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涪陵区第十五届青年文学讲习班开讲。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谭明为40余位区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爱好者带来主题为《诗歌:灵魂的归宿》的讲座,与大家交流诗歌的创作与鉴赏。
谭明从诗歌的品质和诗人的担当出发,分享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他指出,为了尊重文学、尊重读者、尊重自己,诗歌必须有担当。诗歌的品质昭示着诗歌的担当。境界、格局、情怀、审美和语言等要素,决定诗歌的品质。通过剖析卞之琳、傅天琳、李钢、李元胜、大解等众多名家名作和与学员交流互动,谭明勉励大家,始终坚持诗性和诗的美学特质,守正创新,努力写有品质的诗歌,做有担当的诗人,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宿。他用自己的诗《叮嘱自己》也叮嘱大家,苦练内功,聚集更多的内质、胆魄、心智与修为,通融物我,深积厚淀。不跟风,不媚俗,不浮躁,不急功近利,不荒腔走板。甘于寂寞,淡薄名利。自尊自重,博采众长。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在文学的茂林里,“做一只纯粹的鸟,不辜负依恋的巢和每一次飞”。
本次活动由中共涪陵区委宣传部、涪陵区文旅委和涪陵区文联主办,涪陵区作家协会承办。通过讲习班,让诗歌爱好者开阔视野,增强修养,提升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为涪陵区培养更多的诗歌创作人才。
讲座结束后,涪陵区作协主席周烽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好诗的品质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创新!诗人要交流,诗歌更要交流!诗人要创造,诗歌更要创造。并要求大家多读经典的诗,做有根的人。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