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文学信息 > 正文

重庆文学界年度盛宴②|李钢:一个诗人应有自己的代表作,不然你的名字很快就会黯淡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1年11月29日      

重庆文学爱好者对李钢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作为诗人,李钢以《蓝水兵》蜚声文坛,并影响了一代人。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曾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新诗 ( 诗集 )奖,第一、第二届四川省文学奖,第一、第二届重庆文学奖等数十个文学奖项。

11月27日,作为“成渝双城文学交流基地”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少数花园文学活动季的第二场,《我的文学之路:李钢文学创作50年特别活动》如约而至。著名作家李钢在南岸区弹子石老街,与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蒋登科一起,为读者们带来自己在文学道路上一路走来的创作心得。

坐着火车去送稿,《星星》以最大版面刊发组诗

在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创作中,李钢以诗歌《蓝水兵》影响了一代人,他的经典名句“蓝水兵,你这两栖的蓝水兵”为无数人吟诵。但李钢认为这组诗并不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但谁都无法否认,李钢因《蓝水兵》而火了,这组诗也实实在在给他带来了名声,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

在分享中,李钢谈到,组诗《蓝水兵》实际上是两组诗歌,一组在《星星》发表,另一组则发表在《诗刊》杂志上。“1968年,我到南海舰队当兵,在部队里就写诗,但军旅诗歌的创作是我在离开部队10年之后。”李钢回忆道,1983年,当时离开部队十多年的他突然觉得应该书写自己熟悉的部队生活,于是一口气就创作了一组军旅题材的诗歌。

“这组诗展示了海上的风景,海军的形象,以及海军日常的生活画面,它真实写出了海军守护着海疆的点点滴滴。但当时我还没有写出《蓝水兵》。”李钢回忆道,这组诗写好之后,他连夜从重庆坐上火车,把稿件送到《星星》编辑部。时任《星星》的主编白航、副主编陈犀看了诗稿后都认为写得非常好,便让当时负责《星星》重要栏目的叶延滨以最大版面立即编辑。“《星星》发表那组诗一次就排了22个页码,这在当时是少见的。后来,编辑实在排不完,退了四首给我,这组诗歌就以《李钢诗选》为标题发了出来。”

参加青春诗会,连夜写成《蓝水兵》

令李钢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三届青春诗会。

《李钢诗选》发表之后没过多久,诗刊社便通知李钢参加第三届青春诗会,正是这个机会,让李钢的《蓝水兵》张开了飞翔的翅膀。

按照青春诗会的规定,诗人之间除了相互交流,还得交作品。“我们那一届诗会有柯平、龙郁、薛卫民、王家新等等,他们都在忙着写东西,我却一点都不忙。其实我心里是有数的,《星星》没有用完的四首诗在兜里揣着,我心里踏实。”李钢说。

最终,在《诗刊》原主编邹荻帆专程前来审稿之时,李钢提交了总共五首诗组成的组诗《蓝水兵》,包括了《星星》没有用完的四首诗,又加上连夜写成的《蓝水兵》。“交稿前的那天晚上,我几乎没有睡觉,一直在想应该写一首比较霸气的诗把这几首诗串起来,那首我心里久已酝酿的《蓝水兵》,正是在那天晚上写成的。”李钢说。

《蓝水兵》一经问世,很快风靡全国。《蓝水兵》开风气之先,以富于现代色彩的语言和技法及其所表达的生命意识,对军旅诗歌创作进行了突破性的探索,成为新时期诗歌的标志性作品之一,李钢由此也被评论家称为“新时期军旅诗歌的先行者”。

重庆是诗歌重镇,建议诗人集中力量创作

在李钢看来,自上世纪80年代后,重庆诗歌开始步入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阶段,诗歌在内容上更加大气,题材更加广泛。

“可以说,重庆是中国诗歌的重镇,重庆的诗人影响了重庆之外的诗歌创作、诗歌读者,而不仅仅是接受别人的影响,这是很难做到的。诗歌重镇的基本元素就是要有影响很大的诗人,他们的创作要能够引导一种风气,成为别人学习的对象。”

当现场蒋登科问及“作为一个被重庆滋养了这么多年的诗人,你对重庆诗歌未来的发展有何建议”时,李钢表示,如今诗坛同质化现象严重。“有些人写了很多诗,但让人记住的很少。这尤其值得提醒更多重庆诗人,要集中力量写一首、一组能留下的代表作。”

在李钢看来,一个好诗人,需要的是作品质量,而不是数量。他还以自己举例,“虽然我的诗歌存量不多,但仍然有绕不开的《蓝水兵》。如果做到这样就非常好了,不然你的名字很快就会黯淡下去。”

本次活动季由重庆市南岸区图书馆、重庆文学院、重庆日报文旅副刊部联合主办,重庆日报《两江潮》副刊、南岸区图书馆少数花园分馆承办。活动将持续至12月,接下来,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著名诗人、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梁平,红岩文学杂志社副主编欧阳斌等,都将先后与读者分享他们和诗歌、文学的不解情缘。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刘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