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散文 > 正文

战“疫”有我 重庆作家在行动(三十六)李晓:“疫”中的守望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李晓    日  期:2020年3月1日     


        编者: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全力抗“疫”的心!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为打赢防疫攻坚战,重庆本土作家们以笔为枪,用文学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传递真情,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疫”中的守望


文/李晓



庚子年春,一个国家打响的全民抗疫战争,艰苦卓绝,感天动地,必将载入人类浩瀚历史的史册。一个人在抗疫日子里的守望,等待,甚至煎熬,或许也会成为这史册中轻轻翻过的一页。

鼠年新春,一场漫卷中国大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这个国家的万水千山,一夜之间仿佛都按下了暂停键。

一座城市的生活,它是众多人物活动轨迹汇聚起来的一条热气腾腾的河流。这条河流真的停止流动了吗?调整呼吸,你会听到城市的脉搏,依然欢快搏动。

鼠年正月初二,我们这个城市停开了环城的公交车,只保留了开往高铁站的大巴车。我二姑家的表兄就是一个大巴车司机,表兄说,初三那天下午,开往高铁站的车上只有3个乘客,一路无言,车行空旷大街,如飘在水上静寂无声。下车时,一个乘客掏出2个口罩要送给我表兄,表兄起初婉拒,乘客把口罩放到车前扶手旁就走了,回头说了一声:“师傅,你多保重啊!”表兄心一热,眼眶里有泪花闪动了,他趴在驾驶台上,在心里默默说上一声,我们大家,都要保重。

表兄后来又感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里面有那2个口罩的图片,还有他出车前在清晨大街上,拍下的那些挥动扫帚清扫大街的环卫工人。表兄发感言:“谢谢你,同车的朋友,谢谢你,坚持为我们城市保洁的兄弟姐妹,我们同心抗疫!”

我三姑家的表弟,平时待人待事尖酸刻薄,是鸡蛋里挑刺石头里找缝的那种性格,常怨天尤人的他一向活得灰色疲惫,我看他杂乱的眉毛耷拉着,差点盖住了一双浑浊游移的眼睛。不过那天,表弟居然在表兄的微信里飞快发了评论:“人与人就该这样,抱团取暖,同舟共济。”我在微信里问表弟,你现在想明白了?他回复:“哥,这两天我想通了,人与人是相互付出,不是只顾贪婪索取。”哎!我这个表弟,感觉他这次不是读了鸡汤文字后的瞬间感慨了,是经历真真实实生活浸润内心以后的觉悟。

从家里出门上班,看见实行小区单元楼“封闭式”管控后在楼下值守的老周,正趴在小方桌前填写一张小区人员疫情摸排表。去年腊月二十九是老周60岁生日,在电视新闻里得知疫情的消息以后,他取消了家人亲友在外面餐厅里的生日宴。城市实行封闭管理以来,老周和另外7个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寒气窜动的夜晚,老周把家里电火炉拿到值班点供大家用。有天晚上我下班回家,见老周正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问候大家,还把大家需要的生活用品一一做了统计,待明天交给专门负责采购的人员统一采购后配送到家。老周对我说,你上班事儿多,家里差些啥赶紧告诉我。大蒜、大白菜、洋葱、花椒油、猪肝1斤、土豆3斤……我在老周那里做了登记。这些日子以前,我从来还没有感到邻里之间是如此的守望互助,相依相守。

有天晚上,我经过老周的值班点,电火炉的光把老周的脸膛照得红彤彤的,老周喊我坐坐再上楼。在同老周的简单寒暄中,他告诉我,这几天晚上,他不能为93岁的老母亲睡觉前洗个热水脚了,把任务交给从南京回来的儿子了,他儿子研究生毕业以后在一家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老周打开手机里的照片给我看他母亲的样子,鼻梁挺括一对长寿眉舒展的老母亲,露出没了几颗牙的嘴乐呵呵笑着。

我的同事德军,他妻子是护士,从正月初二就被紧急抽调到专门负责治疗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上班了,妻子即使下班后也不能回家,到一个朋友家没出租的空房子里与他“隔离”居住。正月十九那天上午,我在德军的微信里看到这样一句话:“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但你不在枕边。”《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是大翻译家朱生豪与爱妻10年里书信往来集成的一本书,朱生豪在信里对宋清如这样掏心地倾诉,他愿意把相遇相逢前的清如,放到古代的编年史里去捕捉感受,去一点一点想像发掘。我当时读到这样的情节时,感动不已。我不知道平时好像不太爱打开书本的德军,是怎么知道了这本书的名字,但那样一句话,顿时把我击中了,我真想溜到隔壁德军的办公室去告诉他,我也有你一样的心情。这些日子柔软的心房里,有时哪怕泛起一丝涟漪,也把心上小舟掀得随风漂流。

夜风轻微,我伏靠窗前,看那千门万户荡漾开的静谧灯海中,还有一些不能回家团聚的身影,他们忙碌奔走在灯火阑珊处:骑摩托车的快递小哥、社区巡逻护院的人、执守的警察、超市里的收银员、楼道里蹲守的居民、睁大眼睛盯住体温器的医生……在平时的生活场景里,他们从来没有过所谓高光时刻,但在这场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的日子里,在向袭击生命与健康的病毒宣战的共同时刻,他们是照亮与温暖他人的一群燃灯者。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烛火。这些烛火中寻常者的身影,我不希冀他们载入史册,但他们是生命与健康的护航者,我向他们致敬。



上期精彩回顾》》》



战“疫”有我 重庆作家在行动(三十五)咸池河:风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