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文学信息 > 正文

重庆作家强雯举办小说集《岭上一号》新书分享会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新重庆-重庆日报    日  期:2024年1月12日      

      1月11日下午,在山城巷时光里图书馆,重庆作家强雯带着她的新书《岭上一号》与读者见面,举办新书分享会。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这样说道:“在人最多的地方,人们相会或告别的可能性都是最大的,在这个人潮涌动的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城市里,我们创造故事,改变故事,以自己的理解观察故事,以文学的方式检验城市。”



▲强雯(中)在新书分享会现场


      《岭上一号》已由北岳出版社在今年1月出版,该书是强雯近年来中短篇小说佳作的合集,全书共15万字,以幽默诙谐、冷峻怜悯的笔调描绘了快速现代化的都市里发生的各色传奇。虽然每篇小说题材各异,但都指向了一个主题,聚焦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急速突围的男男女女。“男人和女人,或抱团或角斗,不过是要在城市进程中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地。”强雯说。


      之所以观察都市男女,强雯有自己的理由,“作为城市里的两种生物,男人和女人互为镜子,照出自己的努力、不堪、隐忍、妥协、伤害与被伤害。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承受了当下时代浪潮的裹挟,笨拙、真诚、守旧、求新、不愿掉队……每一个现代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因此,强雯也表示她的这本小说集,“只是一个范本,一面镜子,照见城市中芸芸众生的软弱、焦灼、隐忍、奋斗、砥砺。”






《岭上一号》

强雯 著



      对于熟悉都市生活的人来说,阅读小说集《岭上一号》如同从另一个角度打量自己身边的日常。集子里的每篇小说,都如同现代都市浮世绘一样,裹挟着现实的苦辣酸甜,让人难免不会在某个细节产生心灵的触动。


      其中,与书名同题的中篇小说《岭上一号》,讲述了在国企印制二厂,在被卖掉打造成文创园“岭上一号”的过程中,丧偶老员工商梅红急于在晚年找到一份可以安命的婚姻和物质保障的故事;短篇小说《一触即发》聚焦城市广场上,每周兼职做活雕塑的求生者一个个造梦同时也艺术梦碎的周末;短篇小说《我往哪里跑》则窥探城市里前赴后继的驴友,他们在城市与田野穿梭,急于找到自我;中篇小说《亲戚》更是直指现代城市中空巢老人们的婚恋,既要寻求情感依靠,又怕爱情上身,犯下财产大错,却难掩各种苦涩与尴尬……


      小说集中的作品曾分别发表于《广州文艺》《山花》《青年文学》《红岩》《长江文艺》《大家》《飞天》等文学杂志,广受好评。“通过描写都市进程、个人生长、精神突围、自我修复等,我试图去诠释时代与人、城与人的胶着关系,同时又充满浓郁的重庆地域风情,足以窥见那些既痛苦,又有趣的真相。”强雯说。


      强雯曾做过文化记者、副刊编辑。媒体工作赋予了她善于观察的职业素养:“这二十几年来,我们目睹了城市空间从小变大,从脏乱差变得清洁美丽。我们每天与无数人擦肩而过,人和人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发生着各自的故事,从中也生发着孤独和快乐。大街小巷是城市的生命之河,是通往市中心之路。因此我写作的故事常常发生街头巷尾,那是人们聚集的地方,也是老人、青年以及命运盘旋的地方。”



▲强雯为读者签名


      《岭上一号》见面会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青年写作者徐杨就是其中一位。“读过强雯老师的中篇小说《岭上一号》,感触颇多。”徐杨表示,小说始于一场老友的葬礼,又终于另一场葬礼,时间的箭头指向辉煌的过去,也指向迷蒙的未来,指向生也指向死,令人思考又沉迷其中:“重庆地标之一‘印制二厂’的前世今生也在小说中汇聚,国营大厂的辉煌早已风流云散,一同逝去的还有一代人的青春。城市书写是当下热点,城市经验、城市美学、城市中的俗世群像,如何更好融入当代文学叙事,继续结出更加灿烂的文学果实,我感到强雯老师正在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直觉践行着自己的探索。”


      见面会上,本土作家贺彬友情客串了活动主持,他从街巷烟火气、女性视角、城市书写等几个方面与强雯和重庆市作协原副主席、作家王雨展开了对话:“中国画有白描,以淡墨勾勒轮廓或人物,而不设色者,谓之白描。强雯的小说多有白描,很有意味、韵味,读之可见可闻可思,余音绕梁。”王雨认为,重庆有独特的人文,强雯生活在重庆,以自身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完成的这些中短篇小说,是她对当代城市生活矿藏的采掘,“其人物刻画和艺术情境富于生活质感,其市井视角、城市记忆有对社会对人生的凝重思考,其底色则是她对家乡的深爱。”

作者简介


强雯,重庆人,渝中区作家协会主席、红岩文学杂志社编辑,有小说散见于各刊,曾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等刊选载。著有图书《访古记》《重庆人绝不拉稀摆带》《石燕》《吃鲸鱼的骡子》等。曾获中国新闻奖、重庆文学奖、红岩文学奖等。