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其他 > 正文

深入生活|赵域舒:“邢家桥之治”与“中国之治”

——我的邢家桥社区采访手记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赵域舒    日  期:2020年12月25日     

 

2021年新年快要到来的时候,关于邢家桥社区的书稿终于“杀青”了。这部字数约十二万字的书稿大约花费了三个月心血,是我入选2020年中国作协“深入生活”项目的作品。

像一个演员在“杀青”之后,依然沉浸在自己塑造的角色中,交稿之后的我,脑子里仍然萦绕着邢家桥的人和事: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建立于1993年,是重庆首批“农转非”安置小区。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初转非及搬迁新居的喜悦后,由于房屋老化破旧,历史欠账较多,社区居民一方面期盼改善居住环境,一方面又寄望于通过拆迁获得高额补偿,因此对社区安置房综合改造工作十分抵触。身患癌症的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抱着“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装着我们”的信念,带领党员干部“软磨硬泡”,一户一策,将群众的误解、谩骂变为理解和支持,不仅成功推进社区治理改造,让居民住上了满意的新居,将“民生工程”真正做成了“民心工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谢兰本人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然而在邢家桥的居民们开开心心搬进新居、迎接农历新年的时候,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这就是新冠疫情防控战。

老年人占比高、居民结构复杂、开放式社区环境、流动人口多、物业薄弱、协同力量少,这一切都使封闭管理面临严峻挑战,都是疫情来袭时,邢家桥社区凸显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风险、隐患。

而让人尤为揪心的是,因为地处两江新区中心地带,邢家桥社区距离重庆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站——重庆火车北站,仅4.3公里。

但社区书记谢兰,带领十四个社区工作人员,凭借老旧房整治期间积聚起来的人气,在大年三十吹响“集结号”,不到两小时集结了一百二十名志愿者,在大年三十当天就完成了对4253户居民和670个门面的第一轮全面排查。又于2020年2月7日到8日不到八个小时的时间内,火速搭建了14个封闭卡口,将一个开放式、单体楼多的社区,不折不扣按要求进行了封闭。

除了严“防”,还要采取各种充满爱的手段“控”,从大年三十到3月31日的67个日日夜夜里,不论是卡点“突击队”,摸排“侦察班”,民间“医疗兵”,还是疫情期间解决社区居民困难的“小二跑腿帮”,和纾解居民负面情绪的“婆婆陪聊队”,以及复工复产的安全“先行军”,邢家桥社区始终依靠群众力量,发动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和普通居民参与防疫工作,共同出击,连续奋战,彰显了防控疫情行之有效的邢家桥“方略”。

那么,邢家桥的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发呢?

“天地与惠,贵在人和”,两江新区人和街道老旧房整治和战疫的故事,首先是一个政通“人和”的故事。一声令下,使命必达。政令畅通,必须源于“人和”。

而“人和”,又源于一份“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就装着你”的朴素情怀,正是因为这份朴素情怀,谢兰们才能不忘初心,付出真心,从而获得民心,赢得信心,做到取信于民,最终化解了一道道难题,融化了一块块坚冰。

城市社区工作特别是老旧社区工作之难,难在主体多元、利益多元、观念多元、诉求多样。但只要心里有情,心里有群众,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到实处,就能“九九归一”,取信于民,推进工作。邢家桥社区在安置房综合改造过程中,从动员会、院坝会,问卷调查、定点收集意见,入户走访、家家走访、反复走访,到一户一策,样板房示范,装修材料选用的每一种材质,甚至电线插座的安装位置,都充分进行民主讨论,不厌其烦地听取群众意见,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是基层民主治理的生动范例。

同样,在疫情防控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邢家桥社区同样是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汇聚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才实现了排查排摸全覆盖,做到了引导居民加强防护,筑牢了疫情防控网,打赢了疫情防控战这场硬仗!

我们点赞谢兰,就是因为她找到了一把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以人民为中心。很多群众说,我们不是被谢兰说服的,而是被感动的。

现阶段我们开展主题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之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事,最烦心的事作为突破口,以各项工作实效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检验党员干部的初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向世界发出了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豪迈宣言。

实现“中国之治”新境界,基层治理是基础。“邢家桥之治”,正是“中国之治”中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