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专题 > 民族复兴专栏 > 正文

科技之光|赵域舒:决胜AI时代(三)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赵域舒    日  期:2022年8月12日      


三、往事并不如烟


2018年219日的《时代周刊》说:

“他2000年创办的百度,目前是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在中国搜索市场上80%的市场份额,使得百度成为全球用户第四多的网站。百度目前已经成为一家市值达6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在中国与腾讯和阿里巴巴一道被称作“BAT”。在中国,几乎每名司机都使用百度地图,每名学生都通过百度获取知识。现在,再也没有人问李彦宏中国是否有电脑了。”

“事实上,曾经被认为只会生产廉价山寨货的中国,现在已经让硅谷‘睡不着觉’。”

20181210日,哈佛商业评论遴选出了“全球最受关注的十大AI领军人物”,其中,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上榜,位列第三,成为中国唯一上榜企业家,被称为“中国AI行业的启蒙者。另外,入选的人员还有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和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等。

我禁不住想:1986年,山西阳泉一中的“苹果Ⅱ机房”里,那个跟老师软磨硬泡,想多上一会儿机的青涩少年,那个偶然来到太原,在书店里发现很多计算机书籍,然后发现所有人在信息和资源面前并不平等的少年,他想到过今天的这些吗?

 

爱唱晋剧、酷爱计算机的阳泉状元

1968年1117日,李彦宏出生在山西阳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排行老四,有三个姐姐。

父亲李富贵虽然是一个普通工人,但很聪明,对任何事情都很有好奇心,什么东西都想自己做,家里的桌子、椅子、板凳都是自己做的,甚至会做舀水的瓢,就是买来一块铝板,然后一锤一锤打成舀水的瓢,他们家买了电视之后,他会把电视后盖打开仔细地研究那里面一个一个二极管,看看到底哪个东西能干什么用。

李彦宏回忆说,他父亲什么新鲜东西都想去尝试一下,后来当他年老的时候,李彦宏带他出去旅游,他就特别高兴,到任何一个新鲜的地方爬爬山,哪怕这个山就是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他都会很兴奋,他觉得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

李彦宏觉得,自己的好奇心可能也有点儿遗传父亲。他说自己总是想尝试一些新东西,而IT领域、计算机领域、互联网领域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快,老在变,老有新东西,老得学习,学习对他来说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因为这样又可以知道一些过去不知道的东西。

那是1976年,李彦宏八岁,“文革”结束了,突然一下文化生活比以前丰富了,开始有各种各样的晋剧、京剧,而这之前都是样板戏,没有太多选择。李彦宏的爸爸李富贵是个喜欢历史的人,喜欢一些老戏,常带着李彦宏看《杨门女将》,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边看他就边给李彦宏讲,除了剧里头的之外,他还讲这些戏的背景,李彦宏经常会一个电影、一个戏看七遍。

《杨门女将》,还有不少其他的戏,他都看了七遍,看七遍的结果就是这里面她们的唱腔、唱词他都学会了,学会了之后就在家里自己唱,自己站在床上披一个床单、浴巾之类,唱穆桂英这些女将们的唱词,唱多了他就想,怎么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唱呢?正好离他家不远就有一个山西省晋剧团的阳泉分团,他就跑去考了一下,考完了以后回来告诉家里人,家里人说不行,你不能这样。那会儿他刚刚读小学一年级。

尽管父亲李富贵喜欢京剧、晋剧,爱讲这些老戏里的历史故事,他却更希望他的孩子读书。1977年,李彦宏刚刚上小学的时候,爸爸李富贵就跟他说要努力读书,将来要考大学,因为“咱们家是个很普通的家庭,我们没有后门可走,你要靠你自己的本事。”

李富贵经常教他的大女儿一些知识,大女儿又教二女儿,二女儿又教三女儿,这样,有一天,李彦宏的三姐以阳泉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一时间,三姐成了阳泉当地的明星。临走前她对李彦宏说:“外面的世界很美丽,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阳泉,这样你未来的路才会更宽阔。”

一天晚上,当家里人又一次夸奖三姐时,李彦宏突然说:“我今后也要考北大!”父亲李贵富一拍大腿说:“你有这个理想很好,我们相信你!但要实现理想不能只靠口号!”

是啊,不能光靠喊口号,要上北大首先要考上阳泉一中吧?阳泉一中是一所在整个山西省都赫赫有名的重点高中,当时的高考升学率达80%,考上重点院校的学生比比皆是。然而,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李彦宏可以考上阳泉一中。李彦宏是一个认定了就拼命,不管别人是否看好都要做好的人。距离中考只有两个月了,李彦宏像换了个人似的,学习异常刻苦。最终,李彦宏在中考中取得502.8分,全校第二,仅比第一名少0.1分,如愿考上了阳泉一中。

考上阳泉一中的李彦宏变得“老实”起来,一心苦读,想上名牌大学。

阳泉一中是山西省重点,省里为学校配备了一个“苹果Ⅱ机房” ,这也是阳泉一中在全市设立的第一个计算机教室,作为电脑兴趣班的学员,李彦宏比同龄人更早接触到电脑。

只要轻轻在键盘上键入一些英文单词和符号,它就会根据指令给出答案,李彦宏一下子就被这奇妙的东西吸引住了。从那时起,为了能到机房上机,李彦宏经常找老师软磨硬泡。比别人更多上机实践,也让他在计算机方面的技能比其他同学强。

不久以后,学校选派李彦宏到省会太原参加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比赛。去之前李彦宏信心满满,总觉得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还算不错,甚至还想着拿个名次回来。结果没想到,比赛结果出来,他连个三等奖也没得到。

这样的结果对李彦宏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打击。一开始他想不通,但是当他走进太原的书店时,才知道为什么没有办法和他们竞争。李彦宏发现,这里有许多他在阳泉根本看不到的计算机方面的书,别人在信息的获取上比他更有先天优势。这次经历让李彦宏第一次感觉到了眼界与命运的关系,从那时起他也更加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相信这样能改变命运。

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李彦宏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理科,一是因为父亲李富贵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二是李彦宏发现,与他有竞争能力的同学都选择了理科。“如果不能处在和别人竞争的环境下,我就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其实,那时的李彦宏,个人兴趣并不在理科,他对历史和地理的兴趣要更大,而且他的作文在班上也很有名气,每一次几乎都会成为范文在班上展示。但最终他却选择了理科,因为他十分喜欢给自己找麻烦。

1987年高考时,李彦宏如愿被北大图书管理情报专业录取。和他的三姐一样,也是阳泉市第一名。

一个阳泉的家庭,先后出了两个阳泉的状元。这确实不得不让人感叹吧?


注视着李彦宏会客室里《时代周刊》封面的大幅照片,我很想知道:

1991年的圣诞节,当他登上飞往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飞机时,想过有一天会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吗?1992年,当那位美国教授问他“中国有计算机吗?”时,他想过有一天会向世界证明中国有强大的计算机产业,会入选《哈佛商业评论》遴选出的“全球最受关注的十大AI领军人物”吗?当百度在新千年的第一天,也就是200011日,在北大资源宾馆成立时,他和他的六位伙伴想过五年后它会在纳斯达克上市吗?想过15年后,纳斯达克会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上祝贺百度上市10周年,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向百度致敬吗?

如果说,18岁的他,在太原的书店里看到那么多关于计算机的书时,第一次意识到人和人的不平等,首先是在信息来源上的不平等,这是促使他14年后创办了一个搜索网站的很大原因,那么,他之前又走过了怎样的路,有些什么积累,让他能够创办一个搜索网站呢?


受三姐影响考北大 留学美国

李彦宏的三姐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到美国攻读博士。留学、到美国去,是当时众多北大学子的梦想。李彦宏也决定走姐姐的路。于是,从大三开始,李彦宏心无旁骛,买来托福、GRE的书狂读,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目标是留学美国。

1991年,23岁的李彦宏再一次成功了,他收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这次在海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成为李彦宏日后创业的一个关键注脚。

纽约州立大学是全美最大的公立大学,排名中等偏上,李彦宏所在的布法罗学院计算机系排名20多位。“前几名的计算机系当时基本不招大陆来的人。他们认为大陆来的人计算机水平太差。比如,MIT(麻省理工)计算机系不要GRE成绩,只要推荐信,他得认你的老师才可能收你。”

而且他大学时学的是图书情报学,美国根本没有这样的专业,只能尽量选相近的专业。所以,李彦宏当时想的是,不是他选学校,是看哪个学校能给奖学金。


“中国有计算机吗?”

1991年圣诞节,23岁的李彦宏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他是带着奖学金,来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但由于研究生换了专业,而且美国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比中国学生多得多,所以第一年对于李彦宏来说很辛苦。

初来乍到,李彦宏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在学校忙到凌晨两三点。

不久,李彦宏实在忍受不了布法罗夜晚彻骨的寒冷,就十二分心痛地拿出1000美金,买了一辆丰田二手车。校园里的停车场一到凌晨两点就要清场,这是李彦宏在学校能呆的最晚时间。雪很深,冰很厚,每一次启动车子,没有10分钟的预热和打扫时间,汽车是根本开不动的。

李彦宏在布法罗读书期间一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与一对中国夫妇合租,合不来,因为夫妇俩经常在每月的电话费上做假;第二次的环境不错,但房东家养的那只猫,竟然让他过敏;第三次与一个来自香港的留学生合租,双方合得来,离学校近,都很满意。这段时间,李彦宏的口语和专业英语都有很大长进。这样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留学生们常说的“磨合期”。

就当自己的美国梦进展顺利时,教授的一句话彻底击碎了李彦宏心中的梦想。

那是他刚到美国参加一个研究小组时,面试的教授对他的答案不满意,然后脸一沉,说“你是中国来的?”,并问:

“中国有计算机吗?”

他当时心里特别难受,觉得怎么能这么问他,“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了,中国怎么可能没计算机?”李彦宏觉得这是对祖国的羞辱。

这一句看似随意的发问,激发了李彦宏内心不服输的精神,和一定要实现“中国梦”的信念,李彦宏当时就下定决心,立志要在互联网行业有一番作为,彻底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片面认识和印象。

 

在松下实习 受高度重视

1993年4月,李彦宏产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58月是学校的暑假,呆在学校里也没什么意思,所以他决定去“打工”。李彦宏在网上看了不少招工广告,只要觉得合适的,就发一份简历过去,在又一次“广种薄收”之后,他收获了一次惊喜的“幸运”——一家叫Matsushita的公司愿意接受他去做实习。

李彦宏要去一家公司实习的消息很快在中国留学生中传开了——这家公司给李彦宏开出了每小时25美金的实习报酬,同等条件下,这家公司给的待遇之高,在留学生中几乎闻所未闻。有趣的是,当他那位香港同屋问他“去的到底是哪家公司?”时,他还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一家叫Matsushit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这位同屋听后大惊,“这还是小公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松下呀”。

1993年5月,李彦宏在位于普林斯顿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正式实习。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是靠自己挣钱吃饭的开端。实习期间,李彦宏提出一种提高识别效率的算法,受到松下高度重视,当他必须结束暑期实习回到学校的时候,松下竟然打破常规,继续聘用他做兼职,并鼓励他把这一研究成果写出来发表。李彦宏后来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这个研究成果的时候,得到国际OCR学术领域一位“泰山北斗”的赏识,在他的推荐下,这一成果顺利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

通过在松下的工作,李彦宏发现,工业界搞研究和在学校搞研究不同,工业界研究的是实用的东西,学校研究的是宏观的、基础性东西。实习工作中李彦宏逐渐感到,他的兴趣不在学术研究上,而在做实用的产品上。这也让李彦宏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适合干什么。


放弃到手的博士学位

1992年,李彦宏的导师就意识到信息检索将会有大的发展,得知李彦宏本科是图书情报学专业,学了不少信息检索,导师就让李彦宏跟踪信息检索方向。“我有底子,这方面的论文我看得懂。”

在布法罗,李彦宏将信息检索技术层面东西都搞明白了,他将在北大学的信息检索往计算机技术上一套就是很好的论文。李彦宏《利用信息检索理论解决光学识别问题》的论文很快在美国电子工程学会会刊上发表了。“一般,博士毕业也上不了这样的期刊。”凭这篇论文,李彦宏拿到了绿卡。

尽管博士资格考试过了,但在布法罗两年半之后,李彦宏决定离开。

“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选择。”

“我姐姐读化学,在洛杉矶加州大学读博士,在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后,一共读了5年。对我来说,上博士是正路,拿个硕士走人,需要和很多人解释,面子上过不去。”

“但我的兴趣不在学术,我希望做一个东西几十万人用。学校研究的东西都比较长远,一个问题都提出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每个人还都在研究新的办法,即便这个问题解决了,对实际应用也产生不了多大影响。而在工业界,遇到一个问题,立即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很大商业价值。”

硅谷给了李彦宏工作,华尔街给了李彦宏更诱人的工作,年薪5.4万,有奖金。“博士毕业就也这个工资。”考虑到金融检索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再加上华尔街的待遇要更好一些,李彦宏选择了华尔街。工作内容是为职业炒股人提供金融新闻的检索,每日新增15万条金融新闻,要求实时信息检索。李彦宏写的第一个程序是,识别财报中的表格,并将表格对齐。

要李彦宏和美国人比谁的程序写得好,有难度,后来,他发现,他网络编程不行,但涉及到信息检索,就很少有人能和他比。所以,“我就不再折腾网络编程,反正有很多人写。我专注在信息检索。老板也很重视我。”


从华尔街到硅谷 加入Infoseek

于是李彦宏进入华尔街,开始做金融信息检索技术。在这里,李彦宏看到,“一个有知识的人如何利用知识发财致富,在泡时间读硕士博士当教授之外,另有一条明亮的成功途径”。

接下来,李彦宏意识到华尔街最有前途的是金融家而不是计算机天才,而自己热爱和长处只在计算机,于是,他来到硅谷当时最成功的搜索技术公司Infoseek。在Infoseek,李彦宏见识了一个每天支持上千万流量的大型工业界信息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并写成了第二代搜索引擎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