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 正文

扎根生活沃土 书写人民史诗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学繁荣发展系列综述之三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2年9月14日      

来源:文艺报 | 王觅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人民是文艺之母。”“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2021年12月,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再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伟大情怀。

谆谆教诲语重心长,殷殷期盼催人奋进。以人民为中心,构成了新时代文学鲜明的精神底色和美学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根本立场和方法,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中汲取不竭的源泉,在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中刻画新人与英雄,推出一大批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新时代文学的百花园为人民绽放,让文学的尊严在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服务时代、服务人民中得到彰显。

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把身心沉入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深度参与、生动记录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不久前揭晓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中,《国家温度》榜上有名。作者蒋巍深入陕西榆林、新疆和田、贵州铜仁以及上海帮扶的云南等地,描述脱贫攻坚战给这些地方带来的巨大变化,向全国扶贫干部和基层农村干部致以深深的敬意。

这是中国作协组织的“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一个生动缩影。该工程遴选25位作家奔赴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扶贫前沿深入生活、实地采访,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时代主题,创作出一批反映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成就的报告文学作品。

在伟大历史进程、重要历史关头,文学始终在场,不负担当,为党和国家事业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鼓与呼,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创造历史鼓与呼。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作协组织5个采访团150余位作家,深入全国多地开展“见证新辉煌,书写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120余位作家组成4个采访团,围绕农村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重大科技创新成就、边疆民族地区新变化新气象等,深入一线采访创作;“迎接党的十九大”“中国报告”“创新报国70年”“我们向着小康走”等一系列主题实践采访活动和专项工程,使广大作家充分认识新时代之“新”,深入领悟新时代本质,努力塑造新时代典型,深刻阐释新时代精神;《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中国作家》等开设“新时代纪事”“聚焦新时代”“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等专栏,刊发了一大批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广大作家同舟共济,以笔为援,真实记录全国人民惊天动地、众志成城的战疫故事。中国作协派出李春雷、李朝全、纪红建、曾散、普玄等作家组成抗疫一线采访创作小分队奔赴武汉,深入疫情重灾区广泛采访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快递小哥、民警、市民等,以文学的形式传递信心、鼓舞斗志。中国作协还组织实施了“中国抗疫全景式叙事写作计划”,加大对抗疫作品扶持力度,努力构建中国抗疫的核心叙事。

只有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文学创作才能活力奔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关注现实、反映现实早已成为创作的主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日益成为广大作家的自觉行动。

到人民中去,与人民生活的变化同频共振

人民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才能对现实生活有深刻的体认和丰富的积累;只有领悟生活的本质、吃透生活的内涵,才能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

长期以来,中国作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不断探索完善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新思路、新方法。从建立创作基地、组织作家采访,到定点深入生活、重点作品扶持,力求通过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机制,与人民生活的变化同频共振。

今年4月和7月,中国作协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扶持名单和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入选选题又一次如期发布。从中不难发现,这些项目虽然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却都与“人民”这一关键词密不可分。迈出书斋阁楼,走出方寸天地,广大作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做到“身入”“心入”“情入”,在深入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使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人民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

近年来,中国作协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经验交流和工作联系制度,自2017年起,每年召开一次主题实践活动经验交流暨全国创联工作联席会议,促进“深扎”活动有序有效开展。通过帮助作家挂职锻炼、驻村驻户等多种方式,为作家沉下心、扑下身提供便利条件。作家们在人民群众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学“根据地”,对时代和社会的整体把握能力显著提高。

为创作长篇非虚构作品《瞻对》,作家阿来从史料到现场、从现场到史料多次往返,这使他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体察。多次深入煤矿采访的作家刘庆邦表示,只有到生活的矿井中才能挖出煤来,只有到火热的生活中才能采到火种、把煤点燃,使之熊熊燃烧、发光发热。作家邵丽坦言,基层的挂职经历让她受用终身。一个作家要寻根,一定要寻到自己的文化之根。作家李骏虎曾陷入创作瓶颈,后来回到故乡挂职,这段难得的体验使他的创作资源不断“井喷”,并且常写常新。

“中国作家走基层”“纪录小康工程”“中国一日·美好小康”“中国一日·工业兴国”“中国一日·科技强国”……一个个品牌文学活动的举办,帮助作家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雄伟壮阔,亲身体会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缤纷多彩。作家们走进工矿企业、军营哨所、科研院所,倾听身边普通人心声,以文学形式记录下他们的喜怒哀乐。

湖南益阳是作家周立波的家乡。60多年前,他在此创作出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堪称文学前辈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动实践;60多年后,中国作协在此正式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并为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跨越时空的遥相呼应,既是一次向经典的致敬,更是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的重新出发。

此前,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已相继落户浙江临安、陕西西安和商洛、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等多地。在中国作协、团体会员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共建共管下,实践点的逐步设立必将更好地帮助作家拓展深入生活的渠道,为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搭建平台,鼓励作家走得出、沉得下、蹲得住,让深入生活真正成为创作的必修课。

响应人民新期待,提高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文学在哪里,工作就落实到哪里;作家在哪里,引领团结和服务管理就做到哪里。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覆盖,不仅是新时代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响应人民新期待、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2016年5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来到宁夏西吉县,为宁夏各地的基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带来了长达3个小时的精彩一课。这也标志着中国作协“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的正式启动。此后,诸多知名作家陆续奔赴各地播撒文学之光,向社会大众传播优秀文学作品,让文学更好地服务社会与人民、照亮生活与人心。

巍巍井冈山、苍苍黄洋界,迎来了参加中国作协“到人民中去”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学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的首批作家。作家们通过这项集现场教学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活动,感受人民的火热生活,以人民的精神品质锻造作家作品的品质。一支支“到人民中去”红色文学轻骑兵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和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开展文学公益讲座、文学作品鉴赏和互动交流活动,让人民感受到文学作品传递出的温暖与力量。

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的设立,对于在制度和机制上强化服务作家、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职能,密切联系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扩大文学的社会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作家“重庆文学周”“辽宁文学周”“陕西文学周”“山西文学周”等期间,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公共文学服务、文学志愿服务和全民阅读活动集中亮相,拓展文学疆域,提升文学境界,持续奉献高品质的精神食粮。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邀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四大奖项的获奖作家走进基层,与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面对面展开交流,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日益凸显。

如何加强对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自媒体写作者等新兴群体的团结引领,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展开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工作,是新形势下作协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的设立可谓正逢其时。同时,目前全国省级网络作协已有20家,各级网络文学组织近200个,新兴群体对作协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不断提高。

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只有创新方式方法,更有力地支持基层作者和边远地区作者,才能唤醒和激活基层创作力量,让文学创作的权利和机会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

甘肃临潭是中国作协的对口扶贫单位。中国作协除选派多位干部在当地挂职,注重经济扶持、资金助力,还大力开展文化教育扶贫。鲁迅文学院临潭县中小学教师文学培训班、基层文化干部培训班和助力脱贫攻坚文学培训班等的举办,文学作品集《爱与希望同行——作家笔下的临潭》和临潭文学70年作品选《洮州温度》的出版,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让“文化润心,文学助力”的工作思路落到实处。

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全国多地“文学之乡”称号,并指导其开展了一系列文学创建活动,促成或扶持了一批文学新人、文学佳作和一系列文学平台、文学品牌的涌现,文学的群众基础得到巩固和发展,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激励其他地区文学发展的标杆示范作用不断显现。

今年7月,全国文学志愿服务联席会议成立仪式暨文学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京举行,“新时代山乡巨变 文学与你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同期启动。作协工作、文学事业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再次实现精准连接。随着文学志愿活动的普遍开展,文学志愿服务精神将得到进一步弘扬,文学界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扎根生活沃土,文学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坚守人民立场,才能更好地书写时代与人民的崭新史诗。新时代文学是以人民为中心、激励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文学。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将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涵养新时代的精气神,增强文学服务人民和社会的能力,让文学在人民的口碑中永葆生机和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