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其他 > 正文

罗晓红:重披战衣再冲锋

——记援鄂医疗队退役军人新桥医院护士长唐棠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罗晓红    日  期:2020年9月8日     

 

 

她是白衣天使,一次次站在守护生命最前沿;她更是白衣战士,一次次奔赴抗击病魔第一线。从汶川抗震救灾到抗击埃博拉病毒,数次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都有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唐棠的身影,堪称“护理老将”的她每一次都没有缺席,今年的战“疫”也一样,她主动请缨,奔赴武汉战场,用热血担当托举生命希望。唯一不同的是,20177月,光荣退役的她,已脱下挚爱的军装。

 

抗击病魔 屡立

 

19939月入伍的唐棠,就读于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19968月分配到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至今已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2008,唐棠参加了汶川抗震救灾,这也是她第一次进行突发灾难事件的救援工作。时间就是生命,她和战友一起,以最快的速度经冲锋舟和徒步行军进入映秀灾区 从阿坝到映秀的路段异常艰险,一边是悬崖,雨后的山坡上不断掉落石头;一边是奔腾的江水,稍有不慎,就会掉进湍急的漩流。她娇小的身躯上,还压着30多斤的物资和药品。背着背攀扶着悬崖,平安抵达区后,她克服了物匮乏及余震风险,与死神抢时间,多次完成艰巨任务,协助成功救治了掩埋156小时的虞锦华和179小时的马元江,获得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14年,她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援非医疗队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期间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艰险,出色完成“打胜仗、零感染”的战斗目标,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风采。

因为表现出色,唐棠的名字,出现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光荣榜上,也出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个人”“陆军优秀转业干部”的表彰名单中;她曾参与“卫勤使命2007”、“先行2009”“2014朱日和军演”以及“2016西部演习”等重大军事演习任务,并荣立三等功两次;她多次获评嘉奖、优秀护士长……

   

主动  披甲上阵

 

庚子年春,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有着传染病防控丰富经验的唐棠主动请战,经过校院领导研究决定,她如愿被安排在援鄂医疗队。

213日凌晨4点,从重庆到武汉,唐棠甚至没有来得及喝口水,便投入这特殊“战场”,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她根据上级安排接管方舱病区,担任护士长职务。跟泰康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交接好工作后,她第一个穿上防护服进入红区,查看了病区情况,并按照病房区域划分和流程设计经验,对方舱的进出红区路线进行了改造,详细规范了病区诊疗秩序。在她的努力下,新增医疗队到达任务区不到24小时,就顺利适应开展工作。

215一早,唐棠带着医护人员仔细熟悉环境安排工作,直到中午才出病房。还没来得及吃午饭,新一批的26名患者就来了。她又立即换好防护服重返“红区”,带领医护人员忙着收治。晚上8点多走出病房时,她已12个小时没吃饭了。队友钦佩她的铁人精神,但又很心疼她,她却说:“我身体好,别担心!”

为了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在医疗队刚刚入驻泰康同济医院的第一周,唐棠几乎每天都是早晨5点半起床,6点坐公交出发,下班后开会、讨论、分析,规范工作制度和管理流程,并全力将感控流程进行细化落实,让每位队员熟悉感控的规章要求。有时忙到凌晨2点才返回驻地。即便工作时间长达20多个小时,最短只休息了3个小时,她也没叫过一声苦。

 相对于日常临床工作,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做好感控防护是每一位队员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但唐棠心里很清楚,护理组的姐妹们,有实战经验的屈指可数,其他人只是接受了临时短训,面对烈性传染病,这些战“疫”新兵难免有细节操作疏漏的可能。在病区,需要穿戴护目镜、口罩、防护面屏、内外手套、防护服、靴子、靴套等十一件防护用品,为了保证“零感染 打胜仗”,队员们每次穿防护服时,作为经验丰富的排头兵,唐棠就在一旁监督,严格按照感控流程为大家把关。她总是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队员们穿防护装备,捧着“显微镜”审视脱防护服的每一个细节。“转过身去,我再看看!”“外层口罩下沿带子没有系紧,不能戴面屏。”“实在难受必须出来,不能硬抗,避免被感染。”......进舱前,唐棠一边帮队友穿防护服,一边反复叮嘱各种注意事项。下班时,她还在原地等队友们出来,并关心地唠叨:“辛苦了,快喝点水!”“坐下休息一会!”...... 唐棠每一次的严苛要求,都为大家增加了一道感控“安全阀”

有的队员第一次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进入病房时,不适应。护士曾莉进入红区没多久,就感觉疼痛恶心,难受得呕吐不止。由于污物喷到口罩,进入了鼻腔,引起呛咳,慌乱中曾莉扯下了自己的口罩……情况万分危急,正在指导和督导护士工作的唐棠迅速把她带出“红区”,边安慰她边采取紧急措施。由于应对及时,处理得当,经隔离检测,曾莉没有被感染。

 “严格又亲切的暖心姐姐,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队友们这样评价她。“有你在我就放心了!”每每听到从“红区”出来的队友说这句话,唐棠紧绷疲惫的心便增添了一份欣慰。抗击埃博拉的经历,让她对战友间的生死相依有了深刻的理解,在她心中,队友们就是自己的亲人,战“疫”胜利时,一个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倒。

在唐棠的悉心指导下,队友们很快战胜了恐惧,完成了从普通病房到传染病房工作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过渡和调整。

 

 提灯女神 护佑生命

 

在病区,老年危重患者很多。53例老年患者中,80岁以上就有14人,90岁以上4人,完全不能自理的达11人,一级护理病重单日最高达27人。紧紧包裹身体的防护服密不透风,动得久一点就大汗淋漓;面罩和防护口罩,容易让人缺氧……唐棠和队友们不但要克服患者多、病情重、临床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量大等困难,还要克服三层防护下护目镜起雾造成的视线模糊、面屏长时间使用造成的恶心、呕吐等不适。防护服内汗水湿透了衣衫,护目镜经常从开始雾到最后,成了“独眼龙”,扎留置针几乎就是雾里穿针,难度系数“十颗星”,但大家从来没有怨言。这一切,病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的患者得知唐棠是军队派来支援湖北医疗队的,特别开心,连声说:“共产党好啊,谢谢你们,你们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一声感谢,一声祝福,可以化解所有工作的疲惫,温暖所有流淌的汗水。”让唐棠印象深刻的,是患者们的笑容。她记得病房成立的第一天,80多岁的胡新秋和老伴就住进了同一病房。胡新秋病情严重,卧床不起,不愿意说话,也不愿进食。唐棠担心老人长期卧床,压坏皮肤,就带着队友帮他翻身,扶他下床活动。后来,两位老人康复出院,还专程送来情真意切的感谢信。83岁的张根辛,入院时情绪低落,不但不信任护士,还抗拒治疗,不愿意吃饭。唐棠就为他做心理疏导,陪他聊天,让家属和他视频,安排护士每班都去看望他,并为他做静脉置管,PICC输注营养液。很快,老人的精神状态好了,出院时满面笑容,不停道谢。

4岁的小女孩易楚乔一家祖孙三代都感染了新冠肺炎,看着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在病区胆怯的表情,唐棠急在心里。她自己掏钱给小女孩送上玩具,并买来水彩笔让她练习画画。特别喜欢绘画的易楚乔,脸上又重新荡漾起快乐的笑容。一家三口出院告别时,小女孩依依不舍,把自己的作品全部送给了照顾她的护士们。

“病人的家属不在身边,我就是他们的亲人!” 唐棠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三八妇女节来临,她和同事们买来鲜花送给女病人;病人头发长了,她和队友们就充当理发师,为他们修剪头发;她带领队友给行动不便的病人一口口喂饭,擦洗身体……她和队友是病人的女儿,也是病人心中的亲姐妹!

付出终有回报,在唐棠对方舱病区181名患者的精心治疗护理中,无一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220日调到隔离病房担任副护士长后,她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27人,其中重症43人,最大年龄96岁。至武汉抗疫结束,她所在病区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更是零感染。科室住院时间最长的马奶奶,从最初胆怯到不舍离开的小天使,被解放军“两次拯救”的张爷爷,用母爱照顾智障儿子40余年的阿婆,给护士们写过最多鼓励、感谢话语的汪叔叔……这些病人出院时感动的泪花,都让唐棠感受到了付出的喜悦和春天般的温暖。

豆蔻年华进军营,白衣戎装已半生。无影灯下立志向,艰难险阻勇冲锋。妇科病房带团队,提灯精神永传承——这正是唐棠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甘愿在付出中收获喜悦,甘愿用生命去营救生命。在唐棠心中,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的信念永不动摇,即便脱下戎装,但军魂已融入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