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由四川省诗歌学会、重庆新诗学会共同主办的高桥里诗会在四川峨眉山市举行,川渝两地诗人携手走进高桥里,观田园风光,看乡村发展新变化,探讨如何以诗歌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四川省诗歌学会会长曹纪祖,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向以鲜,重庆新诗学会副会长、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清泉,重庆诗人、书画家金铃子,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李自国、牛放、熊游坤,以及章勇、陈益、茶心、罗晓红、赵璐琪等川渝诗人参加诗会。
3月1日上午,诗人们走进田园,了解高桥里今夕巨变。高桥里位于四川峨眉金顶下,沐浴着无数人心中文化坐标的辉光,小桥流水,暮鼓晨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勤恳山民。古朴自然的村镇,染上了丰厚的人文底蕴。
3月1日下午,座谈交流会上,大家纷纷建言献策,一致认为高桥里致力于佛教文化、旅游文化和在地文化的融入与打造,以历史岁月的积淀,以沉浸式的独到体验,形成了“峨眉天下秀,秀在高桥里”的美学理念和诗意精髓。曹纪祖表示,“乡村振兴,诗歌何为?美丽乡村的建设,美好生活的创造,离不开文化。诗歌是照亮我们生命的明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也能引领风尚。”
3月2日上午,川渝诗人创作基地在高桥里问山湖畔揭牌,峨眉山市旅游协会名誉会长、高桥里文旅副总、诗书画院院长冯庆川出席揭牌仪式并致欢迎词;李自国、刘清泉分别代表四川省诗歌学会、重庆新诗学会讲话;曹纪祖、冯庆川、金铃子、熊游坤等诗人共同揭幕川渝诗人创作基地。
从此,高桥里拥有诗人之家,它的每座建筑都充满了张力,每朵鲜花、每颗野草、每条流水都有了诗和远方,都有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罗晓红)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