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散文 > 正文

战“疫”有我 重庆作家在行动(五十九)于爱全:“净土”背后那一抹警服蓝

——北碚公安战“疫”纪实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于爱全    日  期:2020年3月18日     

    
    编者: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全力抗“疫”的心!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为打赢防疫攻坚战,重庆本土作家们以笔为枪,用文学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传递真情,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净土”背后那一抹警服蓝

——北碚公安战“疫”纪实

 文/于爱全


     很多人都知道北碚抗疫工作做得扎实,上下齐心造就了一方难得的“净土”。但“净土”何来,却鲜有人知。若真要查究其中缘由,可能并非一言二语能够说得清楚。但我知道,有一支队伍,作用至关重要,就是公安。


  有一种美叫“逆行”


  2020124日,正值除夕,空气中飘着一丝淡淡的年味。公安战线没法像其他单位那样正常休假,但也已经分两批次开始轮休。

  北碚区公安分局警令处主任何灵属于留守单位上班的一批,他一大早先坐在办公室里盘点了一下春节期间的工作。多年以来的警令工作,让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预估未来大事,提前着手筹备。一番分析评估之后,他认为这个假期应该比较正常,于是开始浏览当天的新闻。

  不过,就在浏览新闻的当口,他接到了紧急会议通知。

  当日下午,公安部和市公安局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通报了当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会议开到一半,北碚区公安分局局长赵小农坐不住了,轻轻招手示意,把何灵叫过去,让他安排民警给所有正在休假的局领导打电话,全部召回单位。

  在召回局领导的同时,分局下达了全局停休的指令。第二天下午,分局召开视频会议进行调度,听取各科所队民警返岗情况。

  超乎意料,95%的民警都已经返岗,剩下的也多半已经在路上。这些民警有的是全家退了旅行团,损失一两万返回岗位;有些刚刚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年夜饭吃了一半就接到通知返回单位;还有的临时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毅然返回岗位。

  复兴派出所青年民警杨其鑫和复兴街道办事处大学生村官郑惠文是一对恋人,两人本已返回万州老家,打算春节期间结婚,疫情到来后他们立即取消婚约,返回了岗位。

  “虽说有些遗憾,但也刻骨铭心。”二人告诉单位,他们的决定得到了双方家人的支持,“亲戚们都是双方父母在通知,他们让我俩安心工作。”随后一个多月,两人都在复兴街道抗疫一线。

  虽在一个辖区,但由于都很忙碌,两人极少见面。“等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我们再续婚约。”小伙子保持着极为乐观的情绪。


  与时间赛跑的人


  在疫情防控中,治安支队长陈涛牵头承担了大量工作,他认为疫情防控主要任务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入。落实到具体措施上,就是提早发现疑似患者,找到患者密切接触对象,尽快做好阻断,防止无序扩散。

  这项工作抓住时间先机是关键,要与时间赛跑,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为此,到2月下旬,他已经连续30多天没有回家。

  几乎所有社区民警和辅警都参与了这项工作,社区摸排在逐门逐户地开展,辖区70多万人无一人遗漏。时间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社区民警余星辰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社区干部打电话,约定当天的走访地点。每天大概能走访100多户,排查400余人,步数过万,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

  28日是余星辰住在所里的第15天,傍晚下班的时候,他还在忙碌。

  社区干部问他:“余警官,又不回家?”“哎,不回了,从沙坪坝开车过来太远,耽误时间,也不给守卡的兄弟增添负担了撒。”“不想老婆孩子?”“啷个不想嘛,小娃娃在家天天找爸爸,等这边都结束了再回家,才放心。”每天晚上在视频里听到孩子的哭喊,他心里都愧疚万分,但是为了尽早完成排查任务,只能舍小家、顾大家。

  由于社区摸排工作开展得比较实,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对象总是第一时间采取防护隔离措施,疫情几乎没有传播空间。

  22日,疫情防控指挥部掌握到,一名九龙坡确诊患者曾在北碚短暂逗留。尽管这名患者在北碚滞留时间仅仅几小时,但先后乘坐4班公交车、1班轻轨,还曾在商业街区拍照留念,几小时足以接触数十甚至上百名群众。

  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冯智具体牵头这些接触人员的查找工作,他深知越早找到接触人员并做好提醒,就越有利于尽早切断传播渠道。为此,尽管已连续十余日在单位加班,他仍然连夜带人前往公交公司,调看当日几班公交车视频监控,利用整整一个通宵的时间,尽最大可能明确了每一位可能接触人员。

  天亮之后,已经24小时没有合眼的冯智仍不敢麻痹大意,这场与时间进行的赛跑刚刚赢了上半局,他们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到所有接触人员,安排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依然是马不停蹄、紧锣密鼓,有些人电话联系不上,他们就通过各种侧面手段,逐一上门寻找。

  工作30余小时之后,冯智终于歇下一口气,躺在单位沙发上小睡了一会儿。在他闭上眼睛的时候,桌上半碗没有吃完的泡面都还没来得及收拾。

  已经很难搞得清,疫情防控开展以来,他们到底有多少次这样彻夜不眠了。对普通人来说,疫情防控就是呆在家,减少与可疑人员接触的机会,熬过一个漫长而又无聊的假期。但对这些抗疫战线的民警来说,防控工作就是争分夺秒地奉献,就是最大限度地服务。


  并非所有泪水都代表痛苦


  在这场战役中,很多民警哭了。可你若以为这些钢铁汉子流泪是因为劳累、危险以及委屈,那就错了。有一种眼泪,并非源自哀伤和痛苦,而是因为自豪和感动。

  128日中午,北碚区蔡家派出所所长刘小松正准备外出执勤,一名男子抱着几个箱子来到派出所,把箱子放在值班大厅,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

  刘小松和几名民警面面相觑。看到男子马上开车要走,刘小松反应过来,快步过去才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男子姓杨,在派出所附近开了个便利店,今天特地过来是给派出所送食品和口罩的。

  据杨某讲述,派出所在一次出警时,帮他们解决了困扰多日的矛盾纠纷,夫妻俩一直感激在心。近日,看到民警挨家挨户排查走访,一直都没有休息,便想尽自己绵薄之力,为疫情防控做点贡献。

  夫妻俩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所里送口罩。听到这些,所长刘小松眼里湿湿的,他专门召集值班组,跟杨某合了张影。

  213日下午,静观镇塔坪村的农户杨姐找到辖区派出所民警,说想送点家里种的蔬菜给派出所。民警听后觉得极为不妥,杨姐的老公两年前去世了,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还要赡养父母,一家5口人全靠杨姐种植葡萄和蔬菜为生。怎么还能让她给派出所捐赠蔬菜呢?对此,杨姐说:“我们家的蔬菜一直都是自产自销的,现在农贸市场关了,也没法外出赶场,菜都销不出去。我想到你们很辛苦,送点新鲜菜给你们吃。”这一次,民警感动之余,没接受她的捐赠,他们决定买下这些蔬菜。

  210日,分局警令处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一家网站的,为分局寄来两百多包口罩。

  其实类似的事情远不止这几件。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阶段,北碚区在各交通要道设置了30个疫情监测点,由公安民警和党政干部昼夜联合开展工作。时常有群众冒着严寒前来送口罩、食品以及取暖设施,有些甚至以外卖的形式成箱送来,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每次收到这些物资,民警们的心里都暖烘烘的。在G75高速入口值守的民警小杨一周数次感动落泪。他说,做警察七八年,从没像这个冬天这么辛苦,也从没像这个冬天这么温暖。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病毒并没有把森林拆分成一棵棵独树,也没有把社会切割成一座座孤岛。相反,有一只无形的推手,让心与心紧紧连在一起,让手与手牢牢握在一处。警察的凝聚力从没这么强,警民之间的距离从没这么近。

  我想,我大概已经搞清楚,是一种什么力量,让北碚成为了一方“净土”;又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整个社会坚决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

    

上期精彩回顾》》》

 

战“疫”有我 重庆作家在行动(五十八)周兴川 :村里来了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