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其他 > 正文

李燕燕:无声之辩(连载三)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李燕燕    日  期:2020年11月11日     

原发于《北京文学》2020年第9期,同名长篇报告文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手语翻译

 

2006年,某区公安局抓获了一个聋哑人盗窃犯罪团伙。为了查清案情,局里专门请了几名聋哑学校的老师来做手语翻译,半个多月下来,审讯工作没有大的进展。唐帅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接下了这个“大活”。面对一群聋哑惯犯,唐帅熟练地以手语交流,表情自然放松。同理心使然,对方也慢慢放下了戒备与顽抗。40多分钟后,案情的审理有了重大突破。

“我跟那些聋哑人沟通良好,手语交流毫无障碍。而且他们信任我,因为我深谙他们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

“一战成名”后,一身时髦的唐帅常常被重庆各区县乃至市公安局请去,帮忙审理与聋哑人相关的案子,结果也一定是“有案必穿”。很快,唐帅的名字便被警察们熟知。

2006年底,唐帅正式担任重庆公安系统专业的手语翻译,参与到聋哑人刑事案件的翻译工作中去。在那里,他干了将近7年。7年间,他密集接触了上千个与聋哑人有关的案件。

“在担任手语翻译的7年间我发现,因为聋哑人的沟通不便、沟通不畅,导致他们在诉讼当中,在法律生活当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甚至是冤假错案。”

我国法律规定,聋哑人参与诉讼,司法机关应当聘请“手语翻译”。“手语翻译”很冷门。所以,司法机关往往都是到聋哑学校去聘请手语老师来担任手语翻译。这些手语老师对法律术语的翻译不精准,多数只会规范的普通话手语,但很多涉案人员用的都是方言手语,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翻译偏差。

前面介绍过,我国手语目前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普通话手语,就是大家平常在新闻联播上看到的那种手语。还有一种是自然手语,就是全国各地的方言手语的集成,社会上95%以上的聋哑人使用的都是自然手语(含方言手语)。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别。

最大的区别是在语法上。比如叙述一句话,“今天我要到妈妈家去吃饭”。用普通话手语表达,语序是一样的,就是正常人说话的语序,但如果用自然手语叙述刚才那句话,它的语序则是“今天吃饭我妈妈家去”。所以当这两种手语进行交流的时候,常常是一个“文不对题”的状况。

有人会说,既然手语翻译不得力,那么让聋哑人直接写呗。

“偷的,他说没抢,5天,女的头发长。”听说一个聋哑犯罪嫌疑人是初中毕业生,警察拿纸笔让他写案发情况,写出的却是“词不达意”。

一切还得靠手语翻译!一个人的命运在你手上,你给我靠猜?唐帅曾激愤地说过。

有时候,翻译人员翻译错误,会直接影响检察官或者法官的判断。

有时候,手语翻译不懂“方言手语”,会导致庄严的庭审被迫“中断”。

还有的时候,“这些请来的手语翻译的背景,以及他们跟被告、原告的关系都没办法完全调查清楚。”

手语翻译在聋哑犯罪嫌疑人跟前“地位显赫”,毕竟所有的口供、是非曲直都依靠手语翻译的“一张嘴”,少数无德的手语翻译趁机向聋哑人索要钱财。

“这是真的,刚开始有多次‘进宫’的聋哑人给我讲‘花钱消灾’的事,我很震惊,完全不敢相信。后来我出来做律师,看审案视频时,竟然发现有手语翻译打着手势和犯罪嫌疑人讨价还价,五千,我待会儿跟警察往好的方面说。啊,三千?三千不行,太少了。”唐帅告诉我,“当普通人遭遇到莫名的指控时,会用尽所有语言为自己辩护、为自己证明,但聋哑人不行。因为自身生理缺陷,连捍卫自己的清白都变得特别困难,他们的发声需要跨越太多障碍,很多时候遭遇恶势力不得不低头。”

年轻的唐帅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好的手语翻译,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公务员。然而,他却一次次被各种案例震动,最终开始思考自己站的位置,是不是离这群最熟悉的人太远?

“我不仅为那些犯了错的聋哑人难过,更为那些备受欺凌却有苦难言的聋哑人心痛。”

比如,聋哑人被拐卖进黑砖窑当奴工,除了任人宰割他们别无办法。如果没有意外地被救出来,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即使在正规的企业工作,老板拖欠工资、克扣工资,聋哑人也无处申冤,明明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连说一句求助的话都无人能懂......

7年间,唐帅在公安局见证了无数聋哑人的悲情故事,同时他发现,“我接触了上千个与聋哑人有关的案件,但是会手语的律师却一个没见过。”

即使配备手语翻译,律师们也很难与聋哑嫌疑人交流。因为,手语对地名和法律专业术语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看守所、监狱,在法律案件当中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但在手语翻译中却可以用同一个词代替。

——我精通手语,学的是法学,那么,我可不可以离那群求告无门的聋哑人再近一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