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老村:充满泥土的芬芳

——糜建国散文集《春风,拽着人们奔跑》读后感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老村    日  期:2021年1月19日     

 

文学,即人学。作文先做人,文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儿。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作品创作者来说,人格人品,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其作品质量的优劣。这就是人们常说,眼界,立意,站位,格局,决定作品的社会价值。

我与糜建国前后有过三次零距离接触,一是去年金秋十月,参加重庆市散文学会与市政法委员会扶贫集团联合组织到武隆后坪乡文凤村的采风活动,我与他同行,初识,给人的印象谦虚,谨言慎行。另一次是今年九月,我们又一乘飞机到黔江与由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丹增带队的十多位资深作家汇合,共同探访该地区扶贫攻坚情况。这回糜建国给的好感又进了一步,他善观察,善思考,有文气。再一次,就是前不久,重庆市散文学会专门为他《春风,拽着人们奔跑》(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一书举办的研讨会。在会上,全国著名诗人傅天琳,市作协副主席,西南大学教授蒋登科,市散文学会会长刘建春等,对这部散文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糜建国的散文作品,之所以受到编辑青睐,受到读者欢迎,其根本原动力是,他太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了。在他的心中,永远有着一段割舍不下,亘古不变的乡愁。作为大地之子,一边经商,一边忙里偷闲,让泥土散发出醉人的芬芳。

以《走村串户考酒师》一篇为例。当时国家正在提倡和弘扬工匠精神,糜老弟捕捉到这一条信息后,就及时激情创作了这篇散文。且看他的行文片断:

……烤酒一辈子,王师傅也体验到了人情冷暖。一斤粮食,收取加工费一元五角,在算账时,有的主人家几毛钱也不会多给;也有大方的,多给三五十元。但吃好吃差,王师傅都认真烤酒。按照他的话说,十里八乡,都知道我王明祥师傅,不能因了一顿饭、一包烟,坏了名声,烤酒也在考量人品……

从这段没有一个形容词的叙述里,看似一连串的简单数据,却把王师傅的做人做事风格,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糜建国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是一般的陈述故事,而是把新旧时代的变,把人性的率真,巧妙而精彩地糅合在一起。是呀,一滴酒的形成,既是工艺,更是艺术,它凝聚着烤酒师的心血和汗水。文中还提到,王师傅有本事,但他却未走出大山,原因是为了照顾从两岁起就痴呆了的哥哥,从而把故事推向高潮,体现人性之美。难怪此文被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头条采用,还被中宣部等十余家媒体转载。

这本散文集中,类似上述的美文比比皆是。如《春风,拽着人们奔跑》一文,就是一篇上乘之作,可圈可点。

……原来,风,一直拽着小镇在奔跑。公路村村相通,纵横逶迤,望不见尽头。乡亲们挞谷子、掰苞谷、收小麦等,再不像以前那样靠“背、挑、扛、抬”……逢年过节,家乡柏油公路上塞满归乡探亲的小汽车,与两旁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相得益彰。风,把家乡拽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这篇纪实散文,将中国崭新的时代,改革朝着纵深,朝着深水区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翻天覆地变化的描绘,从而展示党的振兴乡村战略,精准扶贫等一系列富民政策的优越性。文字读来亲切,真实可信,身临其境。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和折射出惠民政策的正确性及深得人心。由此可见,作家糜建国的立意高远,创作功底深厚。要不然,他的散文为何有如此大的张力和魅力呢!从他的作品中,总能让人感受到阅读的快感,感受到泥土的味道,醉人的芬芳。

再如,在《一片月辉寄母亲》一文结尾处有这样的描述:

……进入城市以来,我基本上没有走过夜路。更没有机会去见识故乡清冽的月光。每逢清明、春节回老家给父母上坟,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即使有月光,也没有去欣赏过。随着岁月的流逝,故乡的月在我心中逐渐淡去,而关于母亲的所有记忆,一直埋藏在心底。没有想到今晚夜深梦回,一席月光,竟让我想起母亲,禁不住心沉沉、泪潸潸……

语感语境之美,读来过瘾,令人拍案叫绝。他没有刻意润饰雕琢,而是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这篇散文更难以让人释怀的是,糜建国是走大山多年的孩子,可他没有忘记故土,对母亲的深深追思,就是最好的见证。文中说,母亲生病了,父亲喊他和小弟弟,连夜打着火把去山外叫赤脚医生,起初,怕路上有蛇,怕过农家院子遭狗咬。可后来,心里想到瘫在床上的母亲,就一切都不害怕了,一路喊着“妈妈”壮胆。当母亲病情稍稍好转时,她又下床上山砍柴种菜,在家给孩子们烙粑粑吃。这就是含辛茹苦的慈母,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糜建国的言行,令我肃然起敬。

 

同行们知晓,文艺创作这门学问,这个行道,有许多秘笈。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思维定式,不同的独特的创作风格及语言模式。

一般来讲,至少可以分三个层级,即:初级,中级和高级。而灵魂创作为高级阶段。尤其是写散文,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启迪人的人生哲思哲理,就不可能写出有思想有情怀有温度有悲悯之心的好散文。而糜建国的一篇篇精品力作,犹如美味佳肴,咀嚼后,感人肺腑,荡气回肠。当然,这也与作者个人经历阅历,平时的修养,对当下所处时代背景,发展的趋势,以及对世界风云的判断,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作家糜建国之所以能用心血,饱蘸着激情,创作出那么多的美文,除文化底蕴和生活积淀外,主要源于他知恩图报,热爱沸腾的现实生活,对故土,对乡村,对普通农民,进城打工者,都有着一颗干净而善良的真诚之心。观察之细微,笔触之细腻,行文之流畅,是许多作者难以做到的。

向上向善向美,是新时代倡导的主旋律。糜建国为了回馈社会,深情报答故乡山水的养育之恩,他不仅把自己的企业搞得风声水起,红红火火,而且创办了重庆南风爱心助学会”。一个灵魂不高洁,道德不纯粹不高尚的人,是写不出与时代合拍,传递正能量,震撼心灵的诸多杰作。

言不尽意,就此收笔,以斑见豹,足以窥视糜建国潜心为人民而歌的创作轨迹。总之,他的散文作品清新扑鼻,充满泥土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