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北碚必有诗,“缙云诗会”是由中国作协《诗刊》社、重庆市作家协会、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北碚区人民政府、西南大学联合主办的大型诗歌节会,于2019年正式启动。第三届缙云诗会于今年7月全面开展,主要包括诗歌征集、创意短视频作品征集、“中国新诗创研中心”诗创空间建设、主题活动集中展示等系列活动。
缙云诗会组委会设立的第二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稿活动以“巴山夜雨·百年风华”为主题,自2021年7月启动,截止9月15日,共收到国内外诗人、诗歌爱好者报送的有效作品2399件(组),诗歌类型包括新诗和旧体诗等。
组委会邀请国内著名诗人、学者、评论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选工作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经过初评、复评、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35名,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按姓氏音序排列):
一、一等奖(1名)
《北碚的四个四重奏(组诗)》 梁梓(黑龙江)
二、二等奖(2名)
《北碚纪事(组诗)》 厉运波(山东)
《关于北碚(组诗)》 萧 刈(重庆)
三、三等奖(10名)
《突围而至:北碚史记》 彬 蔚(甘肃)
《巴山夜雨寄相思(组诗)》 公艳艳(山东)
《在北碚,遇见余生》 龚 会(重庆)
《北碚美学结构:在时空的谱系上雕琢巨型的风雅》 陆 承(甘肃)
《夜雨寄北(组诗)》 罗国雄(四川)
《在巴山,听夜雨,兼致李商隐》 罗燕廷(广东 )
《一个异乡人的诗歌地图(组诗)》 唐 水(四川)
《北碚行吟录(组诗)》 王瑶宇(四川)
《缙云山笔记(组诗)》 王征桦(安徽)
《缙云山下(组诗)》 吴小虫(四川)
四、优秀奖(35名)
《巴山,一场情愫千年的夜雨(组诗)》 白建勇(河北)
《巴山夜雨:北碚身体里的不老夜宴》 曹 兵(宁夏)
《巴山夜雨:追问灯火寂静的几种形似与神似》 曹文生(陕西)
《乡恋:文化艺术的部落(组诗)》 陈 与(重庆)
《北碚:山水照亮的诗句(组诗)》 陈 俊(安徽)
《行走北碚,采撷一壶山水的诗情和古韵(组诗)》 程东斌(安徽)
《我的回答(外三首)》 大 窗(重庆)
《在巴山,吟哦间浸润一场秋雨》 东 隅(河南)
《缙云山写意(外一首)》 达尔罕夫(内蒙古)
《在北碚册页上,一滴滴葱茏打开的千年佛山》 方 向(安徽)
《怀着思念的孕穗,或寄情北碚(组诗)》 付玉芹(辽宁)
《北碚:唯有你的美才配得上山高水长》 冯艳华(河北)
《北碚速写》《关于北碚》《我们走成了北碚的局部》《冬天,我们去缙云山看雾》《北碚与容器》 康承佳(重庆)
《北碚回忆录(组诗)》 李锦城(重庆)
《七律.登缙云山》《七绝.缙云寺咏怀》 灵 睿(安徽)
《北碚絮语:巴山夜雨的诗意告白》 梁书正(湖南)
《走出西窗,今夜不谈秋雨只赏风月(组诗)》 刘 强(广东)
《那晚月亮升到最高处(组诗)》 卢艳艳(浙江)
《航拍北碚,镌刻在山水长卷上的斑斓华章(5首) 》 姜 华(陕西)
《从巴山夜雨中抽走缙云山及诸多怜爱(组诗)》 马海洋(吉林)
《北碚有诗(组诗)》 马倩倩(浙江)
《北碚风物图志(组诗)》 梅苔儿(湖南)
《将北碚的册页捧在手心,安静地读一读粘稠的江水声》 梦在深巷(江苏)
《北碚诗稿(组诗)》 墨未浓(山东)
《巴山之下,嘉陵江一声声借问归期(组诗)》 南鸿子(四川)
《芸香谷里满是诗句》 潘昌操(重庆)
《写给北碚的家书,没有一个词语不是湿的》 燃烧的雪(河南)
《短扎:缙云信笺的诗词被赋予别样的现实主义释义(组诗)》 苏 真(北京)
《巴山夜雨,用宽厚和苍翠抒写水乳交融的北碚》 万世长(陕西)
《缙云山,每一滴雨都有生动的呼吸(组诗)》 王 喜(甘肃)
《西窗的烛光,回应着巴山夜雨的情长 (组诗)》 谢松林(河南)
《巴山夜雨:北碚风物志》 徐 徐(浙江)
《过缙云寺四首》 张 霆(山东)
《北碚印象(组诗)》 赵星宇(四川)
《寄自唐朝的巴山信笺(组诗)》 震 杳(黑龙江)
第三届“缙云诗会”组委会
2021年11月2日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