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专题 > 乡村振兴专栏 > 正文

美丽乡村|高星日月:夜宿花丘堡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高星日月    日  期:2022年8月26日      


那天战友打电话说准备来重庆看我,我说还是过段时间吧!我调侃道,如果你现在要来也可以,那我就以重庆人火热的心情在这个挥汗如雨的季节里为你端上在水泥路上煎熟的鸡蛋、在电线杆上划着的火柴点燃香烟欢迎你了,然后让你蒸一下大自然赐给重庆特有的桑拿,保准你得到一次彻头彻尾的洗礼。他在电话那头笑笑说,那还是改个时间吧!

在我的印象里,今年的重庆好像比任何一年都热。媒体报道说最近重庆的气温是有史以来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也是我国自有可靠气象记录以来除吐鲁番以外出现的气温最高的城市。白天在外面烤,夜晚在露天蒸,回家又关着焖,纯粹的一道“渝菜系列”。我朋友在高山上搞民宿,几次邀我去凉快几天,因为时间和其他原因都没能成行。这段时间热得受不了啦,趁休假,便和老婆自驾上山,来到朋友的兴中(中才)研学基地——花丘堡。

花丘堡,这是一个暂时还鲜为人知的地方,但又是一个去了就不想走的世外桃源。虽然上山的路没有高速路那么宽直,但作为贫困的高山区能有柏油路已经难能可贵了。花丘堡,原名楼子坪,元朝时期,由于“赶苗(蛮)拓业”,巴蜀大地许多苗族人迁居深山老林,一群苗族人沿着一悬崖爬上山顶,而此地处于高山之巅,地势平坦,被悬崖峭壁包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当时苗族人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  

这里地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摩围山南端,海拔1250米,气候宜人,环境宜居,在重庆主城45℃高温时,这里也只有32℃。花丘堡其实是一个居民小组,只有18户人家,实行积分制式推进乡村振兴。前几年有平台公司选中这里打造了19栋小洋楼,一次可容纳300人。小洋楼分别掩映在树林或庄稼之中互不影响,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当微风拂面,禾苗芬芳,泥土的清香带入儿时的记忆令人陶醉。这里主要作物以玉米为主,长得跟吊脚楼一样高,刚刚扬完花,红帽已经戴在了玉米棒头,到了丰收季节,家家户户将玉米悬挂于吊脚楼的屋檐之下,为古拙的吊脚楼镶上一圈圈金边,古朴的民房更是光彩夺目。

烤烟已到收获季节,烟农正在一背篓一背篓地把成熟泛黄的烟叶背到收购点,验完级过完秤,数着一张张“红蜻蜓”,纯朴的高山烟农脸上绽满了喜悦,比花还好看。

夜幕徐徐落下,我们先是在接待中心的院子里吃过了苗族土家族最地道的饭菜后,便围着四方桌“码城墙”杀“家搭子”。夜宵是安排的自烤羊肉串,女士们的脸蛋烤得像红透了的苹果,男士的脸庞烤得黑里透红,我们胸前烤得发紫起斑点,后背还透心的凉爽。一边烤着肉串,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漫无边际地瞎聊,十分惬意。我朋友姓晏,当年作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典型,成为全市首批乡村振兴报告团六名成员之一,别看他憨厚朴实,可借助两口啤酒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他说,相传苗寨里有一位美丽、善良、聪慧的阿妹,她的情郎阿哥出门征战迟迟未归,这位阿妹就天天坐在悬崖边,头戴白色银饰,身着红色苗装,望着悬崖上的小路,等待阿哥回家,嘴里还不停念道“马儿马儿你快些跑,带着我的阿哥早回家”。可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位阿哥也没能回来,直至阿妹最后变成了一棵花楸树,初夏白花如雪,秋冬叶紫果红。传说她的阿哥死后也化身一匹石马飞奔到悬崖边(马龙岩),日夜守望着阿妹。渐渐地,当地的花楸树长得漫山遍野,树上结满一簇簇花楸果实的时候,满山一片火红,蔚为壮观。为了纪念美丽的阿妹姑娘,因而把这里更名为“花丘堡”。他讲得很动情,在烤串火苗的映衬下,他的眼眶里分明噙满了泪水。

吃完夜宵,夜已很深了,人们都已酣然入睡。我坐在二楼的阳台上,夜出奇的安静,仿佛能听见禾苗拔节的声音和蝈蝈谈情的私语,只有那金铃子在歌唱,蟋蟀在弹琴,风在吹拂着这片原野,星空苍穹。高山的夜色,虽不及城市的霓虹,也不若平原的无际,但其幽幽之景,却有高山巍峨的独特,一轮圆月从东山蹦出,像一只圆盘挂在天边,皎洁的月光洒落在乡间的树林、田园,与村落房前屋后、公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交相辉映,整个乡村显得格外宁静和清幽。仰望漫天繁星璀璨,我真想对着苍茫的夜空大喊,却又不忍心打破这般难得的宁静。

我起身下楼,披着月光独自漫步在乡间小路上,微风拂面而来,吹过枯黄的树干,抖落焦黄的树叶,我闻到了一股股夹带泥土和禾苗的清香,心中贮满了诗意的沉醉。尽管山下仍是挥汗如雨,可这里不用电扇更没有空调,带着泥土的清香上床,直接把你带入梦境,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清晨,睁开朦胧的睡眼,千山初醒,朝云出岫,在青青苍苍中,乳白色的云雾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天上的白云一朵朵一簇簇,在微风的吹拂下,时而自我翻滚,时而又相互追逐,路边红的白的黄的野花,田野绿的草,绿的苞谷,绿的树叶,它们都凭着自己的风姿,构成烂漫无比的意境,争着映入眼帘。不一会儿,红红的太阳慢慢地冒了出来,朝霞就洒满原野,这个高山上的小乡村也渐渐从睡梦中醒来。薄薄的雾气已经缓缓消失,山里的一片片树林和田园,鸟儿嬉戏,给清晨增添了无限生机。

来这里参训的大、中、小学生络绎不绝,专门的教官,统一的规程,让学生锻炼了体魄,心灵得到洗礼,才干得到拓展。他们个个身着迷彩服,腰系军用带,跑着整齐的步伐,喊着一二一。看到学生们活力四射的身影,我仿佛找回了过去的自我,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