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其他 > 正文

李燕燕:无声之辩(连载六)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李燕燕    日  期:2020年12月24日     

原发于《北京文学》2020年第9期,同名长篇报告文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六、布道者

 

“我是个布道者,法律在无声世界的布道者。”唐帅说,“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声音不能仅仅停留在诉讼与辩护层面,我必须做的另一件事,是普法。”

有一件事是司法界公认的,那就是聋哑人群体的普法很困难。这些年,司法界在聋哑人普法方面作过很多努力,但因为多方面原因,结果不尽如人意。

传统针对聋哑人群体的普法宣传,是聘请律师和法官,开设普法宣传课,同时聘请手语翻译全程同步手语翻译,但这样的形式,收效甚微。

“一般的法官和律师,对聋哑人的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不清楚他们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所处的层次和水平,不可能制作出‘因人制宜’的普法课件;手语翻译并非法律专业出身,对法律专有名词的解释存在一些问题,且所用手语也有差异,影响了这种宣传形式的有效性。”唐帅解释道。

近年来,唐帅一直担任重庆大渡口区残联法律顾问,每个月会专门挤出时间,按时给区里的200多个聋哑人开公益讲座,告诉他们最基础的法律常识。

不仅仅在大渡口,唐帅奔走普法的身影,各处可见。不仅仅是媒体上忽略细节的侧写,更是一幕幕鲜活生动的现场。

我走访时,有人给我描述过自己在西安一个普法现场的所见,时间是2018年底。

在那场普法讲座开始之前,有一个小规模的欢迎会作为“头阵”。欢迎会在一处会馆小厅举行,那里一早就到了十几位聋人代表。唐帅进门的一瞬间,无声的情绪悄悄席卷了现场,是激动、是期待、是兴奋、是欢喜,很复杂。没有掌声,聋人的世界里没有“鼓掌”这个概念,他们并不知晓响亮的掌声可能带来的激昂效应。聋哑人自有他们的表达方式,在复杂情绪的带动下,他们用手语、用眼神、用嗓子里发出的低沉的模糊的声音,对唐帅进行热烈的欢迎。唐帅一面往里走,一面用欢快的手语回应。在一个普通的健听人看来,如此场面,安静又震撼。

普法讲座上,数百人的座位满满当当。听众几乎都是聋哑人,还有立志服务聋人的志愿者。

现在看来,聋人们都愿意积极参加普法活动,但早前的情形并非如此。在大渡口第一次搞普法讲座的时候,大部分的座位都空着,偌大的会场,只稀稀松松地坐了几个人。唐帅私下去了解情况,得到的反映是“有那个时间,我还可以多干点活”,“普法讲座有什么意思呢”。到第二次开展普法讲座的时候,唐帅用了点“小心机”,他委托几个熟悉的聋人朋友放出口风:“明天下午,唐帅律师会在普法讲座现场派送礼物。”果然,第二次普法讲座的现场,位子几乎都坐满了,来的人送块肥皂或是瓶洗发液。到第三次普法讲座,全坐满了,依然一人一个小礼物。到了第四次、第五次,座无虚席,但聋人们已经不是冲着一个小礼物来了,他们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唐帅普及的那些法律知识,是有用的。比如,若是在纠纷中被人拳打脚踢,不会再独自带着伤口回屋里掉眼泪,他们会借助法律讨回公道;若是用工单位刻意拖欠工资或者降低待遇,他们不再一次次卑微地向刻毒老板求告,而是转身用《劳动法》保护自己;若是有人给他们讲“天上掉馅饼”的事,他们会冷静地判断思考,诱惑实在太大的话,就给“唐律师”发个微信,问问他的意见。

对于唐帅来说,现场普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场普法的时间、空间和受众都非常有限。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随时随地惠及聋人群体呢?

2017年,唐帅团队制作了“帮众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通过线上视频一对一的方式来进行法律咨询和解答。视频上的一问一答,聋人收获良多。这个服务上线以后很火爆,全国聋哑人“排着队”前来咨询,每天律师团队的手机都不停地响着“当当当”的提示音。

20188月,唐帅又试着创办了一个“手把手吃糖”的普法栏目。视频画面里,有一左一右两个唐帅,左边的用较慢的语速解说着什么是“庞氏骗局”,右边的打着手语,中间则是配合解说的动画。

漫画中,他用“一只狼用高额回报欺骗兔子”作比喻,向聋哑人群体科普此类“庞氏骗局”,告诫他们提防身边那些不怀好意的“饿狼”。在这些节目中,唐帅自比为“糖”,使用简单易懂的自然手语,“希望节目就像糖果一样,每个聋哑人都吃得下去。”

唐帅没有想到的是,小小的“手把手吃糖”一经播出,会引起国内、特别是国际上一些媒体的关注。这则简短的普法视频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暴,外媒开始关注起这位“中国唯一的手语律师”,他的事迹甚至登上BBC的主页。

 

面对全国2700万聋哑人,“手语律师”唐帅一面用尽十八般武艺竭尽全力,一方面也期待着国内能早日出现一支像他这样,既懂法律又精通手语的律师队伍。

“既懂法律又精通手语”,涵盖了两个方面的要求。可是,精通手语,尤其像唐帅那样精通方言手语,就是不大容易达到的要求。且不说健听人学手语有无困难,最关键在于健听人能否完全融入“无声世界”,充分理解“无声世界”的思维模式和人格特质。就像一开始,唐帅把自己律所里的律师、实习律师全部拉去学手语,学习方法就跟学习一门外语一般,只不过是换成手势语。表面上看,大伙像练舞蹈一样,花枝招展,但是经过近半年的学习,唐帅一检验,才发现一点用都没有,这些健听律师与聋人完全不能交流。他这才明白,自己是特殊身世造就的能走进“无声世界”的健听人,这一点不可复制。

那么,这支后续的队伍到底应该怎么建呢?一次,唐帅观看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的视频,其中提到“港人治港”。他一个激灵,“可以让聋哑人服务聋哑人呀,只有聋哑人最懂聋哑人!”也许,只有聋哑人本身才能真正了解聋哑人想要什么,才能了解聋哑人目前所处的状况、水平、环境以及心态等等是什么样。

“当然,这也不是普通的聋哑人可以做到,能从事法律服务的聋哑人,还得有大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唐帅强调。

2017年,唐帅向全国高校发布了聋哑大学生招聘启事,从近百人当中挑选出5个,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团队。从20178月开始,唐帅对这5名聋哑大学生进行了为期1年的法律知识培训,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反应力、临机处置能力、逻辑判断等等,终极目标是将他们培养成法律执业者。

听说唐帅要培养聋哑人做律师,我很好奇地问了他一个问题:唐律师,这些人即便做了律师,在法庭上他既听不到法官说什么,也没法开口替当事人辩护呀?

唐帅告诉我,其实出庭只是律师众多工作中的一项而已,与出庭相比,大量的法律服务和援助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点小缺憾算不得什么。

  “我招的这5个聋哑人是有特色的,他们代表了两类群体。其中3个人戴上助听器是有听力的,而且也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准确来说,他们就是处于健全人和聋哑人界线中间的人,他们成为律师就会是聋哑人最好的服务者。剩下2位精通普通话手语和自然手语。所以我这个团队是精了又精。”

2018年重庆“两会”期间,身为人大代表的唐帅在议案中建议:成立一个独立的手语翻译协会,对涉及聋哑人的司法审讯录像进行鉴定,不让手语翻译成为“事实上的裁决者”。同时,成立协会还能对手语翻译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法律、医学等专业术语,制定翻译规范。

在提出这个议案之前,唐帅已经四处奔走呼吁,为筹备这个协会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但是遇到的困难阻碍很多,“这个协会至关重要,也是我未来几年最关注的事之一。”

唐帅在“两会”上提出的这个议案,相关部门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但这份凝结了他多年调研经验的议案,激起的反响并不那么大。

“结果正如预期,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绝非朝夕可成。”他说。

20196月,在各类报道中,媒体依然称唐帅为“中国唯一的手语律师”。这个勇气可嘉的青年律师,依然倔强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当然,所有的出发点,是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唯一”。

与唐帅不知疲惫的脚步一致,社会对于聋哑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关爱越来越多。让聋哑人沐浴法治光辉,幸福生活,除了积极普法,亦亟须给这个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解决其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200751日,我国《残疾人就业条例》正式施行。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以上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提供适当的工种和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超过规定比例或者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免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当下,许多企业都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成批招聘残疾人上岗。其中,聋哑人颇受青睐。

“虽然聋人在言语交流上有欠缺,但工作能力和智力并不比普通人差,手脚和双眼非常灵活,干起活来很麻利,也很敬业。”一位私营企业主赞许道。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残联在促进聋哑人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广泛接收企业发出的用工信息,及时发布到各大聋人群里,一个企业的招聘启事常常可以吸引来自全国的聋人;另一方面,他们深入企业当中,调查了解聋人员工的薪酬待遇落实情况,并据此实施保障。此外,还出台了各类创业指导意见和激励措施。

“聋人多从事流水线普工、操作工等职业,比起经常变化的工作内容,他们更擅长内容单一的工作,工作时反应很快。为了解决聋哑员工沟通问题,一些较大的企业设立了‘残疾员工关系管理’岗,招聘聋哑大学生统筹协调。聋人还活跃在服务行业,淘宝店里那个热情周到的‘店小二’,也许就是一个聋哑姑娘呢!也有聋人开网店做微商,收入不菲的。当然,还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在求职路上反复徘徊。在我们区,处于就业年龄段聋哑人的就业率已接近50%。可别小看这个数字,与前些年相比,一直处在增长当中。”重庆市某区残联一位工作人员说。

“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帮助聋哑人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让这个特殊群体不再被淡忘,不再被边缘化。”这是唐帅的心愿。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