“海内波摇,兆庶云扰”,陆贽扈从舆驾播迁奉天,参赞机要,诏书旁午,洒翰即成,实务“内相”。在人心惊疑、大厦将倾时,陆贽建议唐德宗“痛自引咎,以感人心,不吝改过,以言谢天下”,起草颁布了历史上最为出名的《罪己诏》。

一纸诏书日行五百里,宛如千军万马,令十万叛军心惊胆寒,令天下“武夫悍卒,无不挥泪感泣”。陆贽与李晟、马燧、珲瑊等运筹帷幄,浴血共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立下再造社稷之功。

思想家王夫之有言:“唐室为之再安,皆敬舆悟主之功也。”可以说,没有陆贽,危如累卵的李唐王朝从此就灭亡了。

面对藩镇拥兵割据、尾大不掉的乱局,陆贽汲取贾谊《治安策》加强皇权集权的政治思想,提出“立国之权,居重驭轻”“修偏废之柄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国”的削藩方针,巩固皇权,剪除凶逆,平定了席卷大半个帝国的“四王二帝之乱”。

在军事上,陆贽改革将士轮番防秋制,实施“边蓄既富、边备自修”的足食备边战略,贮积军粮,戍边筑城,与西川节度使韦皋强强联手,建立“守则固,战则强”的边疆防御体系。在经济上,陆贽改革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首次提出“量入为出”“养人资国”的财政思想,限制土地兼并,实行轻徭薄赋,缩小贪富悬绝,使“贫弱不至竭涸,富厚不至奢淫”。在外交上,陆贽主张“北结回纥、南接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三番起草《赐吐蕃宰相尚结赞书》《与回纥可汗书》,力图“不用中国之兵使吐蕃自困”;在人事上,陆贽提出“求才贵广,考课贵精”选官用人思想,以“四赋经财实,五术省风俗,五要简官事,六德保罢瘵,八计听吏治”。在他主持的科举考试中,韩愈、李绛、崔群、欧阳詹、李观等23人登第,时称“龙虎榜”,誉为“天下第一”。

此为立功也。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驾崩,顺宗李诵即位,急诏陆贽复相,“诏未至而贽卒”,李诵仰天恸哭,追赠陆贽兵部尚书,谥号“宣”。

一代贤相虽如巨星奄然坠落,但留下了一部皇皇巨著《翰苑集》,其制诰10卷85篇,奏草7卷32篇,中书奏议7卷24篇,共141篇。“尚德者,教化之所先;求贤者,邦家之大本”“理或生乱,乱或资理,有以无难而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王者蓄威以昭德,偏废则危;居重以驭轻,倒持则悖”“人事治而天降乱,未之有也;人事乱而天降康,亦未之有也”“广咨访之路,开谏诤之门,通雍郁之情,宏采拔之道”“夫居安而骄,恃理而怠,骄则纵肆其奢欲,怠则厌恶于忠言”……

一句句公忠体国、治国安邦的警世名言,深切著明,足为万世龟鉴者,昭昭然与金石不朽,彰显着一代贤相“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的人格力量,闪烁着超迈高洁、清明透亮的政治智慧,一道道灿烂的光芒瞬间擦亮我们回望历史的目光。

陆贽另有诗文别集15卷,久佚失传。但从《全唐诗》留下的《赋得御园芳草》《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禁中春松》3首诗,《全唐文》所载的《东郊朝日赋》《月临镜湖赋》《鸿渐赋》等7篇文赋,我们见识到了这位大唐文学家“榷古扬今,雄文藻思”的笔底波澜和绝世才华。

单说陆贽所著50卷《陆氏集验方》,炳炳如丹,足已流芳百世了。

此为立言也。

“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陆贽的“立德、立功、立言”,得到了历代帝王将相和历史文化名人的推崇。

苏东坡一生崇拜陆贽,赞其“才本王佐,学为帝师”。司马光于《资治通鉴》引用陆贽奏疏39篇,无人能及。乾隆皇帝为陆贽御赐“内相经纶” 横匾。日本天皇称陆贽为“圣哲中的圣哲”。朝鲜国王讲,《陆贽奏议》可以维持三百年气运,熟读得力,“可以为文章,可以做事业。”2015年9月11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陆贽的清廉政德,一代贤相成为“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学习楷模。

传记小说,事事皆实,则失于平庸;事事皆虚,则过于诞妄。作家秦勇力求实者贯虚,虚中见实,以独到的政治视角,惊心的故事情节,深邃的散文笔法,将陆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融进唐德宗时代血雨腥风的重大历史事件中,融进主人翁跌宕起伏的官场命运中,融进大明宫险象环生的朝廷权争中……尤其是写到唐德宗将陆贽“冷藏”忠州,植入太子李诵与舒王李谊、后宫韦贤妃、宦官窦文场集团的“夺嫡”阴谋之中,简直让我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翻开这第一部以陆贽为主角的传记式历史小说,去倾听回荡在大唐王朝里那一声声清亮、高吭的鹤声。

掩卷沉思,让我痛心扼腕的是,陆贽卒时仅仅五十二岁。若是陆贽身体健朗,复相悟主,大唐复兴的“贞元之治”方可得矣!

于此,愿天下读者,健康,平安!是为序。


(王觉仁,福建漳州人,多年致力于中国唐朝的研究,对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史人物均有独到解读。著有《血腥的盛唐》《兰亭序杀局》《王阳明心学》等多部历史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