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张君成 金鑫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以埃德加·斯诺为代表的一批西方记者来到中国,以满腔热忱、独特视角、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细腻动人的笔触,记录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程。《红星照耀中国》等著作打破了西方对中国革命的固有成见,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红色经典(英文版)”系列图书。该系列由5部英文原典组成,分别为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人生大道:朱德传》与《中国之未来》、安娜·路易丝·斯特朗的《人类的五分之一》以及《明日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日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面对纷杂的国际舆论环境,重温这几部经典著作尤为必要。“同时,重温西方记者视角下的红色经典,对我们当下的主题出版走出去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5部著作各具代表性
记录当年中国革命情况的外文作品数量不少,为何这5本书脱颖而出?
对此,史领空给出了两点思考:首先是作品够经典。“这些作品全面、完整、深刻地呈现了西方视角下的中国革命叙事。”如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记述了其在延安4个多月的所见所闻,其中以质朴英文如实翻译的毛泽东同志人生故事尤为真切动人;女记者史沫特莱的《中国之未来》将访华时撰写的诸篇文字集结成书,将抽象的阶级矛盾具化为令人扼腕叹息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与深刻的启示;斯特朗《明日中国》全方位呈现了延安真实的生活样态,打破了西方对解放区的一孔之见;《人类的五分之一》则着眼抗日战争,令读者们得以于书页间一窥当年峥嵘岁月。
其次,该系列丛书的3位作者从亲历体会与实际经验出发,纠正了外界对中国革命的偏见与误读。“他们都是美国的新闻记者,来到中国后客观公正地记录中国革命的情况,被称为3S(因三人英文名字第一个字母均为S,故名),且他们都与中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具有代表性。”
精心编辑引导读者阅读
3位作者传世的作品不少,对此上海译文出版社优中选优。“每个作家选择的作品都是最能体现其风格特色且流传广、备受读者喜爱的。”史领空说,出版好这些原版红色经典,并非直接拿来影印即可,而是要根据当下读者的需求进行精心编排。
为了让读者更好了解该系列图书的出版背景,上海译文出版社特别邀请扬州大学特聘教授祁寿华为每本书撰写了翔实的英文导读,还邀请外语学界资深学者为每本书作注,引导读者阅读。“此外,我们勘误原文、注解生词,或补充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以扫清阅读障碍,使各个年龄段、不同外语水平的读者都能流畅品读原汁原味的英文红色原典。”史领空说。
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需要出版单位严格审慎地对待。“比如《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了不少现已不存在的地名,我们就要进行勘察,以指出它现今对应的位置。书中还提到了不少中外事件,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读者很难理解,我们对此进行了注释。还有一些人名拼写的变化,如《人生大道:朱德传》中朱德的拼音拼写和现在不同,但为了尊重原著,我们还是保留了原有的拼写,并对此进行备注。”史领空介绍。
观照当下做强国际传播
“红色经典(英文版)”系列图书的出版对上海译文出版社来说是主题出版的一次重要试水。
史领空认为,主题出版要想出精品,就要在深挖自身出版特色上下功夫。“在选题方面,出版单位不能一窝蜂,要根据自身专业性进行规划。‘红色经典(英文版)’系列图书的出版就是根据我们自身的出版特色进行的一次精品化尝试。”
做好主题出版,提升传播力同样关键。史领空认为,该系列图书对当下的宣传工作有着借鉴意义。“他们以新闻的视角全面立体地介绍中国,读来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作为出版人,我们要不断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书中的叙事框架与叙事方式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