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其他 > 正文

李明忠:精神的契合与诗性的绽放

——高晓涛散文集《我在铜梁等你》序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李明忠    日  期:2020年12月4日     

 

多年前,在铜梁作协的聚会上,纤纤走来一个陌生的女子:双颊白皙圆润,眼神柔中有刚,一脸静气,满身书香。她,就是高晓涛,刚刚经历了生活的重大变故,为了炽烈而深沉的爱,将自己连根拔起,从陕西汉中空降到重庆铜梁。

那以后,我陆续读到她的剧本、歌词、散文。我发现,晓涛有率真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她按照天性自由地写作,一切对天性的压抑,对思想的左右,都不苟同,不容忍,而且奋起反抗,与之决裂。这样的个性绽放在散文中,有心灵的真实写照,有生活的深刻体验,有最直接、最畅快、最自在的言说,饱满的内心世界与丰富多彩的生活激荡交融,清醒地感受到当下的每一次心跳,生动地传递出爱的勇气和力量,给读者温柔的安慰和有力的鼓舞。

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故土的思念,她行走于汉中和重庆的山山水水,感受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契合自己的思想精神,着意绽放诗兴的情怀,结集出版了《我在铜梁等你》,凡《行走》《思悟》《记忆》《你我》《感怀》五章,或记游感怀,或洞察世象,或审视文化,或关注当下,呈现出她近年来创作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她对客观世界的深刻体验和创作追求。

这本集子,有以下特色:

情深意切,真实心灵的自由呈现   优秀的散文作品必然是作家心灵的真实写照。袁枚宣称:“诗者,各人之性情耳”。刘半农提出“心灵所至,尽情发挥”。散文要见证心迹,只有注入“我”的个性,染上“我”的色彩,倾诉“我”的情感,表达“我”的发现,体现“我”的风格,才能写出有别于人的、最真切的体验,才能增加作品的辨识度,在文坛上争得立足之地。 

这个集子中写山景的文章,可以看出高晓涛在这方面的努力。《山中约茶》,有一种回归自然、踏足林泉的舒适和惬意;《山中听雨》,听出水墨画的意境,听出沁入心底的清凉,听出心灵的快慰和满足;《回乡之路》重重叠叠,盘旋着疼痛、苦闷和焦虑,是阻隔幸福的屏障,却又是最深的乡愁和牵挂;《又见南山》,见出的是心灵的寄望,凝重而无言。思与境偕,物我两冥。作家的情感从心中奔涌出来,随着流岚飘飞,融化在空蒙的山色里,山风入怀,作家的心灵舒展开来,把无知觉的自然吸入自我之中,享受着心灵的满足和愉悦。生活的情调,文人的浪漫,心境的恬淡流淌于字里行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于是,自然山水有了灵秀诱人的生命,有了绵绵情意和融融快意。

亲情为散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间的生与死、苦与乐、希望和绝望牵动着作家的情怀。在《忆奶奶》中,奶奶是幸福的凝结点和加油站。在《清明的追思》中,公公生命不已,爱子不息。在《我和你》中,母爱消融叛逆,守望爱子走出青春期的疾风暴雨。这类散文深沉中透出炽热,困境中预示着转机,凸显了心灵的悸动,辐射出感人肺腑的冲击力。作者抓住最感人的细节,写出了最耀眼、最温暖、最揪心的生活故事,我们从中体会到深情,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生活的幸福与艰辛。

肝胆相照,诚实品格的直接书写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的美学观点。散文的“诚”是诚实,肝胆相照,有啥说啥,不矫饰,不做作,为文得体、客观,不看风向,不问气候,尊重事实,书写常识,反思历史,洞察当代,直面生活中的不幸和痛苦,鞭笞社会的丑恶和阴暗,悲悯底层的不幸和煎熬。

这是一个作家应有的美好品德和操守。拥有它,需要勇气,还需要做好挨骂的准备。优秀作家是社会的良心,给时代一把尺子,用来丈量时代精神的高度,社会才不至于滑向堕落和麻木,才能写出经得起时间淘洗的佳作。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雪莱给拜伦的信中,也强调过诗人人格的重要。他要求诗人“成为一种源泉,让他人的心灵吸取力量和美。”而今,很遗憾,这样的美德和操守,很多作家抛弃了!

在高晓涛的集子中,我看到了用真诚品格写出的佳作。《雨后》关注底层,写残疾人在臭脚中谋生活的自信和从容:凭本事讨生活,没有卑微和下贱。《老妇人》写拾荒老妪的丧魂落魄,是因为丢失了买眼药的十多块钱。《夏夜》写贫困老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寻觅破烂的难堪和艰辛。这类作品在集子中虽然不多,却是一大亮点,体现了作家的审美追求,值得大书一笔。文学是弱者的文学,是血与泪的文学,只有把最无助、最艰难、最痛苦的生活,写得越生动,越真实、越具体,这样的作品就越深刻,越感人,越伟大!

如话家常,美好精神的朴素表达   高晓涛的散文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语言朴实无华。在平淡从容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读到温情似水的故园之情,读到含滋蓄味的山水之思,读到荡气回肠的人伦大爱。风华从朴素中来,她得到了朱志清散文的真谛。她的朴素不是一杯白开水,细品有滋味,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朴素中出诗画。我们看看《芦苇荡荡》的一段文字:

芦苇通常在秋日最为茂盛,花开时白绒绒一片,如梦一般迷离。芦苇的色泽不全然是白,而是白里透着黄,色彩虽单调了,但若以水为背景,就呈现出一种朴素的美感,有了阳光的照耀,又在朴素中变化出缤纷的色彩。

这段文字呈现出一幅诗意画,芦苇生机盎然、朦胧飘逸,浴着金色的阳光,变幻出缤纷的色彩。 

朴素中见深情。《铜梁小面》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碗热腾腾的面上桌,一家三口捧起面碗“呼哧、呼哧”吃着,时不时你挑我碗里的,我尝点你碗里的,把一碗面吃得活色生香、意味绵长。吃完面,再喝一杯甜甜的豆浆,空了一大早的胃迅速妥帖起来。

活蹦乱跳的文字,给人温馨甜蜜的感觉,热腾腾的生活场景扑面而来,有飘起来的轻盈,有沉下去的饱满。

朴素中出哲理。《慧光寺的银杏》写深秋的落叶,展示惊艳的美景和磅礴的气象。文章结尾这样写道:

每一片落叶都有它的成长史。它的凋零是死亡,也是重生,用割裂过去的阵痛,来拥抱创新与更替,这才是真正的成熟,也恰似齐天地、得逍遥的极致境界,生于泥土,复归泥土。

文章泼墨于落叶,却是意在言外,写生命的成长、衰亡和新生。这样的文字使人掩卷深思: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永远青葱的梦,即使在寒风中飘零,也希望枕一宿暖梦重返枝头,然而,生关死劫,谁人能躲?“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割裂过去,拥抱未来,未必不是好事。文字语近情遥,有弹性,有张力,如咀嚼橄榄,意味悠长。

高晓涛的散文,在结构的营造、氛围的渲染、意境的呈现诸方面,都有斩获。文章或缘情而起,或顺意而发,或随物赋形,或闲适,或畅达,或谈哲思,自由地抒写着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使得散文摇曳多姿,缤纷悦目。

集子用《我在铜梁等你》名之,这是高晓涛的一首歌词。那支歌首发,一天的点击率就突破十万。

生命创造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