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马边成了一个文学的地方

——以《北京到马边有多远》谈现实题材创作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刘阳    日  期:2019年12月20日     

很多年来,不停地跑过这样那样的地方,反而离得最近的四川来得少了。似乎我也要套用林雪儿的书名,重庆到四川有多远。重庆到乐山有多远。

我是觉得,四川对于我,又熟悉,又陌生了。心理距离不如以前那么近。每当想到《红岩》老一辈的老编辑和四川作家之间的密切交往,都会感慨良多。

书快递给我后,我才知道这本书叫《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才知道是一部扶贫题材的长篇小说。同时也了解到四川省作协为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了“万千百十”工程,已相继推出了贺享雍的《大国扶贫》、郑赤鹰的《通江水暖》、马平的《高腔》、李明春的《山盟》等一系列扶贫题材的作品。林雪儿的《北京到马边有多远》,也是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作协和乐山市抓的一部重要作品。面对我国脱贫攻坚这一宏大的时代命题,“文学川军”以文学作品进行反映、表现和书写,交出了文学的答卷。令我感佩。

端详一本书的品相,是我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开始。这种端详的仪式感,其进入阅读的美妙和享受,哪是现在流行的网络阅读所能替代。

端详《北京到马边有多远》,第一感觉很好。书的品相很正,出版很精心。再有就是觉得书名很不错,饶有意味。一部作品的书名是很重要的。《北京到马边有多远》这个书名,最抓人、最具含金量的无疑是马边二字。马边一下就被推到了全国读者的面前;乐山的马边,随之把乐山这边的自然山川社会发展也展现了出来。现实中的马边,由此而成为文学里的马边。

我不知道这个书名是怎么产生了,是作家的个人智慧,还是集体智慧。书名好,标题好!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我编的一部小说《八省婆娘的村庄》。这个标题也不错。把农民工纷纷外出打工后带回操着不同口音的婆娘,这样一种特定时期中国乡村生活的变化发展,一下就带有画面感带有音效感地表现出来了。

标题好书名好。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几乎是在办公室比较轻松、流畅地阅读完了《北京到马边有多远》。阅读的同时,也让我想起峨眉电影制片厂的扶贫题材电影《十八洞村》。

看完小说,我归纳了两点:

这是一部有时代担当的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作者要创作好,存在很大难度的长篇小说。

这是一部歌颂光明赞美美好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好看的长篇小说。

基于这样的阅读感受,我认为:一则,现实题材大有可为,文学应该关注现实;二则,现实主义原则不容忽视,文学不宜太现实。

文学应该关注现实。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的源泉。生活的丰富性注定了文学创作题材的丰富性。而眼下的现实不可谓不丰富,不可谓不纷繁,不可谓不壮阔,不可谓不新奇。这种日新月异的丰富的社会生活,这种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新问题新挑战的丰饶的现实生活,谁能挣脱得掉呢?我们深深被裹挟在生活中挣脱不掉。而作为作家,我想就更不应该挣脱这样的现实,更不应该视而不见。 

另外,国家文化政策层面对“现实题材”大力倡导和要求,各级各地政府也加大投入,大力提升现实题材创作比例,聚力打造创作现实题材作品。而近阶段,对精准脱贫,对扶贫题材的文艺创作更是尤其重视,抓的很紧。

所以,“现实题材”不仅是文艺政策的重点,实则也成为我们创作实践中关注的一个焦点,或者说是一个应该去完成的创作任务。国家层面的精准扶贫行动,到创作层面的扶贫题材创作,既是一个政治话题,又是一个文学话题。

现实题材,一直是我国文学创作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的作品都是当时的现实题材,立足现实关注现实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现实题材大有可为。

以《红岩》杂志发表的作品为例,举两个四川作家的例子。四川的已故老作家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还有已故作家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这些经典的现实题材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从现实的真实出发,从现实的角度揭示现实生活,从人物个体的命运出发思考现实的命运。对现实带有批判性的呈现,挑战性的呈现,创新性的呈现。而这种呈现,又具有人性的关怀,以对人生的冷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刻拷问,让人性在苦难中、在挣扎中、在奋斗中焕发光芒和异彩。用现实主义精神,拨开生活的迷雾,还生活以真相,不矫情、不伪饰、不美化地呈现和表现现实生活。

《达吉和她的父亲》,引起当时文坛关于“人性”的争论,最后还是周总理说我们无产阶级也应有无产阶级的人性;《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更是一部预示我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在文学上的破冰之作,预示了改革开放之必然。在春寒料峭,春天尚未到来的时候,周克芹创作了这部作品,实属难得,需要对现实的发展有敏锐的洞察。而在当时发表这样的作品也是不仅需要文学上的眼光,更需要有使命担当的勇气和胆识。当时《红岩》杂志的王觉、马戎、殷白、熊小凡等老主编老编辑发现这是一部好作品,力推发表了这部好作品。后来《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还被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搬上荧幕。

我举例的这两部现实题材的作品,都具有拨开现实迷雾,揭示现实真相,预示现实发展的共同点,都是现实主义力作,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那么《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是关注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部现实题材作品。作者是有感于生活感动于生活来创作这部作品的。如作者所言,感动是最好的创作动力,感动了自己然后酝酿创作。这是林雪儿这部作品能够成立的先决条件。创作来源于生活,这个生活,包涵作家观察体验的真实的现实生活,也包涵作家由现实生活转换而来的真诚的心灵生活。以中央、省、市三级纪委在马边扶贫为题材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用鲜活的素材再现扶贫故事,塑造了一个在中纪委工作的青年林修,到马边雪鹤村当“第一书记”,强烈的扶贫使命感使他与省、市纪委的扶贫干部一起,进行的扶贫壮举,以及这些扶贫干部带领彝汉群众奋斗脱贫的故事。还巧妙地把为马边脱贫修路而牺牲的真实人物王川的事迹融入小说。塑造了林修这样一位胸中有家国,眉宇有星空的热血男儿形象。塑造的人物、虚构的故事,都有现实生活的来源,人物具真实性,故事具真实感。整个作品的基调是真诚的。在阅读中能感受到作家真诚的内心活动以及真诚的文学表达。

作者林雪儿把所见所采访的现实生活,转换成了她真实的内心生活和心灵生活,所以我认为林雪儿用心用情,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努力遵循创作规律潜心创作,拼智慧、拼体力、拼毅力、拼笔力,用半年的时间完成这部20多万字的长篇。将扶贫主题自然而巧妙地融于故事的讲述、人物的塑造之中,真实而不肤浅、深情而不乏味。

这部作品有生活垫底,富有生活底色。这是值得肯定的!现实生活成全了林雪儿的这次现实题材文学选择和创作。

文学不宜太现实。

回顾我国文学发展,现实题材创作曾出现过遗憾、不足和缺失。比如现实题材并不现实,一度出现假大空的作品;出现创作流于工具化、概念化、肤浅化的误区;致使现实题材仅仅成为一些平庸作品的标签、口号和空谈。

着眼当下,我认为愈是关注现实题材创作愈有必要加以警醒,一定要遵循现实主义原则,避免出现工具化、概念化、肤浅化这种以往已经出现过并已有深刻教训的问题。

工具化、概念化、肤浅化,都是违反现实主义的,我把它归为文学太现实太急功近利产生的问题。

文学不宜太现实太功用,实则即反对文学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说这些,并非在说《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是这样的作品。而是希望作家现实题材创作,要警惕文学太实用太功用,而应在增强文学真正的责任道义担当上下真功夫。

回到作品上,毋庸置疑,《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是一部策划和作者主题创作相结合产生的一部作品。一部歌颂光明赞美美好的一部作品。作品对现实的反映,实际契合了当下政策需要,这无可厚非。这样的创作,同样可以把作品写好。而关键是怎么写好。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林雪儿的语言能力是具备的。她的这部作品最突出之处我认为是在她的语言上。

开篇:“‘你去哪儿?’‘马边。’‘马边在哪?’‘小凉山区一个边城……’‘北京到马边有多远?’‘远到远方……’” 

写主人公怀念牺牲的干部王川——“一夜之间,山里开满白花,仿佛是在为川哥一行七人送行,林修他们避开提川哥。不说,他就在另外的地方活着。他们去路上看路,去茶山种茶,去村民家里解决问题,他们不想停下来,停下来就会想起川哥。但是那些花太招摇了,它们开得像雪一样白,在风里舞着,李花开了,梨花又来,加上微微细雨,整个大山都是伤春的了……” 

林雪儿的语言富有诗意,轻松好读,流畅,有感染力。另外就是作品有节奏感,有呼吸感。有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柔软。这些都增加了这部作品的可读性。 

而作为长篇小说,最重要的还是塑造人物。人物要立得起来,人物形象要立得住。人物立起来了,作品自然就立起来了。

我们来看林修。来看林修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显得不足之处,人物的思想行动我认为林雪儿是从一半开始写的。就是直接从扶贫介入创作,直接写人物的已然;而对人物思想行为之必然挖掘还可更深入更深刻。

这里的已然,有作品题材的规定性已然,人物角色的规定性已然,而人物的思想矛盾、思想冲突、行为冲突,人物塑造的内驱力、必然性,涉笔还可更多,给予的笔墨还可更多。

其实,要拿下这样的长篇创作,作品的调性已然摆在那儿,文学的自由度相对来说就成了作家要面临解决的一大难题。自由度是什么,就是创作中作家遵循现实生活发展规律、遵循事物的内在推动力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创作想象和揭示。

作品写的是马边发生的人和事。马边,是我读这本书才更为了解的一个地方。马边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彝族自治县,有“金山银水”美誉;同时马边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县、乌蒙山片区区域扶贫开发县,中央纪委、省纪委、市纪委和省投资促进局、省电力公司定点帮扶县等等。这不禁给人巨大反差:这么美丽的地方。这么贫困的地方。

其实这种矛盾的交织本应小说一开场就在笔端存在的。林雪儿以她的处理办法,直接见效地写下来。写下去。写人物扶贫成功,把林修塑造成高大帅的白马王子式的年轻扶贫干部形象,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和结局。人物行为动机多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取向,而鲜明的人物个性性格特质和气质则加深加强不够。揭示呈现脱贫攻坚这一壮举的难度和深刻性也不够。这也正是我前面所言,这个题材要写好,实则挑战性很大,难度很大。

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这部作品是林雪儿不错的一部长篇。小说引入对社会现实中贫困的严峻性进行思考,更对中国正进行的脱贫攻坚充满期许和希望。作品充盈人性关怀的温暖,具有文学照亮现实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