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专题 > 乡村振兴专栏 > 正文

脱贫攻坚专栏|李学勤:扶贫,在高山之上

——武隆后坪乡政法扶贫队侧记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李学勤    日  期:2021年5月19日      


 

 

人头山来高如云

登山步道已出名

世界遗产天生成

风景独秀是后坪

……

书不表明不好听

话不分明不知音

感谢国家政策好

党的恩情说不完

……

82岁的潘学周和74岁的刘远银,是后坪乡苗族一对山歌伉俪。有客人的时候,他俩穿着挂满银饰的苗家礼服,在自家的院坝笑盈盈对视着唱山歌,浓郁的苗家调子,开口就来,你不叫停,那山歌会像山涧的流水,哗哗哗流淌一地。这样待客,原汁原味的苗寨土家风情,让人陶醉不已。

绕过前院,沿着凉爽的墙角根走一段,就是刘远银和潘学周的家。跨进门槛,正巧遇到两位老人在唱山歌。潘学周坐在堂屋的小木桌旁,眼角挂着微笑,开始了男声的首唱,刘远银的声音是从厨房飘出来的。他们你唱我应,琴瑟暗合。我们聊到后坪的过去和现在,聊到扶贫,潘学周咧开缺牙的嘴笑起来,说道:“后坪翻身了,感谢党的政策好,也全靠了扶贫队哟!”

一席话,引出高山之上村民们交口称赞的武隆区后坪乡重庆市政法扶贫队。

三年前的后坪乡,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之一。这里山高路远,交通阻塞,落后的思维定势和传统的耕种方式,让后坪人世世代代顶着穷帽子。旅游资源,文化优势,地方特产,红色基因,加上天赐的宜居温度,不为外界所知,村民们端着金饭碗讨饭吃还浑然不知!

2017年9月,接受任务的重庆市政法扶贫队正式拉开深山边远地区的扶贫攻坚序幕,三年过去了,全乡落实脱贫攻坚项目81个,“三保障”目标全面达标,全乡41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2020年全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957.63元,村里实现水电进家门,光纤全覆盖,村村通公路,全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100%政策资助,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人有所居,病有所治,老有所养,特色产业的兴建保障了村民的收入,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了旅游投资价值,后坪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认可度达100%,昔日的“贫困乡村”嬗变为“重庆市最美乡村”,成为重庆市脱贫攻坚示范乡,重庆文旅新地标。天池苗寨成为国务院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和脱贫攻坚考察点。                                                         

刘千武,这个五官俊朗,步履矫健的驻乡扶贫队长,从特级战斗机飞行员到副厅级巡视员再到重庆市政法委扶贫集团驻乡扶贫队长,他的每一个人生截图都是那么精彩。把陌生的土地当故乡,进山那天,他把自己的微信名改为“武隆后坪人”。进苗家门,办苗家事,刘千武,这个政法扶贫方队的领队,以共和国扶贫干部的忠诚,毅然扛起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责任和担当。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志,扶贫必普法,扶贫为振兴,刘千武心里操心着后坪乡扶贫的大事小事,一颗初心,一声承诺,在翻山越岭的履痕上,在访贫问苦的话语里,被后坪人亲热地称为“我们的刘巡”。

邱靖杰,身材魁梧,身板结实,年轻的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微笑,让人感触到一种能走进心里的亲切。2017年9月的一天,晕车的邱靖杰翻山越岭加翻肠倒肚,颠簸八个多小时来到后坪乡文凤村,看着空无一人的村街和几乎没有结余的村账本,一向健谈的邱靖杰沉默了。从设立旅游股份合作社到修建水库,从开设第一家药店到第一家农家乐开张,四个年头了,邱靖杰操心着这个“空心村”的每一件“家事”。而今,文凤村实现脱贫全覆盖,天池苗寨,成为后坪的“解放碑”!邱靖杰欣慰自己用青春岁月为最美乡村涂上了一笔亮丽的“检察蓝”!

“西游小队”,这个后坪百姓口中的扶贫方队,由司检法公抽调的干部担任后坪乡四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大师兄”杨懿,“二师兄”邱靖杰,“三师弟”周扬,“白龙马”胡庶红,他们个个武艺精湛,忠心耿耿,率领群众建产业,修公路,普法律,搞策划,工作涉及化解隔阂,整合资源、道路修缮、民宿改造、商业开发、民事调解、环境治理、人才召回等方方面面。遇到塌方了,车胎跑爆了,大雪封山了,妻儿抱怨了……尽管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西游小队”一路过关斩将,在大山深处演绎现代版“西游记”,成为辅佐后坪乡亲们脱贫振兴的美谈。

世上没有一个面包会无缘无故地从天上掉下来。

刘远银是个苦命的女人,她从前的丈夫得了癌症,在医院取掉几匹肋骨也没活过来,而家里却因此成了贫困户。这几年,村里将刘远银定为重点帮扶对象,刘远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自家两层楼的老屋和闲置土地拿出去和村旅游股份合作社合股,前院作了天池苗寨民宿街的商店和面坊,自己住后院。2019年年底,她在合作社拿到第一笔年终分红,刘远银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手捧厚厚的一大叠钞票,她的脸笑成盛开的金菊,悬吊吊的心踏实了。

在后坪,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从政法系统各个席位走到武陵山区,他们肩负“政法人”光荣的扶贫使命,察民情,汇民意,找难点,定方略,泥一脚,汗一身,辛勤耕耘,倾情付出,汇同乡政府合力破译了后坪乡的幸福密码,准确定位后坪乡旅游+产业的脱贫大计,他们率领群众转变思想,苦干巧干,改变了后坪乡的民生和面貌,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活水源头。

谁能想象,“鸡鸣三县”的后坪,成了重庆乡村网红旅游打卡地!站在海拔1400米的人头山上,群山掩映下的天池苗寨,炊烟袅袅,生机盎然,好一派乡村振兴的写意山水!人头山下,天池苗寨木楼掩映,庭院花香,苗家人的甜米酒,散发出高山谷物的清香,木楼内外,苗家人淳朴而满足的笑容,让人羡慕,也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