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我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
这一次,疫情来势汹涌,形势严峻,异常复杂,防控工作处在最吃劲、最紧要、最关键的时期。机关党委连夜发出号召,党员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
我是春华社区的一名楼层长。这一次,我和同事们一起,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申请参与防控工作,力所能及地为战“疫”做一些事情。
清晨六点,闹钟准时响起。简单洗漱后,我来到小区核酸检测处。天还没有亮,路灯昏黄,气温很低,感觉降温厉害,衬衫加夹克,冻得直发抖,直到红色马甲上身,才觉得暖和一点。
此时,距离核酸检测还有半个小时,我和姜主任已经到位,与物业工作人员一起,摆好检测台,拉上警戒条,在地面贴上提醒语—— “间隔一米,依次排队。”
检测将在七点开始。还差十分钟,就有居民下楼,开始排队。物业工作人员则拿着大喇叭,逐栋楼喊大家做好准备。
检测队伍,井然有序,异常安静。突然,一阵喧哗引起我的注意。我赶紧上前,原来是有人想插队跟着亲属一起做,被后面的群众出声制止。
“20人混检,扫码登录后,必须依顺序进行,一旦插队,核酸检测就不精准了。”群众的警惕性很高,三言两语劝慰,他十分理解,秩序重新恢复了正常。
核酸检测步入正轨后,社区刘书记带我们去社区检测物资分发点帮忙。
刚出小区,在一家面馆前,几位居民围了上来。“小区进不去,工地不让做,我们怎么办?”他们都是小区外边的经营户,住在店里,还没有做核酸,看上去很着急。刘书记赶紧安抚他们,告知最新的防疫要求,引导他们到最近的核酸检测点去做,距离不远。听了我们的解答,群众各自散去。
春华社区核酸物资保障点在中央公园小学对面,处于一条马路口,方便随时调拨物资。每一天,七八千人的检测物资从这里分发到各个小区的检测点。事先,便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一个蓝色的盒子里,25根红色的核酸检测管和500根咽拭子棉签。20:1的混检管是粗一点的,10:1和单独检测的是细一点的。朋友圈里,有人喜提“管长”,都会忍不住发一个朋友圈。我们的工作,就是给每一管贴上条形码。不能遗漏,不然无法扫描。
一把棉签15-20根不等,需要一一用手掰开,方便检测时取用。掰棉签要小心,防止把外边的塑料层拉破。每个盒子要装够500根,不多不少,不然会影响检测速度和效率。
狭小的房间里,穿着红色马甲的是党员,穿着蓝色外套的是医疗工作者,穿着白色防护服是检测人员。他们可能是社区工作人员、医生、物业工作人员,也可能是到社区报到的党员和志愿者。
每天早上六点,他们就来此集合,按照社区安排,分头行动。集中检测持续到下午两点。然后,是对特殊群体的单独检测,需要上门服务,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有的干脆吃住在社区。
就在我们工作的时候,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行李过来,社区王主任带着她,住进了办公室。在春华社区,几乎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张行军床。老人活动中心大厅,也摆着两张行军床,无声地宣示着战斗正在进行。
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们可能很难相信,社区工作者有多辛苦、多不容易,和他们站在一起多有意义、多受教育。你可能觉得网上的文字很煽情,宣传的文字很夸张,但是你不知道,他们是在用血肉之躯,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
他们是新时代离人民群众最近的最可爱的人!同样可爱的,还有那些志愿者们。他们,有的是公司老总,自己开车从南岸来到渝北,义务为每个检测点运送物资。有的是退休干部,不顾年老体弱,从10月8日干到今天,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置身其间,你会觉得有一种暖流,从脚底涌向心头,从指尖涌向眼角,让你的眼睛湿润,内心柔软,格局变大,境界升华。
在奉献中彰显大爱,在付出中收获快乐,在服务中体现善良,一波一波志愿者,接踵而至,投身战“疫”的第一线,不顾个人安危,不计熬夜加班,舍小家顾大家,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性、先进性,充分体现了重庆市民的高素质、好品德。发光的发光,出力的出力,尽责的尽责,众志成城,风雨同舟,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重归正常的生活,享受自由的呼吸,奔赴心中的梦想。
九点多,肚子开始咕咕叫,才想起没有吃早餐。社区工作人员从白色塑料箱拿出他们的一份早餐,一个塑料袋里,一个包子,一个鸡蛋,一杯豆浆。
返回的时候,我又经过那家面馆,上前询问店主是否已经做了核酸。店主笑容满面,说已经做了。附近工地预定了午饭,正忙着给的大伙煮面呢。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