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作协工作 > 正文

花街子,重庆下半城的这条小街巷,藏着多少故事?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0年12月10日      

    来源:重庆日报

       一条渝中区下半城的小街巷,藏着多少故事?12月9日,由重庆出版集团、重庆日报、重庆市作协主办的《花街子》新书发布会在渝北区佳华·99艺术长廊举行。

▲12月9日,《花街子》新书发布会在99艺术长廊举办。 记者 魏中元 摄/视觉重庆

      《花街子》是重庆作家曾宪国继《嘉陵江边一条街》和《人市》之后,出版的第三部小说集,今年9月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在该作品中,他以渝中区下半城一条真实存在的小巷——花街子为“根据地”,以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和喝坝坝茶时听到的趣闻等为创作素材,描绘出充满温度的重庆市井生活画卷。这位77岁的作家仍在乐此不疲地书写花街子的故事,他说:“我爱花街子,花街子的魂已注入我生命中。”

▲《花街子》书封。(重庆出版集团供图)

      《花街子》讲述了哪些精彩故事?曾宪国为何对花街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与会专家学者如何看待曾宪国的创作?

       通过市井故事关照现实生活

      《花街子》以渝中区一条真实的小巷“花街子”为书名,由《入戏》《弥合》《别无他求》《南麻布的家》等四部中篇小说组成。

花街子是条短小的背街小巷。短到什么程度?在曾宪国笔下,“若点燃嘴上的烟,呼出的烟子还没在嘴边散去,街就走完。”小巷虽短,但给予了曾宪国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除《南麻布的家》外,其余小说的创作素材全部来自于花街子和喝坝坝茶时兄弟伙摆的龙门阵中,我将这些素材进行组合,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曾宪国说,小说中的市民,无论是从大山走出的农家女孩,还是热恋中的老人,都勇敢面对现实,执着追求美好生活,他们坚韧不拔、待人友善,是重庆人的缩影。

▲曾宪国与读者分享他心中的“花街子”。 记者 魏中元 摄/视觉重庆

其中,《入戏》讲述出身寒门的邱小惠在下半城打拼过程中邂逅爱情的故事;《弥合》写的是退休教师罗长贵丧妻后与儿子产生隔阂,亲情最终弥合了感情缝隙;《别无他求》写的是老年丧妻后的李渝山,不顾女儿反对,与亡妻的闺蜜易华展开的一段黄昏恋情;《南麻布的家》讲述了一家三口赴日本东京生活,房东松花奶奶帮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的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虽然彰显着重庆人耿直、豪爽的性情,但故事却有着强烈的现实关照,是当下一些社会现象的生动写照。

“我有很多工人朋友,他们和儿女相处融洽。反倒是一些知识分子朋友,和儿女之间总有一些隔阂。写《弥合》这个故事,是希望长辈和晚辈之间可以多一些换位思考,毕竟血浓于水。”曾宪国说,对亲情、爱情的探讨贯穿他的创作始终,“《别无他求》告诉年轻人,老年人也有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权力,应该尊重并理解他们的选择。”

为了让作品更贴近重庆人的语气、谈吐与腔调,曾宪国运用了原汁原味的方言写作手法。重庆出版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出版社在编辑过程中,保留了这种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让作品流露出巴渝风味。

      和其貌不扬的花街子难舍难分

在日常生活中,曾宪国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他喜欢听古典音乐、冲咖啡、看电影,但他生活中最难舍难分的,还是充满烟火气息的花街子和坝坝茶。

曾宪国是如何与这条小巷结下不解之缘的呢?“上世纪80年代,我进入重庆日报副刊部工作,重庆日报家属院紧挨着花街子。”他说,“我熟悉这条街,就像熟悉自己身上的每一片肌肤、每一寸血管,这是一个让我感到舒适、惬意的地方。”

▲12月9日,读者与重庆作家曾宪国(右二)交流。 记者 魏中元 摄/视觉重庆

      曾宪国14岁时就踏足社会,当过搬运工、电工、炼钢厂工人、煤矿工人、外线电工等。“我在城区供电局一干就是18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被调到重庆日报工作的前一天都还在电杆上工作。”曾宪国告诉记者,他在繁忙工作之余喜欢喝坝坝茶,在那段岁月中,他听到了不少故事,认识了不少有意思的普通人。在他看来,外线电工工作是他与这些寻常百姓联系的接合点、认识社会的重要课堂、小说创作的源泉之一。

      进入重庆日报工作后,曾宪国在工作中采访了不少个体户,积累了不少创作素材,写出了《嘉陵江边一条街》《人市》《雾都》等作品。他说,他的创作成果和花街子的滋养密不可分。花街子在不少人看来其貌不扬,但在他的眼中却充满魅力——蹲在街上大快朵颐的民工、卖油盐酱醋茶的小店、开饭馆的商贩让他沉浸在蒸腾着热气的生活氛围之中,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

      “我生活的下半城,是我小说的立足之地,那里的人和事,构成了我小说书写基层人物的创作原素,那里人们的喜怒哀乐在我作品里得到了反映。”曾宪国说,他会持之以恒书写老百姓的命运。

      曾宪国小说的魅力,得到了业内人士关注和肯定。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石一枫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恰因对生活充满热情,曾宪国发现了一个烟火江湖,也发现了一条创作小说的独特路径。

      《人民文学》原副主编宁小龄则这样评价:“曾宪国是一个对世俗与市井万象充满激情的参与者、观察者和书写者,我们应该为他绘制的重庆下半城与花街子的小说版图,为他的地域性叙事,为他小说中熟稔的重庆方言,以及他书写的那些寻常百姓的命运,给予关注与肯定。”

      一个作家和城市相互守望

      与会专家学者如何看待《花街子》的文学特色呢?

      重庆市作协相关负责人说,从《花街子》中,可以通过作者真诚的书写,从普通市民的种种经历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诗人、散文家、市作协荣誉副主席李钢说,《花街子》是一扇观察普通市民生活的门,通过这扇门,可以感受到市民最真实的喜怒哀乐,感受到这个时代跃动的脉搏。

▲《花街子》签售现场。

      “《花街子》是一部很有辨识度的作品。”评论家、《红岩》杂志常务副总编欧阳斌表示,曾宪国是一个耿直、儒雅的人,他的作品中散发着老重庆的气场,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色。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张文浩进一步指出,曾宪国的作品是本土写作与现代视野相融合的典范。他将生活体验融入写作的同时,淡化了重庆作为现代化城市的摩登气质,其作品所折射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意义,“每篇小说都生动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情感,值得读者深思,小说开放式的结尾则给读者以想象空间。”

      著名作家许大立说,陕西作家陈彦反映城市基层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装台》已拍成电视连续剧,正在央视热播,曾宪国的小说充满巴渝风情,完全有基础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搬上屏幕,“希望观众通过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走近重庆这座独具魅力的山水之城。”

      重庆日报相关负责人说,从曾宪国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作家和城市的相互守望和彼此成就。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生活,所塑造的人物就像黄桷树一样,不管土地再贫瘠,也能扎下根来,不仅能存活,还能活得繁盛。重庆日报将不遗余力扶持重庆作者,助力提升本土作者创作水平。

      记者:赵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