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文学信息 > 正文

《兴隆场往事》(暂名)创作座谈会在璧山大兴镇举行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2年5月31日      


5月27日下午,反映璧山荣誉市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国际共产主义者、人类学家、百岁老人伊莎白•柯鲁克与璧山八十年深情厚谊的长篇纪实文学《兴隆场往事》(暂名),在伊莎白曾做过乡村田野调查并待了14个月的兴隆场——璧山区大兴镇举行。


《兴隆场往事》是璧山区为推动本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邀请本土作家张鉴(梦桐疏影)精心打造的文学精品,也是2021年重庆市定点深入生活项目。该书紧紧围绕伊莎白•柯鲁克与兴隆场的故事来写作,分为正篇与番外。正篇主要写她1940年秋受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晏阳初之邀,来到兴隆场参加乡村建设实验项目的往事,真实全面地还原她与伙伴俞锡玑一起开展乡村调查、开办妇女识字班、开办诊所、创建食盐合作社等乡村建设工作。而番外补充介绍了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北外退休后,六次重回兴隆场,成立“伊•柯基金”,资助大兴镇贫困学生,以及倾注整个晚年时光完成两部重要的人类学著作《兴隆场》。正篇与番外互为补充,互相印证,通过往事回忆与场景再现,呈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伊莎白的兴隆场”为缩影的中国乡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了伊莎白与兴隆场人民的深厚情缘,生动阐释了她崇高的信仰、充满大爱的人格魅力和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张鉴介绍了《兴隆场往事》一书的写作情况和主要内容。与会嘉宾认为,张鉴的作品立足伊莎白与兴隆场,以小见大,深度挖掘伊莎白在兴隆场对老百姓的苦难充满同情,对弱势的妇女和儿童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并满怀希望做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以及退休后不遗余力资助大兴镇贫困学生的往事,体现伊莎白把对中国的爱化为一个一个具体行动,以致于达到大爱无疆的崇高境界。同时,大家对张鉴的作品书名、细节、情感、叙述角度、人物塑造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指导意见。璧山区文联主席詹勇做了活动总结。他说希望张鉴以伊莎白的精神来写好伊莎白,再度对作品进行深刻仔细的修改,让璧山宝贵的文化资源传承下去。


璧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詹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长篇报告文学《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作者谭楷,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高级记者骆汉城,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潘家恩,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军,重庆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讲师张振,璧山区政协文史委一级调研员傅应明,天地出版社副总编辑漆秋香、编辑杨丹等成渝两地领导和嘉宾二十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璧山区作协主席欧文礼主持。


(文/图:璧山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