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吾斯奇》(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小说精选集)
记得2010年,我第一次踏上帕米尔高原,边防团的一位宣传股股长郑重地跟我说道:“记者同志,您给战士们多写两句,证明我们这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可以吗?”那句话直刺进我的心里。从那以后,我便决心努力写作,希望能将新时代戍边军人以理想和奉献为追求的生活“开采”出来,让读者看到他们安静无闻的身影是如何在高原、戈壁和荒漠中留下灿烂而伟大的生命轨迹。在边境苦寒之地,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又有着怎样弥足珍贵的情谊和交往。如今,这项工作赋予我使命感和难以言喻的幸福感。
——董夏青青
内容简介:
小说集由七篇小说组成,创作于作者的19岁到34岁之间。其中,《不羁的小马》写在19岁时,通过虚构故事的碎片化的表达,表露了青年人渴望靠近和理解他者,并介入“生活实在”的愿望。随后的《垄堆与长夜》《河流》《近况》《在晚云上》《在阿吾斯奇》几篇写新疆新时代卫国戍边官兵的小说,则展现了在祖国的边境线上,青年军人认同这身军装赋予的价值感、认同军人的荣誉和理想,选择将热血与智识交付边疆的故事。他们勇武过人、无私忘我,已经突破了个人道德和心灵的局限,为他人利益而不辞艰险,不惜奋斗、牺牲。他们对于生命价值的求索印迹,就刻录在故事的段落之中。
推荐理由:
短篇小说《在阿吾斯奇》,“家”与“国”以朴素、诚挚的叙事达到了情感与价值的深刻同构。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
《在阿吾斯奇》通过讲述与回忆的方式将边防战士的人生际遇与精神图景散点透视。在董夏青青笔下,边防战士不再是新闻报道中的统一模式化形象,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他们与所有普通人一样对生活充满希望,渴望生活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不断趋向理想的完美。而当生活按照其固有的逻辑呈现如意与不如意的相互交替之时,他们又同绝大多数人一样,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反复徘徊。董夏青青借助边防战士具体生命轨迹的展开试图扭转已经普遍化的错误认知:边防战士并非天生的,他们首先是普通人,然后才是战士,而不是相反。边防战士也有作为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也有现实需求和理想憧憬。而他们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他们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定位于军人职责的坚守与尊严的捍卫。问题的实质在于不是边防战士的身份属性先天地确证其人格的伟大,而是在由普通人成长为边防战士的过程中自我铸就其伟大。伟大并不是某种确定价值的称谓指涉,而是自我人格的持续养成。从宏观意义上来说,被概念抽象化的边防战士群体可以用伟大来赞誉,但是这种赞誉本身难以唤起强有力的情感共鸣,只是出于某种惯性思维的自然流露,而非源自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认同。但如果从微观的意义出发,每一位边防战士都有着特殊的生命体验,都以各自的方式铸就属于自己的军功章。当他们点亮自我生命的历程成为历史并被他人讲述与回忆之时,昔日的平凡瞬间化为今日的伟大。因为在这一讲述与回忆的过程中,边防战士守望理想的心路历程得以多维透视,他们告别平凡、拥抱伟大的精神之旅也在他人可以理解的感同身受中自由展开。
——赵耀
《在阿吾斯奇》以主副双线和显隐两层的相互推动拼接起来的叙事链条,以忆旧述往和近景铺陈的视点穿插造成的情境转换,这些在传统的军事题材小说中不常见的表现形式,很容易被误解为创作手法的随意或生涩。但即使是随意和生涩,经过在多部作品的反复磨砺和逐渐积淀,也有转化为成熟个人风格的可能。《在阿吾斯奇》和作者此后的另一力作《冻土观测段》相似,着墨深处不是人皆景仰的壮烈和宏大,而是整个军人群体和每一位普通战士的日常奉献。要呈现好这样的素材,浓墨重彩和轩昂高调的传统英雄叙事方式已不敷使用。《在阿吾斯奇》《冻土观测段》没有因袭中外文学中久已存在且仍在流行的非英雄和反英雄叙事模式,而是采用了褪色、降调、减光的处理,相应地,也对人物、情节和场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淡化和零散拆解。
——李林荣
相关链接》》
有声分享丨董夏青青《在阿吾斯奇》
作品分享|董夏青青《在阿吾斯奇》
作者简介:
董夏青青,女,1987年生。本科就读于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硕士。小说和散文习作发表于《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当代》《十月》《收获》《芙蓉》《创作》《青年文学》《青年作家》《小说界》《大家》《西部》《南方周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思南文学选刊》等报刊。曾获得第五届“人民文学·紫金之星”短篇小说奖;第十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年度新人提名奖;解放军“长征文艺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届“天山文艺奖”短篇小说奖;第二届“禧福祥杯”《小说选刊》年度最受读者欢迎短篇小说奖;2020年度“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奖”;2021年首届“短篇小说双年奖”;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出版有随笔集《胡同往事》、小说集《科恰里特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