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专题 > 民族复兴专栏 > 正文

我们的小康|邓忠泉:马家的年味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邓忠泉    日  期:2021年3月9日      


我走进马家四十余年了,有二十多年是在马家过年,特别是岳母健在的时候,年年如此,从没有间断,马家的年味在我心里扎下了根,烙下了印。


马家的年味总是早到。当元旦节还没有过完,妈妈、爸爸就发话了,“今年还是全都回家过年”。这么早又让儿女们闻到了马家的年味。当进入腊月间,妈妈、爸爸总是在电话里讲“过年早点回来”。


马家的年味总是充足。回家过年时总能看到家里准备的猪、羊、兔、鸡、鸭等肉食,还有香肠、豆腐丸子、饺饺、手工米花糖等各种好吃的食物,胡萝卜、白萝卜、香香菜等红的白的绿的各种各样的蔬菜应有尽有。特别是有年妈妈把长江鱼船上从没有捕到过的50多斤的鲶鱼也买回来了。


马家的年味总是浓厚。大年三十早上,当我们还没起床,妈妈、爸爸已经把各类早餐准备好了,根据每个人起床的先后、口味分别煮吃。上午爸爸总是在大桌上挥笔书豪,展示其苍劲有力的春联作品,字里行间饱藏着幸福的年味。妈妈总是在厨房里施展其高超厨艺,让我们大快朵颐。年饭前总要举行对已故亲人们怀念的仪式。饭桌上的色、香、味总充斥着让我们永远忘不了的“妈妈味”。我们开怀畅饮、美美分享……


马家的年味总是愉悦。我们一大家人逛大街、游河坝、观寨景、耍花炮、拍全家福和美景,其乐融融。有时大人和小孩们一起还在半干半湿的土里插上大鞭炮爆“喜鹊窝”,当点上引线后急速奔跑,听到一声闷响后,可见到土里一个个千姿百态的土坑,大家哈哈大笑,有时还要比赛谁爆的“喜鹊窝”大、深和形状美。


马家的年味总是文化。每年的写春联、贴福字、挂灯笼贴年画必不可少;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摆满各类水果、零食的客厅观看春晚必不可少;听爷爷、外婆、妈妈、爸爸讲故事必不可少。他们讲解放前的苦,讲共产党的好,讲祖国的强,讲平民百姓的福,讲做人的道,讲处事的理,讲教子的方,讲创业的法;年青人们讲过去一年的收获,新年的打算;孩子们讲过去一年的快乐,新年的梦想……


马家的年味总是温暖。妈妈、爸爸每年总是早早准备;每年总是尽其最大所能让一大家人高兴;每年家里总是整理得干干净净,温暖无比;每年总是给孩子们备上爱吃的零食、爱耍的玩具、发上厚厚的大红包。晚上如果天气冷了总是有火盆、后来是热空调。深夜了妈妈爸爸总是给我们准备了香喷喷的饺子、汤圆、麵条、鸡蛋等“二道夜”。


马家的年味总是亲情。正月初二就开始带着礼品走人户,给长辈、亲戚家拜年了。相隔远了的原来用写信,后来就用电话,现在就用手机信息、微信、视频等方式来向对方表达新年的祝福!走亲戚,互祝福,使新年的年味到处洋溢着亲情、友情以及永恒的祖国大家情。


马家的年味总是连续。当我们要开始新的一年生活、工作时,妈妈、爸爸总是给我们每家备有一些腊肉、鸡蛋、豆腐、酥肉及各类时菜,送到码头、车站,一路上妈妈、爸爸总是在讲“空了就回来耍,我现在就说了,今年还是早点回家过年”。


马家的年味总是延续。无情的病魔使妈妈早早地离开了我们。后来我们姐妹也组织大家人相聚在一块过年,深深品味着马家年味的延续。这马家的年味为什么总是那么浓香,那么甘甜,那么幸福?!在反复思索中才寻到了根,找到了魂,原来是有“妈妈(爸爸)味”的延续,更是有祖国的根、祖国的魂在托举。


马家的年味总得大爱。马家的年味,千千万万家的年味的背后是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守护着祖国的年味。这年味闪耀着中华儿女的幸福!


今年马家小弟弟相邀我们五家人陪伴88岁高龄的爸爸一块过年,有“妈妈味”在我们心中,深深感悟到马家的年味还是那么浓香,那么甘甜,那么幸福!马家的年味仍在延续……


马家的年味伴随着我们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