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专题 > 民族复兴专栏 > 正文

美丽乡村|余璟:行走在大巴山深处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余璟    日  期:2020年12月3日      

 

 

(一)

千里大巴山,挽起川陕鄂渝,宛如一条盘桓在神州大地中西部、腾挪于宇宙天地之间的青色巨龙。

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河鱼乡位于城口县东北部,海拔在860-2500米之间,属于高原山地。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常年气温21℃,四季分明,凉爽怡人,呈现出“春看绿叶夏纳凉,秋观彩叶冬赏雪”的绚美景观。

在河鱼乡考察,最令人迷恋的是神田草甸。它位于陕西与重庆交界处的界梁上,海拔2500多米,恰似镶缀在城口这颗生态明珠之冠上的最炫彩夺目的绿宝石,这里处处彰显出凌霄仙界的天国神韵。

一条新修不久的炒油路,记不清穿过了多少个深沟峡谷,绕过了多少个“山路十八弯”,才从密林深谷中蜿蜒爬升到了这云端天界。刚刚才弯弯拐拐的山间公路,到了眼前一下子变得平坦开阔了起来,像一条玉带直铺向遥远的天边。

从车窗外望去,原来那一座座如穿天剑般耸立在云雾之中的高峰,已彻底低下了它们高贵的头颅,全都顺顺贴贴地匍匐在我们的脚下。一列列山脉拱起青苍的背脊,逶迤连绵,如大海上愤怒的波涛般奔涌而来,转瞬间又消逝在了眼皮底下,霎时我们像变成了一群搏击长空的大雁,在无垠的大海上骄傲地飞翔。

山色由远及近,从暗灰到苍蓝,又从浅绿到葱绿,层次分明,像是国画大师们匠心泼染出来的彩画。明媚的阳光将一片片云影投射到群峰之间,颇似仙女们巧手绣制的一幅幅精致的图案。偶尔从云缝中洒下的几束鲜亮的光斑,犹如万山丛中绽开的一簇簇金色的花朵,令人心旷神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车子载着我们在云端漫游,全车人都兴奋得“哇!哇!”直叫,那是用任何语言和修辞都无法表达的兴奋和惊叹。

放眼望去,天高地远,前面是辽阔的高山草甸,像蓝天下铺展开的一张硕大无边的彩色地毯。那微微凸起的山峦浑圆如玉,恰似少妇那丰满而性感的胸脯,羞涩地紧裹一身绿纱碧裙,仿佛能听见她体内“噗噗”颤动的急切心跳,充满了原始而野性的激情。整个山野上,除了零零星星地长着些不知名的墨绿色的小灌木,全都密密实实长满了各种茂密的野草野花,或粉红,或葱绿,或浅黄,或暗紫,或青黛,或幽蓝,像一幅缤纷绚丽的五彩油画。

天是那么的高,高得深不见底、无穷无尽。天是那么的蓝,蓝得像幽邃晶透的蓝宝石、蓝得像澄碧无边的大海,蓝得我们的眼睛发亮、心尖发痒、细胞滚烫。那漂浮的白云,有的像放牧的羊群,有的像翻卷的浪花,有的像飘飞的棉絮,有的像高耸的群山……真是百态千姿,让人浮想联翩。

沿着公路的两边,停着不少自驾车和房车,几顶红红绿绿的帐篷搭在路边的草丛上,还有几辆白色的跑车停在路边,在灿烂的阳光下犹如一粒粒闪烁的珍珠,显得格外精致而珍贵。山梁上,道路边,草坪里,一些游客正举着“长枪短炮”对着四周的景色在“啪啪啪”拍个不停,看来早有人把这儿当成旅游者的胜地、摄影家的天堂了。

终于,我们一行人沿着曲折的小路,急不可待地爬上了附近最高的山岗,站在山巅,极目万顷,山峦起伏,绿波浩荡,瀚海无垠。或坐立,或奔跑,或仰卧,徜徉脊顶,熏风澹澹,满地锦绣,不禁让我心驰神往、思绪绝尘,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与超脱。那一刻,我们仿佛置身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眼前虽没有成群的牛羊,但在我们丰富的想象里岂止是牛羊,就连那驰骋疆场的骏马、那风尘滚滚的狼烟、那搏击苍穹的雄鹰,还有那些传颂千古的英雄史诗和那些激荡山河的神话故事……就像一幕幕电影在我们眼前浮现。

此时此刻,大家不约而同地扯起嗓子大声吼了起来:“呜——哇——!呜——哇——!”“喔——嚯——!喔——嚯——!”沙哑的声音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广袤的天宇下久久回荡。那些被长期禁锢在城市钢筋水泥中的激情终于有了释放的机会,顷刻间,像决堤的江河,一泻万里,恣肆汪洋。

时值夏秋之际,密密的草地上正是姹紫嫣红开遍:有的花白得细碎、白得精致,像灵巧的雪花;有的花粉面含春,像小姑娘娇羞的面庞,像晨雾中晕染的朝霞;有的花鲜红欲滴,像燃烧的火焰,像喷血的落日;有的花金黄纯粹,像灿烂的星光,像月亮般杏黄的脸蛋;有的花一片幽蓝,像忧郁的精灵,像蓝色的妖姬……各种花色妖艳,风姿绰约,美不胜收。花态富丽:有的像喇叭,有的像玉碗,有的像金钟,有的铃铛,有的像瓷片,有的像褶皱的衣裙,有的像张开的鸟翅,有的像垂下的冰挂,有的像燃烧的红烛……每一种花都让人心肝宝贝似的百般怜爱、欲罢不能,就像面对自己深爱的恋人一样舍不得、离不开、放不下。一支支,一束束,这儿一丛,那儿一片,迎着山风,沐着阳光,在广袤的原野上争奇斗艳,如同色彩缤纷的云雾飘落在绿色的纱幔上,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沁人心脾,涤人情怀。

有一种花,我确实不知其名,它开着粉红色圆锥形的穗状花絮,高高的茎秆笔直地从浓密的草丛中钻出来,像几把粉红的利剑直刺苍天,又像几面高扬的旗帜在山坡上迎风摇曳,显得尤其温婉高雅、火热浪漫,远远招惹着游人。我们不约而同奔过去,像簇拥明星一般,争着与它合影拍照。

地面上的草,长得修长、舒展而美丽。有的像披在美女肩上的长发,柔顺的刘海如倾斜的瀑布一般,紧紧地贴在地面;有的粉面娇羞,玉立亭亭,在风中花枝招展,像是在含情脉脉地等待佳人的到来;有的青葱玉嫩,袅娜纷披,低调而温馨地候在一旁,恭候客人的光临。随行的美女作家陈英一身红衫,在娇宠的阳光下更显青春靓丽,她或仰躺于草丛,或侧卧于山岗,或端坐于花草间,或玉立于山岚上,在镜头中迎着徐徐清风笑得格外灿烂,像一支山野上盛开的红玫瑰,惹得百芳嫉羡、群仙赧色,几位帅哥争相与她合影留念。美女作家罗晓红一袭天蓝色的长裙,配上浅紫色的围巾,在碧绿的鲜草丛中笑颜如花,显得异常惊艳妖冶,如仙女下凡一般。同路的艺术家们齐聚在山巅,顶着白云,映着蓝天,衬着野花野草,摆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姿势,欢呼雀跃地定格下了自己靓丽的身影。

站在高高的草甸上,北望八百里秦川乾坤朗朗,南瞰川渝烟云日月昭昭,感受大巴山的荡气回肠,原本郁闷的心胸顿时豁然开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心如明镜台,无处惹尘埃,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解不开、理不顺的世间烦忧呢?真应该感谢大自然的博大与包容!

 

(二)

在河鱼乡,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仰头便是笔立的山峰直插云霄,鸟在云中翱翔,雾在山间环绕,路在绝壁上延伸,希望在云端唱响。

在河鱼乡,峰峦如聚,山谷幽深,村村社社山环水绕,临水而居。这里的每一座高峰都孕育着美丽的神话,每一条峡谷都流淌着动人的传说,每一个村社都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创业故事。

藏在大山里的河鱼乡,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

一条条公路如梦中的飘带,或随河谷延伸,顺风顺水;或盘山而行,峰回路转;或闯关夺隘,跨谷穿岩;或蛟龙腾空,穿云破雾……逢山开路,绝壁凿道,遇水架桥,深涧飞虹,不禁让人钦佩河鱼乡人民勤劳勇敢、不畏艰险、敢于开拓、艰苦创业的精神。

一条条溪流依山势婉转,逶迤前行,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时而隐、时而显……溪水变着调子一路欢歌,时而叮咚作响,时而哗哗奔流,时而深情款款、微语呢喃,时而波光粼粼、游鱼喋喋。小溪就像河鱼人民一样乐观开朗、欢快畅达、柔美多情。

在河鱼乡,一面是山如玉簪,突兀挺拔,玲珑高峙,直抵苍穹;一面是一股股清流从山脚下浸出,莹洁清明像是大山因激动而挤出的眼泪。这眼泪,从嶙峋的石缝间、从茂密的丛林里、从幽冥的深谷中,汨汨滔滔喷涌出来,在河鱼乡境内汇成了鱼肚河和平溪河两条主要的河流,无数条涓涓细流像毛细血管一样紧连着周围大山的每一根神经,传递着大地的温存与厚爱,恰似一首首抒情的小诗,在咏颂山里人甜蜜的生活。

在水流潺潺的平溪河两岸,满是高大挺拔的枫杨树,浓荫密匝,形态婀娜,枝叶婆娑,紧紧护卫着两边的堤岸。河堤、河道明显是精心修整、清理过的,小桥、凉亭、座椅、观景平台、鹅卵石铺就的路面,每一样都装点得恰到好处,一点不像是偏僻的山村,到像是城市中心的某处公园。河水清浅,激流汤汤,明澈见底,游鱼、细石、水草、虾米、螺丝、沙贝……历历可数。

清早起来,坐在小河边,凉风冉冉,渌水悠悠,芳草萋萋,任清凉的河水从脚丫间沙沙流过,任清脆的鸟鸣在耳边婉转悠扬,任柔柔的轻风随意梳理着枫杨树飘逸的花絮……望着两边碧绿高耸的山峰,望着琉璃般瓦蓝瓦蓝的天空,吸着像刚过滤过的负氧离子,心净如洗,神清气爽,阵阵惬意随天边的朝霞悠然绽放。此时此刻,真能体会到那种“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妙境。

漫步在鱼肚河边,两岸人家依山而建、逐水而居,白墙红瓦,画栋雕梁,像一排排匠心雕刻的艺术品,衬托出大巴山人特有的人文情怀。沿河前行,木舟横斜,虹桥卧波,亭廊点缀,绿树掩映,各种野花野草挂满堤岸;时而鸢飞鱼跃,时而鹤舞燕翔,时而人欢鸟唱,时而蝶恋花魂,如置身武陵仙境。一溪碧水倒映两岸青山,一川烟霞氤氲十万人家。每家每户门前都挂着一幅楹联,联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河鱼乡人民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忽然间,一对正在游泳、嬉逐的男女从河的上游飘了下来,恰似一对琴瑟和谐的音符。女子裹着一身白色泳衣,套着一个蓝色泳圈,像一朵水中盛开的玉莲;男孩光着红铜色的臂膀,护在女孩的旁边,像白龙马护着小龙女,须臾不离。他们彼此弄情飞语,漾起阵阵梨涡浅笑,如鸳鸯戏水,不时激起一簇簇晶莹的浪花,这一灵动的意象让我忽然想起了唐宋诗词中那些婉约的诗句,想起了华万里老师的那“轻轻的惊叫”,仿佛整个山乡一下子变得柔曼多情起来。

在前往畜牧村丝绵园露营基地的途中,车在峡谷中沿着潺潺的溪水斗折前行,抬头是嵘黛峨绿的群山和湛蓝深邃的天空,低头是清透潺缓的溪流和蓊郁蓬松的草木。沟壑两岸绿荫森森、绯红叠翠,缥缈的白云在山尖上悠游,我们像穿行在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壁画之中。

在畜牧村,一棵棵高大粗壮的核桃树均有上百年的树龄,或耸立于古道旁、或匍匐在溪水边、或攀附于岩石上、或静候在屋檐旁、或峙居在院坝边、或藏匿于老屋后,像一位位守护大山的时光老人,撑着遮天的巨扇,虽满脸沧桑,岁月留痕,却笑盈盈地捧出累累硕果,庄重地奉献给这里的山民,一代又一代,无止无休,生生不息,兑现着大山对山民的承诺!

丝绵园露营基地,藏在大山深处的一条溪流边,一条平缓的石板路与外界相通。在沿着溪流两边的丛林中,建了不少木质的六角亭,亭子里都备有圆木桌和塑胶凳子,周边林子宽敞,可供游人随时安营扎寨。饮水可以就近取,柴火可以就近拾,食材可以就近采摘或购买,全是当地土货,比如土鸡、土鸭、腊肉、香肠等等。一顿午餐,尽是山里的土特产,色香味美,吃得大家伙酒酣饭饱、腰圆肚挺,久久不肯散去。

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人们对情人最美满的向往。《诗经·周南》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的诗句,大致是说人生在最美好的时刻,遇见了梦中最爱慕的那个人,就想和她(他)生生死死相守在一起,永远不分离。也许,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关于“情人”的理解吧。

在平溪河畔的大山脚下,在云雾缭绕的峰峦翠谷之间,藏着一个著名的“情人谷”。情人谷,其实是平溪河在下切一段破碎的陡崖时而形成的一段乱石沟。神奇的是在河水的不断侵蚀冲刷下,沟里形成了一个空旷幽深的大石洞。走近洞口,只见一小石潭明澈见底,一股溪流从洞中潺潺流出,清水澹澹,凉风悠悠,似乎洞深不可测。一群穿红着绿的男女艺术家们大胆地往里探进,里面洞庭宽阔,石凳圆平,光线明朗,环境幽静,确实是情人幽会的好地方。大家争相举着手机、相机,摆出各种撩人的姿势,定格瞬间的美丽。阳光从石缝中斜射到对面的崖壁上,像涂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粉,真有几分像情人们妩媚娇羞的面庞。

无巧不成书,正当我们在领略这洞的神奇时,一对正在交媾的蓝蜻蛉(又叫豆娘),上下重叠成一个精致的几何造型,悄悄停留在了我的左手臂上,这不就是一对幽会的情人吗?我立即举起手机准备留下这旷世的情爱瞬间,只可惜那对蓝蜻蛉似乎发现了不妙,马上闪开,飞进了情人洞,留下一串遗憾。但也许是我错了,确实不应该去惊扰这一对缠绵的情人。正在惋惜之际,另一只掉单的蓝蜻蛉又飞到我手腕上来了,两只大大的蓝眼睛滴溜溜盯着我转,一点没有害怕和害羞的感觉,任我摆拍。后来,我把那组照片也发到了群里,得到了众多人的点赞。“我又没有和情人干见不得天的事,害怕你曝光吗?”也许那只蓝蜻蛉就是这样想的。

在当地工作人员的指示下,我们在洞口左边的石壁上发现了一幅天然的壁画,恰似一男一女相拥在一起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所谓“情人谷”的由来,大概就源于此吧。就在这石画的前面沙堆上,插着许多燃过的香烛和放过的鞭炮纸屑,看来人们早已把它当成神在崇拜了,怪不得在洞口外的各种树枝上、石崖边和沿途的栏杆上,到处挂满了红绸、红布,当地人叫“挂红”,那是民间的一种避邪求吉的习俗。看来周边确有不少善男信女来此禳灾祈福,了却心愿。正因为此处香火旺盛、信徒众多,当地政府围绕着“情人”这一主题,已在这河谷的边上建起了多种旅游设施,可供游人吃住游玩。当我们晚上乘车路过时,只见景区内游人如织,灯火如萤,看来这里已是比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了。

一个本来贫瘠的山沟,一旦赋予了它文化旅游的内涵,一下子就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金点子”,这不得不佩服主政者的聪明才智。

 

(三)

裹着阳光的纱幔,套着白云的围脖,鹧鸪声声里,大巴山终于从沉睡中醒来。

漫步在平溪河边,两岸是茂密的庄稼地。青葱碧绿的苞谷地里,间种着成行的土豆、魔芋、紫苏、独活和刚开花的向日葵、茄子、海椒等农作物,一片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地面上,挤挤密密长满了绿油油的小白菜、萝卜秧、汉菜苗、韭菜叶等,像青葱玉嫩的绿色音符,细细碎碎挤满了每一个角落。在土坎边、藤架上、道路旁,密密匝匝挂满了南瓜藤、丝瓜藤、黄瓜藤和刀豆藤等各种藤蔓植物,每一根藤下都孕育着一串串沉甸甸的惊喜。虽然已经立秋了,但这里恰似初夏时节,处处充满了饱满的激情,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我对地里的魔芋、紫苏、独活这些特色植物充满了好奇,城里人少见,即使有多年农村生活经历的我,也知之甚少。

关于魔芋,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神奇的美食,但它圆柱形叶柄一支独撑的植物形态,我却是第一次见到。传说炎帝的夫人麻婆娘娘投胎后,走遍神州大地,遍寻能让人吃的各种食物。一天,他们夫妻俩乘着白鹤,来到白鹤洞山上的老虎垭,只见漫山遍野横七竖八死了很多人,麻婆娘娘找来当地土地老爷询问究竟,才知道前几天有一西天魔鬼撒下了一些黑乎乎的东西,这里的人们因闹饥荒饥不择食,捡吃了这些黑果子后,全部中毒身亡。土地说,这魔鬼撒下的黑果子就叫魔芋或鬼芋,想吃它必须加一种秘方炮制后才行,但这秘方就掌握在魔鬼手里,他无论怎样都不肯拿出来。麻婆当即在老虎垭上垒起七星灶,砍来粟木柴,对着西天焚水煮西天魔鬼,烧煮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把魔鬼烧成了灶灰,煮成了碱水,并用这碱水来熬制魔芋,果然吃起来美味可口,而且风味无比,从此魔芋这种神奇的食品便养育了华夏子孙一代又一代人。如今,魔芋已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老幼皆宜的美食,它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是人人都喜欢的绿色健康食品。

紫苏,既是一种绿色蔬菜又是一种保健药材,其嫩苗紫艳薄粉、清香柔嫩,可以做拌料,也可以直接炒着吃或汆汤。而苏籽油既是一种绿色的食用油,又具有中药保健功能,其中含有维护大脑和神经功能所必需的因子,能抗血栓降血脂,预防癌变、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抑制变态性病症等,如果长期食用能美容养颜、延年益寿。

独活,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我曾经在父亲的药房里见过它成品药的影子,其植物形态我还是第一回认识。独活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具有祛风、去湿、止痛功能,主治伏风头痛、腰膝痹痛等病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鱼乡的人们充分利用这独特的资源搞特色种植,既种玉米、土豆、蘑菇、魔芋等粮食作物及绿色蔬菜,又种各种中药材和核桃等特色经济作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家都有自己发财致富的门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蛰居大山腹地,四季花开不败,什么多彩的格桑花、娇艳的野牡丹、灿烂的金露梅、粉玉如烟的紫菀花、羞红娇滴的白头翁、形态怪诞的狗蛋花、嫩白浅黄的金银花、白盘金盏的马兰花、幽蓝柔美的鸢尾花、紫花浪漫的醉鱼草等等,大巴山是一个神奇多彩的大花园。

靠山吃山,这里的山民祖祖辈辈学会了利用大山丰富的花源创造甜蜜的生活——养蜂成了部分山民一生幸福的职业。他们或在山坳上、或在大山腰、或在院坝边、或在屋檐下、或在菜地旁,摆上几个、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自制的蜂巢,靠养野蜂脱贫致富。仅畜牧村四社的蔡必柱一家,年产蜂蜜就多达1000余斤,靠卖蜂蜜一年就能赚上万元。据悉,在河鱼乡的1000多户山民中,90%的山民都在从事各种家禽、蜜蜂、蘑菇等特色农业种养殖,到目前均已实现了脱贫奔小康的目标。

很多人都知道,城口最有名的地理标志产品是城口老腊肉,它也是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产沿袭了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民间加工秘方,经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心熏制而成,其肉质精良、香味纯正、营养丰富,享誉全国,远销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在河鱼乡老百姓的餐桌上,我们每顿都吃到了村民们自己熏制的鲜香可口的特色老腊肉,或切成片、或砍成坨、或剁成小颗粒,或凉吃、或伴炒、或炖煮、或做包料、或拌面食,怎么吃都香喷喷、脆生生、糯滋滋的,让人胃口大开。在河鱼乡家家户户的火塘上,都挂着一块块、一串串、一溜溜、一坨坨的陈年老腊肉,或宝肋或香肠或腿筋或猪头,乌溜溜、黑乎乎、黄熵熵、金灿灿、油沁沁,只要你望一眼,就足够令你垂涎三尺。

很多人不知道,城口最名贵的一道野菜是岩耳。这种采自悬崖峭壁的菌类食物,是一种十分名贵的食材,因为它十分稀少、不易采摘、生长时间又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所以极为珍贵,中央电视台曾为此做过专题报道。记得我们在参观平溪村农耕博物馆时,就看到过一张照片:三个身强力壮的中年男人,每人身上缠着一大捆绳索,神情自若地站在一壁高高的石岩边。据介绍,这就是目前城口县仅剩的三位专门从事岩耳采摘的传承人,他们继承了祖传的技艺,每次采摘都像是踩着钢丝在绝壁上跳舞,那是一种玩命的绝活儿,稍有不慎便会落得粉身碎骨,曾经有很多人为此命丧黄泉,岩耳之所以贵,那都是用生命换来的。这次河鱼之行,我们在平溪村“文老幺大巴山森林人家”寄宿了一夜,主人家不仅把自家的老腊肉、土鸡、土豆、河鱼、嫩糯苞谷、蒸甜南瓜、黄花地丁野菜汤做给我们吃,还特别有幸品尝到他们家珍藏多年的岩耳,一盘凉拌岩耳端上桌,满屋生香,味道确实异常鲜美,大家一人一筷,争抢得一干二净。看来主人确实把我们当成最珍贵的客人了。

 

(四)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河鱼乡的民居则是藏在大巴山深处最古老的乐府民歌。

这里是平溪村的“遇见·三十一涧”民宿酒店,该酒店随山势布局,枕山卧水,错落有致,风格独特,风情浓郁,像一曲质朴古雅的民间小调——自然亲切,抒情浪漫,典丽拙朴。

土墙,石壁,青瓦,木栅栏,慵懒的日子涂抹着记忆的乡愁;草棚,柴扉,青苔,老水车,闲散的时光铺满了岁月的尘迹;茶几,木凳,竹椅,古玩家私,沧桑中浸存着历史的余温;瓜棚,藤架,庭院,篱笆老墙,阳光下辉映出乡情的浓艳。

在这儿,时间像冻结了似的,一切仿佛回到了《诗经》中的国风时代。寻常巷陌,斜阳幽径,浅草绿荫,任游丝晃荡;青山碧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随飞絮悠飏。两盏淡酒,一杯清茶,半卷残书,于袅袅炊烟中细品诗韵流年;半壁围栏,一川烟雨,两袖清风,于茕茕草亭下独享至淳清欢。

几栋精致的小木屋藏在后山上,有曲曲折折的木质栈道串珠钩连,每一栋小屋就像一个温馨的鸟巢,掩映在密密的松林中,与树梢为邻,与清风相戏,与蓝天作伴。小木屋采用星空屋顶设计,360度视角无盲区,可以全方位观景。置身其中,伸手可摘云吹箫,仰头可揽月赋诗,怡然天得。

双人大木床、玻璃落地窗、泡泡大浴盆、氧吧大露台、烧烤啤酒吧、温馨小厨房,还有藤编吊灯、青花瓷瓶、粉色玫瑰和各种情调的小物件……每一样布置和摆设,都奔着人性的温情和浪漫而去的。

正如诗人华万里老师所说,这样的小屋最适合情侣、情人和有情之人享用。随行作家李华老师分析很到位,人生的每一段情感都需要存放、都需要归处,而情侣是心灵相通之人,情人是情语相同之人,有情之人是一辈子相知相守之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懂得自然、懂得坚守、懂得回归,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住这样的小木屋。

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小屋里,待一切归于静寂,一对小情人独对风月,执手相拥,胶漆与共,观星移斗转,赏暮霭流岚,听松风鸟语,沐皓月星辉,两情相悦,云雨相惜,灵犀相通,无需任何语言,便心领神会,如此百般滋味,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神仙眷侣么?

冥冥之中,陌上烟花灿烂,红尘滚滚纷纭,于晨光熹微中似与伊人陌上巧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如玉,伊人若梦,谁不艳羡呢?“你来还是不来,我都在这儿等你!”于是在期盼中等待,等待在这北纬三十一度相遇,等待在这三十一涧民俗馆里相识,等待在这平溪河畔相知,等待在这宁静清幽的小木屋里相爱。

清茶一杯无别事,闲庭等风也等你;淡酒独酌了无趣,醉里梦花也梦你。等待,梦你,成了这里一道绕不开、剪不断的情缘。

草木有情,山水有意。是大山,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感动。一个星光满天的夜晚,我们在平溪河畔观赏了一场大型实景剧《山恋·河鱼》。小小一个河鱼乡,竟将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相融合,深入挖掘当地民间故事,艺术地融入神话传说,并结合山水风情、时代精神,精心打造了一台令人震撼的文化大餐,不得不佩服河鱼人的大智慧、大气魄、长眼光!

《山恋·河鱼》以河鱼乡流传的“金牛与如玉”爱情故事为原型,讲述了农村青年金牛为救爱人如玉,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变成一块石头也要守护在爱人身边的凄美爱情故事。舞台以当地的山水、民居、院坝、河套等实物为背景,辅以不断变幻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段,通过部分专业演员和众多当地群众的全力配合、倾情演绎,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剧情跌宕曲折,情节感人至深,在演绎“农耕文化”的同时,还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钱棍舞、山歌小调等植入表演环节之中,艺术地展示了河鱼乡的地域特色、乡风民情,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城口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展现了城口人民奋力脱贫奔小康的新面貌、新气象、新成果,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一个村建一个博物馆,这在整个重庆也不多见吧。走进平溪村农耕博物馆,在室外,一边设有“农耕年华”雕塑,展示的是一位老农正光着膀子、赶着牛,在炎炎烈日之下“嘘嗤嘘嗤”地耕地。这情景,让人顿时联想起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老诗句。中间是宽阔的晒谷场。另一侧是棚顶长满绿色苔藓的茅草屋和圆柱形的谷仓,谷仓上写有“五谷丰登”几个字,让人不禁回想起童年的老家秋收时的情景。走进博物馆内,什么石碾子、石磨、犁头、耙子、撮箕、筲箕、蓑衣、斗笠、錾子、手锤等等,各种老旧的农具家私一一呈现在眼前,琳琅满目,让人无暇顾及;还有杀年猪、熏腊肉、吹唢呐、跳钱棍舞、办红白喜事等多种场景展示,并辅以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生动地还原了大巴山地区原生态的农耕文化。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展示内容,让我们不经意间又回到了从前,那是一种幸福而又心酸的乡愁。

这次河鱼采风,我们领略了大山的美丽和惊奇,感受了河鱼人贴心的热情和关怀,呼吸了山乡清新而又恬适的空气,欣赏了凄美动人的情爱故事,品尝了鲜美可口的农家饭菜,聆听了大山深情热烈的呼唤。我深深体会到,大美河鱼正紧跟着新时代的步伐,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变得愈发豪迈、自信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