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专题 > 民族复兴专栏 > 正文

百年荣光|舒德骑:我写歼10之父宋文骢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舒德骑    日  期:2021年3月26日      


 

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离开我们已是几年了。

这次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中,我撰写的《大国利剑——中国歼10战机诞生记》获得二等奖,他的音容笑貌不由得又浮现在我眼前。

10年前,我曾写过《鹰击长空——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的传奇人生》一书。作为一个军工作家,在我写作生涯中,曾采写过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黄旭华,以及赵仁恺、黄纬禄、陆建勋、杨伟等几十位顶级军工科学家。当年,能有机会采写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了解我国歼击机研制的历史,这是我人生的机遇和荣幸。

《鹰击长空》一书出版后,《解放军报》《中国军工报》《神剑》《中国航空报》《华西都市报》《中国军事网》《凤凰网》等几十家媒体纷纷转载连载;航空出版社还特邀作者到北京介绍写作经验——这既是对本书的肯定,也是对作者的安慰。但我知道:不是这本书写得有多精彩,而是宋文骢这个人物本身很精彩,是我国歼10战机诞生的历程太精彩,所以才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产生巨大影响。

               

01

 

在没接触宋总以前,我对他早就耳熟能详。由于工作关系,在歼10研制过程中,我曾亲眼见证飞机几次试飞。歼10首飞成功后,成都飞机公司组织作者撰写歼10研制历程的报告文学集《蓝天铸剑》时,曾请我为他们培训作者,逐篇修改书中的文章;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培训作者时,我也给他们讲过课。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步了解和熟悉了宋总和歼10战机。在《鹰击长空》写作过程中,我采访宋总和他身边的战友后,又看了大量资料,自以为逐渐潜入了宋总的内心,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笔下这个人物——他是一个可敬可亲可爱的长者,也是一个忘年交的朋友,我从内心敬重和景仰、甚至崇拜他。

写作最忌讳的是例行公事、应时应景、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倘若作者自己没有被笔下的人物和事件感动,那么他写出来的文字,肯定如同嚼蜡,休想打动读者。还在采访过程中,我就被宋文骢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品和渊博的知识感动起来,让人有了创作的冲动。一个作者对他笔下的人物有了这样的思想感情,尽管写作过程很艰辛,但一定很投入很有激情。这本30万字的人物传记,我只用了两个月便顺利完成,创造了我写作生涯中的一个奇迹。

由于保密原因,宋总几十年来都隐身幕后,与世无争默默无闻,当歼10神秘的面纱揭开,他的事迹被公开报道之后,除了鲜花和掌声,他还被评选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当时,宋总还和我开玩笑:“这哪里是我感动了中国,是你们让中国感动。”


02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对宋总的颁奖辞。

“五十载春秋风华,他默默耕耘,呕心沥血;二十年丹心铸剑,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宋文骢’这三个字,终将与歼10飞机一起,闪耀在中国航空工业腾飞的光辉史册上!”这是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杜玉波的推介词。

这两段话,言简意赅地对宋总的传奇人生做了个总结。

本书序言中,我写下这样几句话:“宋文骢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果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大开大阖,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极富传奇色彩。”

宋总的人生,原本就是一本很有可读性的书;如果拍成电视剧,那就更有可视性和戏剧性。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在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压力,有时甚至还要承受领导和同志们的误解,但他始终无怨无悔、坚韧不拔、信念坚定、忘我工作,使我国歼击机研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完成了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的历史性跨越。他的成就,举世公认;他的人生,可歌可泣。

由此,我想起了古希腊一个神话故事:普罗密修斯不顾宙斯的禁令,把火种送给了人类,而自己被锁在悬崖绝壁上,长年忍受着饥饿、疲惫和被鹰鹫啄食内脏的痛苦。马克思称他为哲学史上最崇高的圣道者和殉道者——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把宋总和普罗密修斯相提并论,但我认为,这二者在精神实质上是异曲同工的。

                 

03

 

采写宋文骢,我特别推崇他两点:一是他的意志,二是他的胸怀。

宋总有着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从他少年时代起,就有着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仰。为实现自己的初心,他几十年如一日,卧薪尝胆、锲而不舍、默默无闻、从容淡定。他舍弃了常人所拥有的生活规律和天伦之乐。为拥有强壮的体魄,从学生时代起,他就长年累月坚持不懈锻炼身体。他35岁才安家,40岁才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出生后,也只能将孩子送到外婆家抚养。

 

宋总是空军机械师出身,在几十年飞机设计生涯中,他遭遇过无数的挫折,经历了种种坎坷,但他都能坦然面对淡然处之。他十几岁就参加了云南边纵游击队,应该说是苗红根正,但在“十年浩劫”中他曾受到不公正对待,有好几年不让他从事科研,只能在蔬菜队种萝卜白菜。但这些磋磨丝毫也没动摇他搞飞机的信念。歼9大队来成都,名单上原本没有他,但他自己钉了木箱,自己搬运行李,随同大家来到四川。他的执著和坚定,使他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对过去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在采访中他缄口不谈。当我问到这些事时,他只是淡淡说道:“那个时候,谁没受过冲击啊……老是耿耿于怀,还能干什么事情哪。”短短几句话,可见一个从事飞机设计的大师,想要让飞机在长空呼啸翱翔,除了要有坚定的意志,还必须有天空一样宽广的胸怀。

采访中,谈到他在工作中与领导、同志间的分歧时,他总是爽朗一笑:“工作中有不同意见很正常啊,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嘛。有不同意见的这些同志,其实都是好同志,都是为了把飞机造得更好,都是为了早一天把飞机送上天去。当然,我是总设计师,承担的责任不一样,有时没采纳大家的意见,或是否定了大家的意见,这也很正常,因为这是我的职责呀——但仔细想起来,我和同志在工作上产生过分歧,但好像从来没和谁产生过隔阂呀!”

            

04

 

让人更为可敬的是,宋总虽为我们的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但他从未固步自封沾沾自喜,把成绩当作自己的资本。几十年来,他做人做事都很低调,几乎不接受外界媒体的采访。在歼10解密前,不但外界的人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就连他的兄弟姊妹,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书中有个细节,他弟弟宋文鸿来看他,他绝口不谈自己是干什么工作的,弟弟也不便打听。后来弟弟见他书柜中有几本赤脚医生的书,回去后对家人说:大哥现在可能已经改行当医生了。采访中,他很少谈到自己,谈得最多是中国歼击机研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谈到成绩时,他都归功于中央的正确决策、航空部的正确领导、同志们的辛苦辛劳;对于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他只说自己是尽到了总设计师的责任而已。

采访时,我亲眼看见宋总发给所里宣传部领导的一条信息:“我看,‘感动中国’采访、香港凤凰卫视采访,就别再劳神费力了,算了吧。”原稿中,我花了很大的精力,整理了他生平《大事传略》,将他加入云南滇纵后立功受奖、几十年所得到的荣誉一一列了出来。可出书时,宋总坚持要把《大事传略》删掉;原稿上,我们选用了一篇宋总在飞机定型后汇报会上的讲话稿,那篇讲话稿很是精彩,可宋总还是坚持要把它删掉;初稿完成后,宋总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认真审查订正书稿内容,把其中对他稍过的溢美之词都做了删改。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令人感慨。

                 

05

 

宋总不但是个可敬的总师,还是个可亲可爱的长者。

写人物传记,特别忌讳的是人为将主人公拔高,写出来的人物不是有血有肉的凡人,而像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同时也忌讳写出来的都是概念化、“高大全”的东西,而不是用鲜活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来表现人物。所以在书里我既写了他的成功,也写了他的失败;既写了他取荆州,也写了他走麦城。同时毫不忌讳地将他儿时的逸闻趣事、工作中的缺点错失,都如实写了出来。我们认为,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谢天谢地,宋总是个很有心胸的人,他理解作者的初衷,尊重作者的写作。

在书里,有几个生活细节,宋总起初一定要把它删掉,我坚持把它保留了下来。这几个细节,是他身边的同志们饱含深情对他的叙述:

歼10总质量师吕松堂说:“宋总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那年,一个和他搞飞机的同志得癌症住医院。宋总出差回来,赶紧跑到医院去看他,可这个同志心脏已停止跳动,已被推进了太平间。宋总当时很难过,心情很沉重。他见这个同志亲人不在场,就亲自到太平间给这个同志换了衣裳,打理他的后事……”

歼10副总师曾庆林、谢经涛告诉我:“宋总人品很好,是个很坦荡的人。你别看他有时批评人很严厉,甚至有的人还被他批得哭鼻子。其实他这人心地很好,工作中不但自己勇于承担责任,还暗地里保护和他一起工作的人。哪怕是在十年浩劫*期间,出了什么事,他也从来不愿牵连自己的领导和同志。”

宋总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宋总其实是个菩萨心肠的人。不管他当领导也好,评为院士也好,他从来都不搞特殊。长江发大水、汶川大地震,他都悄悄叫办公室的人代他去捐款、交特殊党费,还不让告诉别人,不能落他的名字。”

试飞员余明文告诉我:“宋总对我们试飞员特别好。每当我们试飞下来,他都会亲自给我们敬酒表示感谢和慰问;逢年过节,还会请我们到他家去聚聚会,和我们喝上几杯老白干。喝了几杯酒,他高兴起来,还会给我们来上一段苏联歌曲‘红梅花儿开’哩。”

刚开始采访宋总时,我还有点拘谨,但宋总是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人,而且还很幽默风趣,绝没有居高临下的派头,也没有名家大家那种矜持。我刚和他一接触,就从感情上拉近了距离。

2010年3月,《鹰击长空》首发式在北京航空部举行。首发式上,我请宋总在书上给我签个名题个辞,以兹纪念。宋总却很认真地对我说:“怎么我给你题辞,应该是作家给我题辞才对呀。”我笑道:“这意义各有不同。”后来我们搞了个折衷,相互在书上留了两句话。我在宋总书的扉页上写的是:“鹰击长空笑看云卷云舒;鱼翔浅底静观潮起潮落。”宋总谦虚地说,改一个字吧,把“笑”字改为“喜”字。后来宋总给我书上的题词是:“健笔凌空书众杰,柔墨丹青敬群德。”


06

 

2016年3月22日,航空史上的一代宗师,在北京与世长辞。

“长空垂泪感念一生铸剑呕心重器悲恸今日国折宏梁;云霄奋翼再历百年强军永志创新激扬明朝力拓天疆。”追悼会上这副挽联,囊括了宋总的报国人生,表达了国人对他深沉的追思。

习近平、李克强、胡锦涛、温家宝、朱镕基等13位中央新老常委,以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宋文骢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敬献了花圈。几百位军地各界领导和同志参加了他遗体告别仪式。

宋文骢的一生,是波澜壮阔、大开大阖、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他把全部智慧和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参加了“东风113”、歼-8、歼-7C、歼-10等几种型号战机的研制,铸就了守望共和国的倚天长剑,实现了我国战斗机研制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的历史进程!

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一等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委“献身国防事业荣誉证章”、“航空报国”金奖、“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重大荣誉称号。

窗外冷雨淅沥,宋总辞世的噩耗传来,抚着他亲笔为我题词书页,沉浸在和他相处的日子中,回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心里格外沉重,不由得泪眼涔涔。

而今,宋总虽然走了,但他的历史功勋将永远镌刻在祖国的蓝天之上;中国军工史和航空史的扉页上,将永远留下他不朽的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