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其他 > 正文

深入生活|所有历史,都值得被书写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张雨荷    日  期:2023年11月28日     

  很小的时候,我便从历史课本里知道重庆是抗战之都、英雄之城,只是那是尚且年幼,还不算真正明白抗战之都,英雄之城的深层含义,只能透过少许的文字和泛黄的图片,在记忆里留下一丝痕迹。大抵是开始写作起,我便学会了主动去了解文化和历史,从纪念馆到博物馆,似乎每到一处新的、陌生的地方,博物馆和纪念馆都成了我必去的地方,即使陈列其中的文物和历史文化我不一定了解,但我都会认真地学习,想要通过学习去挖掘更多不同的,有趣的文化和历史。


  生出写和防空洞有关故事的想法,便是我去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的事,那时我的目的地本是南山植物园,但因为山上途中堵车严重,所以在放弃参观南山植物园的返城途中偶然发现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我进了博物馆,在看了其中的图文解说后,防空洞的历史便在我脑海里扎了根,我不止一次问自己,是否可以创作一篇与防空洞有关的故事。我的回答是,可以。但要从哪个角度来创作呢?我再一次陷入了沉思,因为我并不想用战争的视角展示,因为战争很残酷,很血腥,还因为年代相隔太远,我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战争年代的人和事,于是我设想了很多角度,终于想到了以现代防空洞火锅店为切入点,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故事,这便有了故事《洞洞》。


  设定好了故事情节,我便抽空开始了解探寻,那个时间段,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到重庆寻找开在防空洞内的火锅店,坐在防空洞火锅店里吃火锅,观察防空洞火锅店里的陈设和隧道走向,了解防空洞茶馆陈设、拍摄防空洞火锅店、五金店的照片等,都力求将这些独属于重庆的特色在文章中能够展现出来。除此之外,我还逛了十八梯,访了山城巷、看了旧城墙和老街区,也是为了能将一些独属于重庆人的老街记忆写进文章里,那些藏在街巷里的,便是历史的痕迹。后来我又去了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互动模式以及大量的视频,了解到了“六五”大隧道惨案,看到了真实影像,也感受到了重庆人民“愈炸愈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虽然遗址陈列空间有限,但我却久久难以释怀,我记得我站在一面图片前看了很久很久,久到同行的人喊我,才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我想当时我应该是在奔跑,不停地奔跑,以躲避随时落下来的炸弹。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里面还有防空洞演示视频,人站在固定位置,只要踏步,就能走进防空洞内部,我在那里也停留了许久,反复踏步,反复进洞,反复想象。


  而后,我又去了重庆建川博物馆,原本是冲着防空洞去的,但去了后才发现,里面陈列的文字和图片超出我的想象,以至于在建川博物馆看了几小时,都还是有种意犹未尽的状态,特别是偶尔从防空洞一侧,穿到另一侧时,仿佛自己真的进入了时空之门,正在进行时空探寻之旅。与此同时,在这里也看到了很多传统民间文化,也为后续的创作增添了许多地域文化色彩。


  实际上,我不光看重庆的防空洞,也探寻过本地的防空洞,也到本地的博物馆和红色纪念场馆了解过本地的防空洞,在我工作的地方周围,就有几处防空洞,有的成了酒窖,有的成了纳凉地,虽然现代功能不同,但在历史长河里,他们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纪录片,新闻我也看了很多,就是想在故事中,通过梦和“入戏”的方式诠释重庆大轰炸中躲避炸弹,逃难的场景,又因为是儿童文学,阅读对象是儿童,所以每个场景都是点到为止,不会出现血腥和惨烈的描述。历史是带不走的,有了过去,才有现在,更能展望未来。我写《洞洞》也单纯是想用文字来记录,也想让更多外地朋友了解防空洞,认识防空洞,从而了解重庆大轰炸,了解那段让重庆人民不敢忘记的历史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