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其他 > 正文

刘德奉:白沙古镇有“五宝”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刘德奉    日  期:2021年10月19日     

 

前些天参加江津区文联、区作协主办的《沙城纪事》出版座谈会,这令我非常感动,首先是感动江津文联、区作协用四年时间,动员全区的文学艺术骨干,编撰了这七大卷,多达140万字的《沙城纪事》系列丛书;其次是感动白沙镇党委、政府如此重视文化工作,与区文联、区作协合作推出了如此高质量的文化成果;三是感动江津文联、区作协与白沙镇党委、镇政府合作效率高、效果好。在此,对《白沙纪事》七卷本系列丛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

看了这《白沙纪事》七卷本系列丛书,感觉颇多,但感触最深是:白沙古镇有“五宝”。

宝贵的人文资源是白沙的历史底色。白沙具有千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少有的镇级场镇历史。白沙是曾经的江津县政府所在地,留下了丰富的建筑和人文资源。白沙在民国重庆的陪都时期,有多个国家机构,多所高等院校,诸多高层人士和文化名流莅临,为丰富白沙文化,提升白沙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白沙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建设文化阵地,保护文化遗产,推出文艺作品,开展文化活动,发挥文化骨干,保障文化经费,在新时期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成果。这些都是白沙的人文资源,也是白沙的文化形象,更是白沙的历史底色。白沙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借鉴。到会参加这套系列丛书发行座谈会的还有江津区的另外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津是全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最多的区县。这些古镇都具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的特点,先民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街区,这是各自古镇街形象的底色资源,是别的镇街不可复制的特色文化。

宝贵的《沙城纪事》是白沙的文化展示。《白沙纪事》是一套厚重的书,集成了白沙历史和当下的所有文化,有纵向的叙述,把千年文化记录了下来,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个典型的人物,跃然纸上。有横向的叙述,把民俗风情、历史遗迹、自然风光、特色吃食一一陈述;这是一套系统的书,有白沙溯源、崇文尚教、抗战风云、沙城往事、仁山胜水、民俗风情、乡邦传说,共有七大系列;这是一套高质量写作的书,书中收录了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有高层官员的作品,有文化界人士的题咏,也有当代作家的采风。更为重要的是书中大量的文稿,来自江津的作家、文学骨干,他们深入采访,细心收集,认真撰写,文笔优美,感情丰富,词章精彩,真实性、可读性强。既具有创作性,更具有文史性;这是一套装祯品味极高的书,封面、书脊设计有创意,版心设计清新自然,开本大气而不失度,具有国家级出版水平。

宝贵的江津文联资源赋能了白沙文化。江津是一个文化大区,江津文联有数百人的文艺骨干。这次能安排出作家协会、民间文化家协会的同志参与到《沙城纪事》的创作编辑中,是江津区文联服务基层,发挥作用的很好体现。这样的服务、这样的主题创作,也是锻炼骨干队伍的有效方式,特别是这次创作、编辑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的专业人才非常多,文联和作协的相关同志能够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中,并在其中得到能力提升,既是难得机会,更是可资借鉴的好办法。同时,通过这样的集中服务、主题服务、有效服务,对于白沙的文化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集中展示,对于白沙的文化形象来讲,更是一个有效的提升。

宝贵的旅游开发推介了白沙形象。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对于推动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相得益彰,互为作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既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所在,也是他们的根本出发点。白沙镇充分利用这一观念,把积淀深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已经有多个景点,吸引着四方来客。白沙古镇,座落在长江边上,原生态的古建筑,江岸清新的空气,幽静的环境,可以休闲度假。聚奎书院,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书院,现在为聚奎中学。环境幽雅,亭台楼阁点缀期间,既是一处求学读书的圣地,又是难得的养心所在地。我特别有感触,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们一定会心情舒畅,即使考不了高分,也会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环境就可以滋养人。我曾于去年到过这里,留下深刻印象。

宝贵的文化成果继续推进着白沙发展。《沙城纪事》是一个丰富的成果,这对白沙来讲是一座文化丰碑。如何把这一成果利用好,则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工作。一方面要继续提炼白沙文化,在《沙城纪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一重要成果,努力提炼出白沙的文化符号,然后再努力宣传出去,扩大白沙的文化影响;二是要加大《沙城纪事》的广泛传播,首先要让白沙的人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增加文化自信,要引导大家都来读《沙城纪事》。要积极做好发行工作,或者书中内容的传播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白沙、认识白沙、敬仰白沙,寻迹白沙;三是要进一步利用到旅游开发之中,在景区景点把这些挖掘出来的文化成果通过场景、实物再现出来。在旅游的宣传活动中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导游的讲解词中丰富白沙的文化内容;四是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形成丰富的学术成果。目前的成果仅是一般性的资料收集整理,还没有进入到学术研究层面,要把这些资料作为基础,研究他背后的故事,研究这些文化产生的逻辑,充分回答这些文化积淀的深层原因,探索乡村振兴中如何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的科学规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系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